首页  >  专题库  >  精准扶贫在行动  >  全国脱贫攻坚奖在京中央企业推荐人选 > 正文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张志鹏
找好切入点 把好着力点 抓好突破点 紧紧围绕小米产业发展 做好精准扶贫大文章

    发布时间:2017-07-27

2016年4月18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指派张志鹏到山西省武乡县,扶贫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扶贫挂职以来,他深入学习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有关精神,结合武乡县的实际,深入厂矿、企业、旅游景区、农贸市场、农村基层和医疗及教育等单位,以个别访谈、座谈会、邀请专家会诊等形式,开展调研、考察等工作,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进一出”(把外地游客请进武乡来;把武乡的特产卖出去)的总体扶贫思路,起草了《在武乡县挂职期间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规划》和《2016-2017年度定点扶贫工作计划》,并结合武乡县的实际,开展定点扶贫和精准扶贫工作。

一、开展武乡小米产业扶贫

(一)开展武乡小米产业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

武乡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小米加步枪”的说法就源于武乡,百团大战在武乡指挥,《亮剑》的故事在武乡发生。武乡盛产小米,上古时代称为“炎帝米”,十六国时期称为“石勒米”,明朝称为“爬山糙”,清朝改名为“沁州黄”,历史以来皆为朝廷贡米。

到武乡县挂职以来,他紧紧围绕“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贫困地区整体提升”这个“精准扶贫”关键点,走出了一条授人以渔、可持续发展的武乡小米产业扶贫之路。

到武乡后,他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发现全县有1785万斤谷子仍积压待售。为解决积压谷子的销售难题,我赴全国20多个省市,参加“美味中国行”、“全国秋季糖酒会”、“互联君生态农品嘉年华”等上百场推介活动,,行程36262公里为武乡小米站台、代言、背书,被誉为网红“小米县长”。

他的代言词“小米加步枪,好米在武乡”和“大米五常,小米武乡”等,在全国各大网站纷纷被“刷屏”。

借助自己“小米县长”的网红身份,我充分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社会资源,组建了“武乡小米”系列扶贫团队,并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持续发酵,使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到武乡小米的推介和销售当中,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不仅使2015年以来积压的1785万斤谷子在短短四个月时间内被一售而空,而且2016年新产的4000多万斤谷子,也在5个多月内实现了基本售罄,彻底解决了武乡小米的“售粮难”问题。

武乡小米的谷子价格,也由之前的平均1.5元/斤,提升到平均2.5元/斤,溢价高达1元,带动全县17000多个贫困户,户均增收2500多元。

武乡小米的销售,还引发了品牌效应,让武乡小米从一个地产名,变成了“武乡小米”区域品牌名。仅仅8个月时间,“武乡小米”区域品牌,就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独特发展历程。据专家初步估算,“武乡小米”区域品牌价值,已经达到5000万元。

他还帮助武乡县精心打造了我国第一款顶级小米----晋黄羊肥小米。一是选择全县土壤最好、最适合谷物种植的上司乡,作为羊肥小米的种植基地;二是使用产量非常低,但小米品质好的“晋谷21号”种子;三是使用天然、优质羊粪肥;四是进行生态轮茬种植;五是配备了24小时可追溯的视频管理系统;六是引进精米生产线,确保产品的内在品质。

由于养肥小米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目前市场价格达到了80元/斤,成为高端小米市场的标杆。我还真诚邀请“小米之母”陈瑛教授,“小米厨神”吴俊文加入“武乡小米产业扶贫团队”,为武乡小米提供最优质种子和独家烹饪秘方,增加了打造国家顶级产品品牌的“砝码”。

武乡小米订单化、基地化生产也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山西太行沃土在武乡县建立了4000亩的产业基地,2016年共收购小米10万斤,直接带动基地的米农,户均增收7000多元。中乔大三农集团也在蟠龙镇建立基地,承包了2017年蟠龙镇所有贫困户的小米,并捐资220多万元,开展地膜种植。

江苏永朔实业公司、山西金鳗集团等多家企业,也在武乡县设立了小米产业基地。他还通过协助县里举办梨花节、播种节等乡村旅游活动,订出了50多万元的武乡扶贫小米和200多亩贫困户的小米地块。

(二)开展武乡小米产业扶贫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是武乡小米产业扶贫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武乡小米产业扶贫以农民赖以生存的小米为民生纽带,通过引导生产高品质的小米,培育小米知名品牌,做强做优县域小米企业,实现小米溢价、促进米农增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高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武乡小米产业扶贫是以贫困户稳定脱贫为主要目标,兼顾非贫困户和已脱贫户共享扶贫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贡献。

