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央企楷模  >  第二届央企楷模候选人展示  >  科技创新 > 正文
点“泥”成金
——记“当代发明家”、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一级研究员于淑娟

    发布时间:2017-08-30

于淑娟,曾是一个不被大家所熟知的名字。

尘泥,曾是一种不被人认知的冶金“废弃物”。

2016年5月16日,在中国发明协会第九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颁奖典礼上,于淑娟和她的尘泥项目备受瞩目。站在领奖台上,一袭深蓝色连衣裙的她手捧“当代发明家”奖牌,一脸鞍钢科研人员特有的执著与纯粹。

正是这份执著与纯粹,让她卸去城市中的喧嚣与浮躁,沉醉于自己的科研事业长达28年,先后承担数十项科研项目,26项技术获专利授权;26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她负责的“含铁尘泥高效再资源化新工艺开发与应用”项目,在鞍钢集团本部、鲅鱼圈、朝阳基地应用推广以来,近三年新增效益3.1亿元,获得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国际发明展金奖、绿色环保贡献奖。

点“泥”成金,于淑娟做到了。

坚守科研 矢志创新

翻开于淑娟的个人简历,简单明了——科研项目负责人。

于淑娟出生于辽宁北镇的普通家庭,从小到大她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不同于其他的女孩子,于淑娟喜欢数理化,喜欢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结果,她自认为这是自己与科研的“缘分”。

因为这份缘分,她大学专业主攻钢铁冶金,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任意挑选工作单位的机会。

于淑娟选择了鞍钢,她喜欢这个有底蕴的企业。更幸运的是她被分配到原鞍钢钢铁研究所,从事她热爱又擅长的科研工作。

在钢铁世界里,女同志向来不被看好,即使成绩第一的于淑娟也不例外。于淑娟还记得自己刚入厂时,被安排到9高炉实习半年。突然来了个女同志,男人们不免觉得她有些“碍事”,盼着她早点结束实习。

于淑娟却不以为然,每天早早到单位打扫现场,看各种仪表数据,认真记录各种事故处理方法。半年实习结束,她竟能和操作人员讨论问题,还能帮他们出点子,这让很多人对她刮目相看。

作为原料组的一员,参加工作两年后,于淑娟开始独立负责“齐大山混合精矿烧结试验研究”科研项目;参加工作第五年,她负责球团黏结剂的研究,致力于降低黏结剂用量,改善球团品位,为鞍钢开展的国家级项目——“富氧大喷吹”技术提供优质原料。

她为这个项目倾尽心血。每天和同事们加班做试验,晚上10点才回家。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取样,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历经两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终于达到预期效果,并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这是于淑娟的第一个省级奖励,沉甸甸的奖项让她认识了冶金工业中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小粒子的分量,也使于淑娟发现这其中大有学问可做,更激发了她一探究竟的决心。

通过连续两个课题研究,于淑娟“意外”发现了含铁尘泥——钢铁生产各个工序产生的废弃物的总称。烧结课题一结束,于淑娟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立即锁定新目标——含铁尘泥。

当时,国外技术采用转底炉、竖炉设备来“淘金”,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国内大多数钢铁企业将尘泥堆放或外排,每年需要昂贵的处理费用。

是要走“昂贵”的捷径,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未知的发明之路上踽踽独行,于淑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

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含铁固废综合利用方案,必须深入生产一线掌握资料。带着新课题,于淑娟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工作,一年内跑遍鞍钢各个工序的除尘点。

即便如此,她提交的第一份方案仍被“否决”。看着和自己一起起早贪黑做研究的徒弟沮丧的表情,于淑娟只轻声说了一句“失败,对科研人员来说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新做就是了”,没多久,他们再次投入战斗。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败。这就是于淑娟对待科研工作的态度。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她从不灰心和退缩,反而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越挫越勇。

现场取样、实验室试验、分析结果、形成报告……那一年,于淑娟回家的路上总是星月相伴。白天埋头于各种试验,晚上回到家还要分析数据、撰写报告,连做梦想的都是方案。

2005年,于淑娟提出的方案通过论证,正式立项为鞍钢中长远课题,开启了她十余年的泥中“淘金”模式。

为梦前行 风雨兼程

泥里淘金,这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

虽然自小在北方农村长大,于淑娟却有着南方女孩子的娇小秀气,说话亦是轻声细语,颇具“女神”范。工作中的她,却截然不同,分分钟变身不怕脏、不怕累、不怕风吹雨打的“女汉子”。

