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精准扶贫在行动  >  全国脱贫攻坚奖在京中央企业推荐人选 > 正文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张忠慧——不负重托 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7-07-27

东川区乌龙镇马店村350亩智能灌溉的大树杨梅成熟了,紫黑的杨梅个大、味美,看着让人眼馋。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友说:“马店村的大树杨梅,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扶公司持下,实现了智能浇灌,今年增产50吨,按最低价格每公斤5元计算,增值了25万元;节省劳力1000个,按每个工时算80元计算,节省了8万元。这为马店村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大动力,让马店308户建档立卡户1000多贫困人口加快了脱贫步伐,为马店村的发展增强了后劲。感谢航天科工集团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扶贫挂职干部张忠慧同志!”马店村杨梅智慧灌溉项目也是云南省首个在山区成功实施的智慧农业项目案例。

张忠慧,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七三一医院皮肤及整形美容科主任,2015年9月,响应党中央扶贫攻坚战略号召,受航天科工集团的派遣,到东川挂职副区长,帮扶东川精准脱贫工作。

两年来,他深入农村、深入农户调研,乐于奉献,关心、关爱、关注东川贫困群众,在他的协调下,东川实施了“救急难”同舟工程、圆梦832“航天•志高”助学金工程、东川无线电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三期)项目、乌龙镇引水及智能农业灌溉项工程等,他不负重托,出色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为东川群众脱贫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乐于奉献

2015年9月,张忠慧接受任命到东川区挂职扶贫,此时,女儿刚初中毕业上高一,到东川挂职,这一去就是两年。这两年,是女儿人生最关键的两年,两年以后,女儿将是迎接高考了。他爱家、爱女儿,但却选择毅然决然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服从组织安排,离开祖国的心脏北京,来到了祖国边陲的大西南,来到了大山里的东川。

初到东川时,气候、生活都不习惯,白天热得汗流不断,晚上热得睡不着,虽然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他深受东川广大干部和群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火热的工作干劲所感动。“宁愿干部脱层皮,要让群众早脱贫”,一个个热烈的工作场景,感染着他,激励着他。每到双休日晚上,他常常跟爱妻通话,跟女儿聊天,讲述东川美景,讲述东川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以此激励女儿好好学习,希望女儿刻苦学习,将来成为祖国有用人才。

东川山高坡陡,上山下乡,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极为不便,为此,他自费买了车落户东川,节假日常常自己驾车,深入到扶贫点,深入到农户调研。

张忠慧这种为大家舍小家、乐于奉献的精神,正是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航天精神的具体体现,东川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东川人心里生根、开花、结果,默默给了东川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关心、关注、关爱弱势群体

2015年10月9日,刚到东川不久的张忠慧到拖布卡镇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先后深入拖布卡镇象鼻村和大荒地村走访调研。

在象鼻村马关开家走访时,当得知马关开妻子潘石芬因患有重度肾炎,医疗费不堪重负,张忠慧仔细查看了潘石芬的就医记录后,立即拿起手机向原单位专家医生咨询用药情况和注意事项,指导潘石芬用药,同时鼓励马关开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照顾好妻子,有政府的扶持,一定能度过难关。

实地走访结束后,张忠慧马不停蹄,立即与东川民政部门和航天科工集团联系,将此类因大病致贫的情况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帮扶方案,他提出的方案,得到了航天科工集团和东川民政局的认可,当年在东川实施了“救急难”同舟工程项目。有东川区户籍、家庭成员患重特大疾病、经医疗保险补偿、医疗救助后,年个人实际自负医疗费用总额超过当地本年度低保标准(农村215元、城市475 元)与家庭人口乘积2倍的家庭;经民政部门和航天科工集团共同认定的其他因医疗费用过大造成家庭基本困难的家庭;在东川遭遇其他“急、难”情况,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家庭。通过层级审核,确保“救、急、难”不走样,对这样特别贫困家庭的每户每年一次性资助5000元,共计资助10户,以预定的发放程序进行资金发放工作。以资助特困家庭的方式,传递互帮互助正能量,形成社会影响,帮助特困家庭及人群缓解当前经济困难,重树生活的信心!

