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  老兵新传 > 正文
昔日祖国忠诚卫士 今日央企中流砥柱
——东航集团退伍转业军人速描

文章来源: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7-07-31

在东航,有这么一批有理想有担当的老中青退伍军人,他们退伍不褪色,在全新的事业中挥洒汗水,前赴后继,干出一片新天地! 

戎马倥偬 半生飞行

工作中的轩言民。

“我的前半生在部队,后半生在民航”。现年47岁的轩言民一开口,便流露出浓浓的部队情结。

轩言民,男,1970年2月出生,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毕业于空军第一飞行学院,大学本科学历,荣获空军军事学和飞行专业双学士学位,2007年加入东航。现为东航上海飞行部320机长,飞行时间约为11000小时。

1988年,轩言民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199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空军第一飞行学院飞行学员、飞行教员、飞行中队长、副大队长、空军场站长;在部队期间曾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2次、嘉奖3次、空军优秀党员、优秀飞行教员。曾飞过初教六、轰五、运七,B737,现飞A320。

轩言民执飞的航班,延误相对少,而遇到雷雨高发期,不得不面对航班延误和取消的时候,他又是让旅客安心信任的人。在一次南充飞回上海的航班,上海地区被雷雨覆盖,飞机在南充迟迟无法起飞,旅客不禁焦躁起来,有一名来自香港的“95后”比较激动,来到飞机前部要求见机长,并拒绝乘务组的提议不肯回座位。为了安抚旅客,轩言民进行了全机广播,解释是由于天气原因飞机无法起飞。在广播到第二遍时,这位香港小伙平息了情绪,乖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尽管如此,为了让旅客们安心,轩言民的机上广播进行了8次,最终获得了旅客们的理解与支持。

回顾部队军旅生涯对飞行作风的影响,轩言民直言不讳地说,部队出来的人对自身要求比较高,在作风纪律和好习惯方面,部队提供了更强的时间观念和令行禁止的作风纪律培养。在探讨民航安全管理与部队生涯之间可能存在的丝丝缕缕的联系时,轩言民说,部队的历练为自己培养了观察研究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部队的学习飞行生涯也为自己的飞行技术打下了坚实牢固的功底。言谈中,轩言民也丝毫没有避讳自己的短板,他称2012年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用一句山东老话来说:“人过40不学艺”,然而当年42岁的轩言民,却下定决心从波音机型重新改装空客320机长,一探自己破釜沉舟的莫大勇气。

回顾此前半生,轩言民说得最多的就是感恩、感谢,感恩部队与东航的培养与赏识,给予他最广阔的发展平台。殊不知,正是他的勤恳认真严谨高效,为他的飞行生涯开拓出更为宽广的道路。

 

从特警队员到“反劫机英雄”

“我们见证了中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见证了东航空防安全30年零事故的辉煌!”现年56岁的空中安全员钱岐华谈及飞行30年的感触及感受,仍然不免显得激动非常。

老钱是浙江绍兴人,于去年11月光荣从蓝天“退役”。“退役”并非退休,如今,他仍然在自己热爱的空中安保领域从事着管理与教学工作。1979年11月,18岁的钱岐华加入上海武警总队三支队,并于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6月,钱岐华加入上海武警特警支队。

80年代中期,中国民航向军方调用了一批特警队员保护航空飞行安全、预防和处置劫炸机事件,钱岐华一行20人从上海武警部队脱颖而出。说起当年选拔时的严苛,钱岐华记忆犹新,“当时就是按照空军的标准选拔的,非常严,选拔出来的20多人又全部到北京特警队进行航空安全保卫专项培训,在北京的专项培训结束后,这20多人回到上海,组成了上海公安局边防局特警支队,负责跟随中国民航第五飞行大队(也就是东航的前身),从事机上保卫工作”。

1987年,特警支队解散,其中的12人转业到了虹桥机场。钱岐华一行8人继续作为空保跟飞机。同样在那一年,中国东方航空正式组建,这8名空保人员最终选择留下,成为了东航第一代航空安全员,被后辈们尊敬地称为“八大金刚”。