尘、泥、渣现场环境差、危险性高,烟尘弥漫的除尘器部位、蒸汽扑面的热渣处理系统、气味熏人的污泥池边……于淑娟到20多个单位近百个工位点先后取样1万多个。现场取样回来,经常是浑身沾满尘、泥,粉尘和污泥透过口罩,印在脸上一道红一道黑,已经看不清容貌。

回想起做课题的苦和累,于淑娟都惊讶于自己“当时咬咬牙就挺过来的”那股劲儿。近两吨重的样品,全靠她和同事一锹锹装进编织袋,再一袋一袋从现场拖拽到车上;工业试验前,每天加班,曾连续3天3夜没有休息,亲手制出3吨多的尘泥球;做冶金性能试验要用氮气,硬是把比自己还要高的氮气瓶子“拖”下楼,再“拖”上楼……“我从来没听淑娟叫苦叫累过。”组里的女同事李艳茹至今一提起于淑娟,满满的敬佩之情。

和李艳茹一样,对于淑娟有着敬佩之情的还有鞍钢股份炼钢总厂的费鹏,他永远不会忘记于淑娟冒雪出现在他面前时的场景——2007年3月,鞍山那场百年不遇的大风雪将很多人“拦”在了上班路上。那天,恰巧是于淑娟和钢厂约定做工业试验的日子。“这么大的雪,于姐不会来了吧?”就在大家准备将试验改期时,于淑娟和吕志升等课题组成员推门而进,出现在他们面前。原来,于淑娟不到六点就从家出发,到单位后带着课题组成员顶着刺骨的寒风步行一个多小时,按照约定时间赶到钢厂。

外人眼中风光的科研工作者远非在实验室里做做试验那么简单,运编织袋、扛氮气瓶、顶风冒雪这样看似“艰难”的工作状态,在于淑娟的工作中是常态。

也有人曾问她:“一个女人天天与钢铁尘泥接触,不后悔吗?”每当这时,于淑娟的回答总是分外地坚定:“到鞍钢搞科研是我一生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倾尽全力做好,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我也无怨无悔!”

可以说,于淑娟的职业生涯中最苦最累的活是“含铁尘泥高效再资源化新工艺开发与应用”项目,但最有获得感的也还是这个项目。

于淑娟的团队一年内成功开发出低锌尘泥经混料回用烧结工艺、转炉泥与氧化铁皮等制成炼钢用铁碳球回用转炉炼钢工艺、含锌尘泥与铁皮等混合添加渣铁分离剂,制成铁水罐用铁碳球三种含铁尘泥处理新工艺、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实现废物处理和铁分回收,开辟了废料处理的新途径,实现了仅利用原有钢铁冶炼设备处理鞍钢含铁尘泥。

于淑娟团队创造性地开发出尘泥废料中的铁、碳、锌综合利用新工艺和新技术,该工艺技术为国内首创,既排除了现代大型高炉新杀手——锌的危害,又实现了利用钢铁生产在线工艺设备及冶金生产余热综合利用含铁尘泥的短流程、小循环和低能耗,年处理含铁尘泥百万吨,含铁尘泥综合利用率100%、铁的回收率大于90%、碳的利用率达到100%,实现了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该项目自2009年推广应用以来,每年综合利用尘泥废料200余万吨,减少排放15万吨,仅回收尘泥废料中的铁就新增效益3.1亿元。

冶金行业专家王晓齐、李文秀、沈峰满等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评价该项目为国际领先水平,探索出一条低成本大批量处理冶金尘泥的有效途径,对推进钢铁企业生态化发展具有重大示范和引领作用。

心怀感恩 薪火相传

“大姐,你真棒!”

“娟,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

“于姐是我们女性的楷模,向你学习!”