在他的多方协调和努力下,在东川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1月3日,东川区成立扶贫医院,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了健康扶贫试点工作。2017年5月28日至21日,张忠慧还牵头联系航天科工三院七三一医院张凤珍院长一行11人,前来东川区开展医疗帮扶和义诊活动,义诊人数达560人次,还为区老年病医院捐赠了价值3万元医疗设备。出台了《东川区健康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工作方案》,制定了《东川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门诊和住院个人医疗费用救助实施细则》,整合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政策,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治范围,并以户为单位,为全区17787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建立健全“健康扶贫卡”,区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健康扶贫专项资金实行救助。贫困人口凭健康扶贫卡到扶贫医院就诊后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后,再由健康扶贫资金按个人自付费用的50%的比例进行健康扶贫救助。

东川区2016年精准扶贫“回头看”数据显示,在全区59544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就有15198人,占全区贫困人口的25.52%。东川区扶贫医院挂牌成立,标志着东川区健康扶贫工作全面推行,对脱贫攻坚具有较强的助推作用。

东川区卫计局局长黄晓燕说:“把健康扶贫列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并成立扶贫医院,这在全省属首家。2017年,东川区将围绕健康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结合东川实际,全面实施健康扶贫三大行动:实施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救助行动,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实施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让贫困人口‘看得好病’;实施贫困人口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让贫困人口‘少生病’,加速东川脱贫攻坚步伐。”

2016年7月14日,张忠慧到阿旺中心学校调研,路上,看到小学生上学、放学在公路上行走,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新碧嘎学生要经过一个长约300米的隧道,隧道里无照明设施,安全隐患特别大。

为提高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系数,他与东川无名食品公司取得了联系,该公司出资为阿旺中心学校公路沿线的岩头、芋头塘、大石头和碧嘎4所小学生673人配制了小黄帽,小黄旗及肩灯。

2016年12月13日,举行了发放仪式,阿旺中心校教师王永忠对航天科工、东川无名食品公司的爱心捐赠表示衷心感谢,并承诺将加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将爱心传递下去,用爱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三、出色完成任务

2015年9月以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东川开展精准扶贫,实施了五个项目:开展“救急难”行动、发放“航天志高”奖学金、援建东川区无线电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第三期项目和马店村智能节水灌溉项目。“救急难”行动,帮扶10户特困家庭,每户一次性帮扶5000元;“航天志高”奖学金,对东川35名家庭特别贫困的15名初中生、15名高中生和5名录取的大学生发放一次性助学金共10万元;投资34.714万元助东川建设东川区无线电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第三期项目,为东川6个乡镇各配备一套便携背负式短波电台和一套便携背负式超短波无线中转台和对讲机,为33家应急委成员单位配备了对讲机,使东川应急通信指挥系统更加完善。航天科工投资125万元援建的乌龙镇马店村350余亩经济果林智能节水灌溉项目,使马店村经济林果实现了智能灌溉,不仅大大提升经济果林产量和质量,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劳力,为马店村建档立卡10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解困工作注入强大动力,也为科技扶贫提供示范效应。

上述每个项目的实施,张忠慧常常驾车到现场调研,查看进展,了解存在困难,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使各个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圆满完成。

张忠慧,是一座连心桥,把北京与东川连在一起,把航天科工集团与东川区委区政府和东川人民连在一起,把航天科工集团爱心送到了东川千家万户的贫困家庭,把党的温暖送到东川人民心底。

东川是一个生活、工作条件相当艰苦的地方,省市领导到东川调研时多次讲过:在东川这个地方,能住下来就不错,莫说工作了。然而,两年来,张忠慧,在东川不怕艰苦,不怕困难,尽职尽责,深入调研,用心、用情、用智慧、用行动扶真贫,真扶贫,出色完成了任务,为东川人民作出积极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