90年代初,飞行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在东航“八大金刚”里,出了好几位反劫机英雄,钱岐华就是其中的一位。1992年7月6日,福州至上海的航班,飞机起飞后不久,就有一名歹徒拿着一个装有液体的瓶子,声称是硫酸,并试图冲击驾驶舱。

“当时歹徒冲到了公务舱,公务舱里只有一个旅客,歹徒也是很紧张地不让人靠近。”作为当时飞机上唯一的安保员,钱歧华先把公务舱的帘子拉上观察后面经济舱旅客的动向,在确定歹徒没有同伙后,他悄悄取出了器械放在身上。在与歹徒对峙过程中,钱歧华与机组也是先与歹徒周旋,并佯装答应他的条件,“为了迷惑歹徒,飞机不停在空中盘旋。”期间,情绪紧张的歹徒洒了一些液体出来,钱歧华看到,地毯上确实有水蒸气一样的东西,但是地毯并没有被腐蚀的痕迹。经过四五十分钟的对峙后,瞅准歹徒一分神的工夫,钱歧华扑上去用了一招锁喉将其摔倒在地上,机组人员和旅客立即上前把歹徒制服。“歹徒挣扎时把我的手表带都拉断了,把他摔倒的时候,瓶里的液体洒出来了一些,洒到了我的嘴上和肩上,感觉辣乎乎的,但当时根本顾不上危险。”钱歧华说,事后才知道,瓶里的液体是敌敌畏农药。

在飞时,为安全不惜舍生忘死;退役后,为飞行不减热爱半分。东航老一辈的军转安全员正是如此,用一生的热忱去证明军人的优秀传统与价值所在。

 

海地撤侨曾持续工作达106小时的空中警察

现任东航空保管理部空保一部一分部高级经理李鹏,是一名无言奋战在祖国蓝天的空中警察。

2010年执行海地地震撤侨包机任务令他印象深刻。当时,加勒比岛国海地的7.3级浅源强震,破坏异常严重,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海地包机紧急运输任务指示,东航派包机赴海地撤侨。李鹏主动报名参加航班飞行,他和其他机组成员制定了周密、细致的空中安全防范预案。

这段行程,飞机要飞越7个国家,辗转温哥华、金斯敦等4个城市,且当地给予包机在海地停留的时间很短。2010年1月26日凌晨,东航包机飞抵海地首都太子港,仅花了3、4个小时后,东航包机载着中国侨民48人、先期赴海地的中国地震救援队50人、搜救犬3条及救灾设备5吨,从海地太子港机场起飞踏上归国航程。

在整个飞行中,他和队员们共持续工作106个小时,其中空中飞行时间66小时,特别是面对灾区疫情异常严重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对侨民和装载的行李、货物实施100%的安全检查,确保了登机人员的安全,认真履行了监控飞机安全的职责。

 

从武警狙击“神枪手”到东航空中安全员

在东航空保人员邵锡申的微信朋友圈里,留有一段令人读来血脉偾张的文字——“我也只有一句话!若有战、召必回!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南部战区、93机动师8712红三连战士、邵锡申”。

作为2005年入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8712部队的士兵,邵锡申一开始就成为进玫班狙击手。2006年,他从武警93师教导队预提指挥士官毕业,07年被评为93师“神枪手”称号。2010年8月,邵锡申进入东航,从事专职安全员工作,后成为蓝盾特勤组队员。

不知道是不是受部队“狙击手”的常年锻造与锤炼,邵锡申的眼光特别犀利。2012年,曾有一名女乘客报告在机上丢失了一个黑色Iphone手机。经过与乘务员的沟通,邵锡申和团队锁定了一个形迹可疑、频繁上厕所,且就坐在丢失手机的女性斜后方的男子。出于维护旅客隐私,无法现场排查搜寻手机,邵锡申灵机一动,向乘务长提了个建议:逼这名“飞贼”自己交出手机。

