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库  >  2017专题  >  第二届央企楷模  >  楷模风采  >  管理提升正文
66 朱永胜
日期:2017年08月02日

朱永胜:填补东风自主SUV产品空白

——东风公司技术中心项目总工程师朱永胜

朱永胜的办公室位于公司技术中心研发大楼三楼。采访朱永胜是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研发大楼三楼的走廊上不时穿梭着手拿材料的技术人员,朱永胜的办公室里也有好几个交流、报告产品开发事宜的同事。大家的表情都非常专注,从他们身上丝毫看不出临近周末的样子。朱永胜告诉记者,2017开年以来时间都安排得很紧凑,周末加班也是常事,大家也都习惯了。

朱永胜在东风人里是个明星人物,大家时常把他的名字和东风另一个明星——东风风神AX7联系到一起。自2014年11月17日上市以来,AX7连续两年销量突破6万辆,目前月均销量保持在5000辆左右,成为东风风神产品序列中的主力车型。朱永胜就是东风风神AX7项目总师,他和他的团队填补了东风自主SUV产品空白。在东风风神AX7项目成功后,朱永胜和他的团队承担了公司SUV平台多个车型的开发任务。最近,朱永胜正在忙东风风神AX7的中改项目,该项目即将进入试制阶段,3月份整个团队就要移师生产现场,开启“现场作战”模式。朱永胜说:“AX7的研发没有终点,我们将不断完善和提高AX7的各项指标,将其打造成消费者满意的明星产品、经典车型。”

专注自主事业24年,填补东风自主SUV产品空白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朱永胜,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清华大学校训谨记在心,并始终秉持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1993年到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以来,朱永胜始终践行这一格言,为东风自主事业贡献力量。最初,他参与过轻型卡车、第一代轻型客车和军车等相关产品的研发。朱永胜回忆,当时自己通过产品开发项目工作,对产品的定义、设计、试制、改进以及试生产等流程,逐步确立起清晰的认知。这个过程也是东风自主乘用车研发摸索前行的过程。后续随着自主乘用车事业展开,公司研发团队通过积累沉淀初步形成了东风自主乘用车的研发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工业生产流程等。

2004年,朱永胜来到武汉。随着东风自主乘用车项目的启动,朱永胜进入了全新的研发领域。“不管领域怎么变,我始终坚持做自主研发。”朱永胜说,早期的自主乘用车产品更多地来源于东风各合作伙伴的资源。通过第一代产品的研发,研发团队逐渐对中国汽车市场和客户需求有了更丰富的认知,这是AX7最初酝酿的土壤。AX7开始于2011年,真正立项是在2012年,当时SUV车型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东风风神亟需一款SUV车型提升销量规模和品牌认知。抓住市场机遇,迅速推出一款具有竞争力的SUV产品,成为东风自主研发团队一致的心愿。历时28个月,2014年11月,东风首款自主SUV——AX7成功问世,标志着风神自主品牌产品阵营实现了从基本型乘用车向SUV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进一步丰富了风神产品序列。

记者记得,AX7上市当天晚上,武汉体育中心热闹非凡,园区里彩旗飘扬,很多关心、关注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发展的人来到现场,参加这一盛事。作为项目总师的朱永胜因为要洽谈下一轮改款事宜而没能到场。他说,对产品开发来讲,投放市场的那一刻就是下一轮开发启动之时,产品开发就是这样循环向前。

自主研发集大成之作,AX7多项性能领跑中国自主品牌

在东风风神目前产品序列中,AX7的销量贡献、利润贡献都是最大的,其意义不言而喻。根据J.D.Power2016年中国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研究(APEAL)报告显示,AX7得分超越众多主流自主品牌以及多款合资品牌,位居自主中型SUV第一。

问及朱永胜对AX7的评价,他直言:“这款车集成了东风公司多年自主开发经验和多方优秀资源,多项性能优于其他自主品牌。”他介绍说,比如客户最关心的安全性能,AX7在第一轮安全碰撞试验中就获得了五星,而且还拿到了58.7的高分,在同批次测试的所有车辆中排名第二。其次是尺寸,AX7比同级别SUV尺寸都要大,这正是中国消费者喜欢的。动力和底盘等方面的性能也都很不错,电子化水平和合资品牌相当。

从立项到投产,在整个过程中,朱永胜有很多难忘的人生体验。2013年10月,AX7进入试生产阶段。“这个时候是最胶着的状态,各个领域需要协同配合,高效推进。”朱永胜介绍,在车身试制阶段,他的团队驻扎现场两个多月。工装调试、零件检测……所有人都保持着高速、高效运转的工作状态,不断自我加压、不断自我挑战,一共解决1834个质量问题,完成44800公里的“捉虫”试验,最终AX7全面达成开发目标,比计划提前15天量产。

投产当年的冬天,AX7到黑河进行极寒试验,包括测试动力总成标定、低温操控、空调暖风等性能。每年的冬天,在黑河试验的不同品牌车辆有数百辆。朱永胜向记者描述,因为试验强度很高,有很多车辆“趴窝”,而他们的产品没有一辆出现故障。那段时间,有类似德国大陆集团等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车企共同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而东风车辆的试验状况良好,向供应商展示了实力,为后续产品开发和合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AX7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搭载WindLink车载智能互联系统,开启了风神产品智能互联时代。WindLink车载智能互联系统通过电子装备与车辆通信,实现人与车、外界三者间的无线沟通,可提供安全防护、远程控制、语音识别、人工导航等9大系统29项服务。这项应用在当时自主品牌产品中并不多见。这个系统的背后,是产品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的支撑。朱永胜主导团队制定了统一的电控原件软件版本编码规则,对整车21个电控软件进行版本管控。目前WindLink车载智能互联系统广泛搭载在风神产品上,车机互联也成为了风神的品牌特征。

不忘初心,为自主体系能力早日形成规模不断努力

在2016年11月22日召开的东风公司科技大会上,东风风神AX7 SUV开发获评公司“十二五”十大科技成果,朱永胜本人也获得东风公司“十二五”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称号。现场朱永胜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是公司对自主研发体系和整个团队的认可,通过AX7的开发,我们初步形成了正向开发的能力和品牌特征。”显然,AX7的成功开发对东风整个自主乘用车研发体系来讲,是一次质的提升。

张健是项目组的计划主管,他表示,整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因为是前所未有的车型,所以每项工作都极具挑战性。AX7整个项目坚持正向开发走下来,提高了掌控自主研发计划管理的能力,使自己面对其他项目时更加从容。何建宁是项目组整车性能工程师,他说:“整车性能需要搞清楚一个零件与另一个零件,一个专业领域与另一个专业领域之间的关系,需要有全盘的平衡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朱永胜总是能从专业的角度给他最准确的指导。

研发团队里很多都是年轻的技术工程师,问到给他们的建议,朱永胜答:“保持定力,坚持学习。”他说,保持定力,才可以有更丰富的沉淀和积累,才会有更系统的思考,这一点一滴的思考最终就会体现在产品上。汽车产品本身承载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如果不坚持学习,产品就很难推陈出新。

专注自主研发24年,朱永胜始终对自主研发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一直以来,我们的自主事业在很多方面都是‘追随者’,未来我希望我们的体系能力和规模有一个更大的提升。”在自主开发的路上,朱永胜和他的团队任重道远,但是,他们不忘初心,虽远不怠,他们正在坚定地前行着。

版权所有:国资委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三思益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