三是武乡小米产业扶贫是打造产业品牌,造就新型米农、小米企业家和市场销售人员的一次“造血式”扶贫模式创新。武乡小米产业扶贫,实现了小米价格的大幅溢价,增强了贫困户的信心,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根本性转变。

二、开展电商扶贫

电商扶贫主要是解决“卖什么、谁来卖、卖给谁和怎么卖”的问题。一是他通过为武乡小米代言,推动武乡小米产业的发展,为全县微商、电商扶贫工作解决了“卖什么”的问题。为解决“谁来卖”的问题,他亲自带队与全县的微商代表一起赴半汤商学院学习,并到安徽省砀山县考察学习其微商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他主动与微商贫困户谈心、交流,鼓励和激发其创业热情,推动更多的贫困户开微店。

二是为解决“卖给谁和怎么卖”的问题,他请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和微店总部把脉,请电商大咖授课,并通过头脑风暴、微电商论坛和专题分享等互助活动,教会了贫困户微商如何销售,从而使贫困户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脱贫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三是他通过代言和推介武乡小米和武乡梅杏等农特产品,举办梅杏节、小米节、梨花节等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帮助贫困户上线销售时令果蔬、滞销粮食。他以“一店带多户”、产业带头人帮扶等方式,带动贫困户通过电商扶贫,脱贫致富。同时,全面推动羊肥小米的生产商、服务商、网商“三商联动”,推动羊肥小米基地建设,带动基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开展旅游扶贫

武乡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特别是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对于武乡县贫困村的整体脱贫、致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他帮助打造乡村特色旅游,深入推进旅游扶贫。通过对全县近百个旅游资源村的走访,他提出了二十多个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过多方组织协调,目前已经在禄村举办了“渔乐”系列活动、在岭头村举办岭头梨花节,活动共吸引周边游客近万人次。

二是他积极与北京等地的多家旅行社联系,寻求合作,吸引外地游客进入武乡游览观光,通过旅行社渠道,快速、高效解决游客问题。目前,山西盛世春秋国旅等公司,已经考察了县里的旅游资源。积分宝平台也与红星杨旅游公司等开展合作,协调游客旅游事宜。

三是他积极协调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设立现场教学点事宜。通过各种大型、固定、长期培训班学员来武乡学习,从机制上,解决游客问题。目前,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均已来县里开展了考察工作。

四、开展教育扶贫

教育是百年大计,他积极推动教育扶贫工作。一是协调公益活动,推动一对一帮扶。在他的积极协调下,CCTV “校园小记者”公益先行第一站,放在了武乡县太行上电希望小学。使该小学的32名贫困学生,免费成为CCTV 的“校园小记者”,他们将与城里的孩子一起,开展互动,最终实现“一对一”帮扶。

二是建立武乡县贫困学生基础数据库。对贫困学生家庭的贫困程度进行分级,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确认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是否属实,为爱心人士提供真实真确的信息,以便于其放心地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目前,已经统计、造册的特困学生1118名,其中幼儿园和小学的特困学生365名,初中和高中特困学生716名,大中专特困学生37名。

五、开展就业扶贫

实现全家稳定就业,避免因家庭一方就业,而导致家庭成员分离,一直是他的梦想。为此,他通过多方努力,终于联系上了北京中企领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不仅可以同时为想到同一单位就业的夫妻,提供合适的岗位,还能帮助其子女一起就近或是在同一单位就业,实现了人性化就业,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贫困大中专学生历来是一大难题,他积极与中央企业联系,协助待业人员就业。目前,武乡县已与其所在的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共识,拟于近期签订《贫困家庭待业人员就业战略合作协议》。集团公司所属中煤科工保定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作为试点,已经先行在武乡县招聘13名贫困待业人员作为若干司炉工和化验工。

青年返乡是解决空心村问题的核心,也是解决贫困县人才短缺问题的核心。他积极推动筹备建立青年返乡创业数据库,并以武乡县创客中心为平台,依托武乡县红星杨物流中心的创业培训,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六、开展消费扶贫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消费扶贫座谈会”精神,他积极与新闻媒体、渠道商联系,一起组织开展“千企万店”消费扶贫系列活动。邀请包括微电商企业和个人店铺在内的企业和商户,通过分阶段向全国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销售武乡县贫困户的武乡梅杏、武乡炒指、武乡蜂蜜、武乡手工挂面和武乡小米等应季、新鲜农特产品,让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消费扶贫系列活动。

此外,他还围绕县域重点产业,开展旅游项目、交通设施项目、生态扶贫项目和高科技项目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工作,将全方位的产业扶贫与武乡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