当时,机上进行第一遍广播,告知所有旅客有一名女士丢失了手机,请发现者帮忙找回。但二十分钟过去了,无人响应。于是机上又进行了第二遍广播,这次,告知飞机抵达后请旅客们暂时休息,“将有地面警务人员登机排查”。果然,不出两分钟,那位有嫌疑的男子便又起身去了厕所,等他刚从厕所出来,机组人员便在厕所的垃圾箱中找到了那部手机。

邵锡申所在的蓝盾特勤组,是东航空保队伍的精锐品牌,曾获评“全国民航示范班组”,致力于在空防保障、体技特能、队伍建设、品牌推广、社会公益等多方面进行努力建设,同时以“蓝盾”为核心的多维度品牌模式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亦有建树。

 

飞出三军仪仗队的精气神

2016年2月23日,东航在沪举办军企共建暨专职航空安全员入职仪式。这是东航首次招收优秀退伍军人,担任专职安全员。此次入选东航专职航空安全员的24人,分别来自解放军仪仗队(原“三军”仪仗队)和上海警备区“好八连”等具有光荣传统的优秀部队。还记得2015年“9·3”阅兵式上英姿飒爽、帅爆全场的“三军”仪仗队吗?今后,或许你将在万米高空邂逅来自解放军仪仗队等部队的退伍军人。

在经历了为期两个月的基础理论、基础训练、专业技能和客舱制敌战术等系统培训后,所有的队员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航空安全员职业资格测试。在仪式现场,队员们还就两个月的培训科目进行了汇报演出。

东航2015年以来分别走进解放军仪仗队、上海警备区“好八连”、某军特战旅等“尖子”部队,组织多场专职安全员招聘,即将退伍人员积极踊跃报名。在经过部队初步筛选后,共有116人参加初试。经历严格的测评、体检、综合评估等环节后,首批最终入选24人,全部为五年及以上退役的优秀士官,其中不乏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俄罗斯红场阅兵式等仪仗司礼任务200余次的部队精英,形象良好、政治和军事素质过硬。

马云哲,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仪仗队,一位开朗的90后女孩,曾经她一直梦想自己能够翱翔天空。在即将退伍之时,东航点燃了她儿时的梦想。面对种种选择,历经种种考验,她梦想竟然成真,从军人成为一名航空安全员。转眼间,时间又到了八一,这是她离开部队以后的第一个建军节。她谈到,从招聘、入职、初训,培训、带飞到正式单飞,这一路走来,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时刻有领导的亲切关怀和言传身教,有老师的不厌其烦和循循善导,同志们的团结协作和相互帮助使她感受到东航大家庭很温暖、很融洽。回想起去年此次时在阅兵村过的建军节,他们在党旗下宣誓,为的就是在9.3阅兵当天精彩的完美的走过天安门,为军人争光,为国家争光,现在虽然没有穿着军装,没有阅兵的任务,但使命同样神圣、同样光荣。在正式飞上蓝天之际,正逢航班生产旺季,在天气恶劣环境下,同志们更是奋战在一线,航班延误耐心和旅客解释,空防形势严峻,大家提高警惕,认真清舱、巡舱,时刻关注每位旅客动态,为的就是确保旅客人身安全、飞机安全到达目的地,看着旅客平平安安的下机,旅客满意的笑容,他们更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因为我们的任务圆满的完成了。

郎需杰,同样来自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一位90后开朗的大男孩,他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在东航这个大家庭中,学习到的不仅是业务知识和技能,还学习到作为一个团队团结一致、互尊互敬,对待工作责任心的重要性,更感受到严谨高效,精细超越的企业精神。即将迎来在东航的第一个建军节,虽然现在已经脱下了军装,不同的身份但有着相同的责任和使命。送给今年建军节最好的礼物就是以实际行动保证旺季生产的正常进行,认真仔细的工作,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全力以赴为每个航班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