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央企楷模  >  第二届央企楷模候选人展示  >  科技创新 > 正文
上海工匠|钢制易拉罐那么薄归功于这名已经60岁的蓝领工人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 王康健

    发布时间:2017-08-30

现在中国普遍使用的钢制易拉罐厚度只有0.22毫米,这项工艺的灵感来自于一名上海蓝领工人擀饺子皮。

这名蓝领工人叫王康健,今年已经60岁了。在职业生涯初期,他被派往德国和日本长时间培训学习。作为上海宝钢第一代主操作工,他在几十年的“工匠生涯”里,解决生产疑难杂症350多项,改进操作工艺150多项,主导科研、重大技改项目25项,拥有专利121项、技术秘密106项,获得荣誉无数。

当他一手带出的徒弟当上厂长时,王康健还是一名“蓝领工人”。他曾经当过五六年副厂长,但又回到了生产第一线。“当年不当副厂长后,心里也有过失落。可现在回头看,全国钢铁行业有数不清的厂长、副厂长,冷轧领域中却只有一个王康健。”王康健对自己作为工匠的一生无怨无悔。

擀饺子皮突获灵感,扔下擀面杖就跑回车间

易拉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但钢制易拉罐仅有少数钢厂能生产,被称为镀锡板中的艺术品。

从1998年开始,上海宝钢研制钢制易拉罐,王康健负责其中最重要的轧制工序。冷轧制罐材的尺寸精度及内部材质性能要求相当苛刻。钢制易拉罐的原材料DI材通过冲压变薄拉伸工艺制作而成,加工后罐身最薄处仅为0.065至0.075毫米,就像一张纸那么薄。

当时,国外同行一致认为制罐DI材远比高等级汽车板还难生产,世界上只有少数几家钢厂能生产。在不具备边部厚度控制能力的连轧机上,如何才能通过特殊手段改善边部厚度、保证罐材厚度的均匀性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王康健日夜思索。

一天下班后,王康健回到家,和妻子一起擀饺子皮。突然,他在原地定格了一会儿,扔下擀面杖跑回车间。擀饺子皮带给了他灵感:利用现有设备的窜动功能,来补偿边部厚度控制。

经过无数次的现场调试、试验跟踪以及大量的原始记录分析,王康健发明了新的辊形曲线来改善轧机辊缝形状的轧制工艺:通过调节轧辊接触压力分布,改善轧辊压扁形状,进而改变轧机辊缝形状,实现带钢沿宽度方向上的变形均匀,有效地保证了冷轧制罐材料的尺寸精度。

历经4年的试验和优化,王康健凭借“基于对称窜动的边缘降控制技术”、“CVC轧制边缘降辊形和控制技术”、“厚度自动补偿技术”等一系列前沿技术,一次性解决了用户需求,将易拉罐的原料钢材厚度从最初的0.28毫米减薄到0.22毫米,达到当时世界最好水平。通过这项工艺,每罐可乐的包装成本从接近5毛钱降低到不到3毛钱。

由此上海宝钢生产的钢制易拉罐取代浦项和新日铁的产品,结束了中国制罐钢材依赖进口的历史,并且出口到世界各地。上海宝钢研究院专家也深为叹服:没有王康健出色的技术,他们的理论设计再精妙,也落不了地、变不成现实的产品。

冷轧缺陷难以识别,历时6年开发新检测技术

不过,在众多创新发明中,最令王康健自豪的一项是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高速冷轧带钢多功能在线检测技术”。

王康健所在的冷轧工序是钢铁流程的最后一个工序,2000年初,宝钢引进国内首条镀锡板连续退火生产线,整条生产线长达1公里,机组生产运行速度非常快,每秒钟可以达到30米。

可是,这条生产线经常因为孔洞等缺陷造成断带,而人工无法发现带钢表面出现缺陷,就会生产线机组停机20-40个小时,需要采取机组降温、掀开炉盖、清理废钢、更换损坏了的设备等一系列复杂麻烦的“善后”工作,这使机组几乎不能正常生产。

王康健说,在所有缺陷中,冷轧最怕碰到的就是孔洞和边裂。由于生产运行速度太快,这些缺陷根本无法用肉眼识别,国外虽然有相关的检测技术,但无法应用于现场的恶劣环境。因此,使用机械视觉技术进行检测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从2002年起,他与科研人员开始攻关,经历6年时间终于成功开发出集“孔洞、边裂缺陷检测、宽度和中心测量”于一体的高速带钢多功能在线检测技术,对于面积不小于1平方毫米的孔洞、开口深度1毫米以上的边裂,自动检测准确率达到100%。

“这个在线监测系统就像是一双火眼金睛,能发现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出现的孔洞和边裂缺陷。”王康健说:这一代检测系统在环境适用性上甩开了国外同类产品,检测效果与国外产品相当。