…………

颁奖典礼后,于淑娟陆续收到了家人、朋友、同事发来的祝贺。

“妈妈,我为你骄傲,我的妈妈太棒啦!但我又觉得你特别辛苦,今天的成绩全都是你的努力和拼搏换来的。我要以你为榜样……”听着女儿通过微信发来的一段话,于淑娟内心是满满的感动。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于淑娟把整个身心都投在工作上,作为家庭的一员,她缺席了太多。当父母住院需要人照顾时,她总不在身边;当别人享受天伦之乐时,她却穿梭在现场和实验室之间。

于淑娟亏欠最多的是她女儿。女儿最需要妈妈陪伴的童年,正是于淑娟最为忙碌的时期,也是课题最为关键的试验阶段。在一个周日,她将不满6岁的孩子送到少年宫学习舞蹈后到单位加班做试验,当她做完试验得到满意结果的时候,才忽然想起接孩子的事,这时孩子已经下课好几个小时了。当时没有通讯工具,孩子丢失1天后,第二天才找到。抱着失而复得的女儿,于淑娟泪如雨下,暗暗告诉自己再不能这样“忽略”孩子了。

然而,当工作一忙起来,她又把自己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因为工作她再一次忘记接孩子,女儿黑夜缩在门洞里等了好几个小时;女儿中考、高考的关键时期,一直是学霸的于淑娟却没能给女儿提供任何指导和帮助。

于淑娟常跟女儿讲:“妈妈对不住你,没有好好管你,还有几次差点把你丢了。”可女儿总懂事地回答:“妈妈别放在心上,我不是挺好的吗?我有了足够的自由,你培养了我独立的能力。”几岁的孩子就能给加班回来的妈妈做饭,每每回忆起这些,于淑娟都是红着眼圈。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成为于淑娟前进的强大动力。她把对女儿的亏欠“补偿”在几个徒弟身上。在徒弟的眼中,她不是那个承载着一身光环的劳模和首席专家,而是一个手把手教会他们如何采样,如何检验,甚至如何申报专利的师傅。

项目组的侯洪宇至今都记得,2009年跟随她到鞍钢股份炼铁总厂新2号高炉研究含铁尘泥项目时的情景。

每天早上,于淑娟都会带着他来到高炉的操作室中,仔细地查看每一个界面的变化。从最基础的料层结构开始讲起。然而,时移世易,此时的工艺设备和于淑娟当年实习的9号高炉已经大相径庭。每当这时,于淑娟就会向现场的技术人员学习请教,自己消化吸收后再一项一项地给侯洪宇解释。

做项目的那几年,侯洪宇跟随于淑娟走遍了现场每一个大大小小的角落,每台设备前,每块仪表旁,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跟随于淑娟在现场摸爬滚打为刚走出校门的侯洪宇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而在八家子料场的所见所闻则让侯洪宇在对于淑娟钦佩之余,多了一份感恩。

当侯洪宇第一次跟随于淑娟来到八家子料场取样时,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虽然心中对料场环境早有思想准备,但当料场的全景展现在他眼前时,他还是听见了自己心里“咯噔”一声。漫天灰尘的料场,五颜六色的废泥废渣堆放着,不时有风吹过,铁矿粉吹进了眼睛里,不一会儿眼睛就变得通红。

只见于淑娟耐心地用手捧起一把把的废料,细细摊开,一样一样地教徒弟们辨别废料的来源和主要成分,原本枯燥的知识在她的讲解下瞬间变得生动起来。而让她的徒弟们最不敢相信的是,这个穿梭在废弃物之间为他们讲解的身影,就是那个平时在他们眼中最爱干净的于姐。

如今,于淑娟带培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生都已成长为科研课题负责人。

“于姐对我们从来都是毫无保留。她最高兴见到的,就是她的徒弟在科研上取得成就。”一提起于淑娟,几个徒弟异口同声地说。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在于淑娟看来,这种精神,是从一代又一代鞍钢人传承当中得到的。

时至今日,她还记得,刚毕业时在炼铁原料组“学习”的那段岁月。当时的原料组人才辈出,被誉为“劳模组”。一次,于淑娟有一个专业问题和组里的老前辈请教,那位老前辈回到家中后,翻遍了相关的专业书,得到了准确的答案之后,再仔仔细细地将解决问题的原理和具体办法倾囊相授。

“那段岁月,我一生都难以忘怀。‘当代发明家’的荣誉给了我,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这是鞍钢的荣誉,是鞍钢培养了我,成就了我。”于淑娟说。

她仍记得自己初来鞍钢,代表优秀毕业生发言时的誓言:“我将立足平凡的科研岗位,脚踏实地地工作,为鞍钢的生产和技术进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交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