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央企楷模  >  第二届央企楷模候选人展示  >  科技创新 > 正文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中心连续油管作业队大班 田明

    发布时间:2017-08-30

田明,男,1965年12月出生,汉族,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江苏油田首席技师、中国石化技能大师,现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中心连续油管作业队大班。工作30多年来,他立志祖国石油事业的创新发展,坚持岗位学习、刻苦钻研、大胆创新、乐于奉献,先后完成创新革新成果92项,在国家核心期刊独立发表论文28篇,获奖44项。他的创新成果《试油测试技术的创新与运用》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企业创效6000余万元。他也因此成为近6年来中国石化系统以工人身份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人。2015年,田明作为中国石化的一名普通职工应邀参加“9.3”阅兵观礼。近期,田明同志研究的连续油管内穿电缆技术解决了涪陵页岩气田水平井的测井难题。他先后荣获油田“双文明劳动模范”、中石化“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2014年被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最美职工”。2015年被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7年被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田明作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乐于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新一代石油工人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是新时期产业工人学习的先进楷模。

一、刻苦钻研、勤于学习,不怕自身文化起点低、基础差

田明同志是一个刻苦钻研、勤于学习的人,工作以来的30多年,始终将学习作为提升自我的不懈追求,不怕起点低、不怕基础差、不怕困难多,在不断地学习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提升了境界,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1985年7月,田明从油田技校钻修班毕业,被分配到试采一厂攻关队地层测试组工作。不久,队上安排一名技术员带着田明去黄10井进行地层测试。操作时,因田明没能及时关闭测试阀,导致几天后没有录取到任何数据而延误了工期,田明对此是既害怕,又自责。

“当时我就痛下决心,努力学习,提升技能,一定要做有知识的石油工人!”田明至今依然“耿耿于怀”。

从此,学知识、练本领、提技能成了田明工作生活的主题,那段时间,田明每天也就休息4到5个小时。他一边练习地层测试的仪器操作,一边利用单位文化课补习班补缺补差。他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高中三年的文化课后,又自学了《机电一体化》《科学试油系统工程》《试井资料解释方法》等书,撰写了1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很快从“门外汉”变成熟练工,并顺利通过机电一体化专业成人高考。知识的丰富,技能的提升,使田明很快从“门外汉”变成了熟练工。

1987年,田明当上了仪表班长。当时,测试用的时钟和压力计都是从美国进口的,没有相关技术服务和使用说明。为了尽快弄明白如何保养维护,田明专程到南京、扬州购买了钟表维修书籍,到钟表维修店偷学技术,触类旁通,田明很快掌握了压力计、时钟的维修技术。1994年,石油部举办的测试仪表培训班,田明被聘为200JC型计时器技术顾问,当时整个石油系统只有4人。

田明即使是到了已经成名的今天,依然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汲取营养,保持着学习求知的良好习惯,把学技术、练本领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2012年,江苏油田第一次引进技术含量高、价值2000多万元的连续油管作业设备,作为该套设备“技术总监”的田明,为了尽快弄懂设备上国内最先进的电控和液压系统,白天对照设备说明和厂家技术人员的讲解认真看、听、记,晚上比对系统图逐一整理、熟记,上网查找说明了解工作原理和作用,经常学到凌晨3时,遇到实在弄不明白的,第二天再请教厂方技术人员,还对此编了一个便于记忆的顺口溜,让厂家的技术人员刮目相看。

二、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誓与外国产品比高低、竟伯仲

田明同志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把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安全环保、搞好清洁生产、落实节能减排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疑难问题作为攻关革新的课题,所完成的部分创新成果媲美国外同类产品。

八十年代,地层测试技术使用的200JC型计时器是一种大扭矩时钟,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保养、检测和鉴定。江苏油田没有独立的检测设备,田明就试着制作一种加载检测装置。夏天,测试工房里顶着近40℃的高温、忍受蚊虫的叮咬,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干就是两个多月,录取了大量的试验数据,最终独立完成了人生以来的第一个创新成果 ——200JC型压力计时钟扭矩检测支架,一次能检测10支200JC时钟,不仅提高了时钟质量,还提高了测试资料的准确率。这个小创造被同事们称为:“土装置”也能检测“洋设备”。

1992年,油田引进了美国GRC EPG—520高精度电子压力计,根据技术要求每年都要进行技术鉴定,而从国外购买一台鉴定设备需人民币200多万元。田明就跟队上提出用德国劳依特校表仪进行技术改进并成立了课题组,在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和同事画草图、做方案,多方寻师取经,在经过几十次的失败后,终于攻关成功,“GRC EPG—520高精度电子压力计的鉴定”获得油田科学进步三等奖。