紧接着,第二代检测系统又成功上线,凭借“等时曝光”、“新型图像分类算法”和“不等分辨率成像设计”三项创新性技术,在检出率、分辨率、成像质量上远超国外同类产品。在不懈的改进下,不久后第三代检测仪也成功上线,不仅增加了边裂检测功能,设备稳定性也大大提高,可以达到免维护的要求。目前,这项技术已向宝钢冷轧薄板厂与冷轧厂,宁波宝新、广钢JFE合资公司推广。

徒弟已经当上厂长,他还是“蓝领工人”

王康健的工匠生涯开始于1979年。

这一年,23岁的他进入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成为一线工人。从工人做到班长、管理作业长、分厂副厂长、第二、第三和梅钢冷轧现场指挥总代表,王康健一直没有离开冷轧第一线。几十年过去,当年同一批进宝钢冷轧厂的同事,有的出去了,有的提拔了,有的退休了,如今还留守的,也只有王康健一人。

1990年代中期,王康健当上宝钢冷轧厂副厂长,干了五六年的行政职务后,又回到最熟悉的生产线,一头钻进最喜欢琢磨的冷轧技术。当一手带出的徒弟当上厂长时,他还是一名“蓝领工人”。

“当年不当副厂长后,心里也有过失落。可现在回头看,全国钢铁行业有数不清的厂长、副厂长,冷轧领域中却只有一个王康健。我已经60岁了,还是觉得事情一桩接着一桩,想做、要做的事总是没个完。”王康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1987年,王康健被宝钢选派到德国学习冷连轧机第一岗——轧机主操工。“当时宝钢有很多大学生,而我只是冷轧厂的一线操作工人,可见领导对我的信任。”王康健说,他十分庆幸自己能在职业生涯初期获得在德国和日本长时间培训、学习的机会,在这两个最具“工匠精神”的国家的经历,对他日后的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为宝钢第一代主操作工,他在几十年的“工匠生涯”里,解决生产疑难杂症350多项,改进操作工艺150多项,主导科研、重大技改项目25项,拥有专利121项、技术秘密106项,多次获国家、冶金行业、市科技进步奖,巴黎和中国国际发明博览会金、银、铜奖。

“其实我一开始没想到创新,只是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次品率有时比较高,遂萌发了改造工艺的念头。”王康健说,工匠精神首先需要的是沉得下心,要有把一件事彻底做好的决心和毅力。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树立对工作执着、对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对制造业而言,工匠精神需要的是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生产制造、技术创新,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

“上海工匠”王康健:四十年坚守成就冷轧“第一人”

2016-12-19 00:54:48 来源:东方网

择一事,终一生。从一名技校毕业生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王康健用了近40年的时间。当初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如今两鬓已有些许斑白,回首匆匆而过的人生路,王康健很庆幸自己的选择:“当初立志要为祖国炼钢铁,我做到了。”

 

时间回拨到1978年,王康健得知国家将成立宝山钢铁厂,主动报名后历经层层选拔,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宝钢一员。在外派德国学习技术时,王康健站在德国杜伊斯堡的钢铁厂内,看着高度机械化的各种先进设备,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足6个月的时间,把先进技术学到手。”半年的学习时间结束后,王康健回国,成为宝钢第一代主操作工。

王康健的一代人,正是经历了改革开放巨大变化的一代。在他回国后,同期进单位的人,有的跳槽、有的创业,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王康健却始终守在值班房里。面对别人的不解,他也不多解释:“工作和交友一样,贵在交心,单位这么器重我,我不能一走了之。”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小段时间,王康健被安排到了行政岗位,明明“升了官”,他却开心不起来,“我的能量在冷轧岗位上才能发挥出来。”于是,他又被调回到了一线,一干就是20年。王康健曾坦言当年不当副厂长后,心里有过失落。可现在回头看,他并不后悔,因为全国钢铁行业有数不清的厂长副厂长,冷轧领域中,却只有一个王康健。

要取得这样的成绩,背后的付出只有王康健自己知道,曾经我国的易拉罐钢全部依赖进口,王康健和同事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攻关中。那段时间,王康健的脑子始终被各种难题占据,一次在包饺子中他最终获得了灵感。长时间调试后,终于攻克难关。宝钢也因此成为全球仅有几家生产易拉罐钢的企业之一,我国从此结束了易拉罐钢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这样的故事40年中不知道还有多少,王康健主导宝钢科研、重大技改项目25项,拥有专利121项、技术秘密106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王康健说自己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全部的职业生涯能投入到冷轧中,在自己和同事的努力下,宝钢的冷轧技术水平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正在快速赶超国际同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