2006年12月,井深达5875米的中石化新疆探区的重点探井永3井,在试油施工中因地层出砂严重造成1000多米的钻具断落井下,多次用国产SJC的超级液压震击器进行震击打捞,但均出现了震击器不延时不震击的现象,生产厂家也对此毫无办法,因为国产震击器的使用上限是不超过4000米,而性能超过4000米井深的震击器都是由国外产品垄断,光租赁使用1次就需10多万元,在田明看来这就是“卡你没商量”。

“我们没有就自己制作,性能达不到就改进,偏就不信离开了‘洋屠夫’就只能吃带毛猪肉了。”田明决定自己动手解决难题,通过加工压力平衡孔,选用高温液压油、密封件,提高阀体研磨精度等方法,经过6天的不懈努力,最终使改进后的震击器震击能力从井深4000米提升到6000米,性能媲美国外同类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产此类工具在高压深井中的使用空白。20天后永3井大修顺利完工,为国家挽回了上亿元的财产损失。目前,该震击器已彻底改变了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田明用创新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深刻内涵。

三、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心系国家建设舍小家、为大家

田明同志拥有执着追求的精神、奋斗的意志和奉献的情怀,他始终紧跟时代步伐,着眼生产需要、企业需求、国家发展,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技术和创新成果来奉献企业,报效祖国,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是亿万产业工人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

上世纪90年代,为了方便野外施工,单位配备了一批进口发电机。因野外施工条件恶劣,发电机容易出现故障。领导找到田明,问田明能不能帮着维护保养,尽管这不是田明的本职工作,但田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一维护就是20年。虽说有的同事不理解,但在田明心里觉得:油田的需要就是份内,为生产一线排忧解难就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从2003年起,田明以测试工的身份参加新疆试油项目,一离家就是5年,先后转换过地层测试工、油井作业工、电器大班等5个岗位,不分昼夜地随时解决生产难题,自己毫无怨言。在田明看来:家里的事再大,都是小事;工作上的事再小,都是大事。

这期间,田明的妻子尚在较偏远的井站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女儿上小学、初中常常自理生活。一次爱人生病,10岁的女儿为照顾爱人,不慎被开水烫伤,为了不影响田明工作,就没告诉他。当田明从新疆刚跨进家门,孩子就一把抱住田明问:“爸爸,你是不是不要我和妈妈了?”

别人从新疆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背回许多土特产,可田明背回的却是一个“铁疙瘩”,他利用假期成功解决了高压深井氮气增压泵充氮压力低的问题,满足了高压、深井各种压控工具的充氮气要求。心生“怨气”的女儿对妈妈说自己不是爸爸的孩子,那些铁疙瘩才是。

田明在新疆的5年间,先后完成了16项创新成果,成了大家眼里的“发明家”。

“你这样活着累不累?92项成果创那么多效益自己拿不到一分不说,忙得连家也顾不上。”有人拿这话问过田明,而田明却回答说:“我搞创新,就是想让大家工作得轻松一点,让单位少受损失,这比给多少钱都重要!”

2010年,江苏油田首个工人层面的劳模工作室——田明劳模工作室成立。2013年11月,田明和他的团队自主研发的连续油管管内切割技术成功使用后,喜讯传出,美国一知名工具公司的中国总代理,很快派人专程来调研技术合作事宜。但田明回绝说:“我的一切创新成果均属于我们单位,如果你们需要,请跟单位洽谈。”

田明常说,“奋斗的人生最精彩,奉献于事业最光荣。只有将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奉献给企业、奉献给国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长期以来,他“以一个带动一批、以一批带动一片、以一片带动整体”,自田明工作室成立四年多来,他先后与32人签订师徒或导师协定,多次现场指导青工进行技术革新;他带领他的团队累计完成创新成果61项,申请专利20多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为了更好的指导青工学技术,田明还在局域网上建立了工作室网站,将技术资料无偿地与大家分,走上讲台与大家交流技术革新的心得体会,先后为集团公司青年骨干创新研修班、高技能人才创新培训班等授课80余期,听课的学员超过3000人。他热于创新、勇于革新、岗位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广大干部员工,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尤其在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石油石化行业受到具大冲击的情况下,广大干部员工依然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主动的精神气魄,纷纷以田明为榜样,立足岗位,争做田明式的好员工,在全油田掀起了“全员挖潜、大众创新”的热潮,涌现出了一批创新创效先进群体,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为油田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积聚了力量,增强了动力,在中国石化系统展示了江苏油田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集团公司党组的高度赞扬。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田明总是很淡然。“是中国梦成就了油田的发展梦,也成就了我个人的成长梦。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回去后将继续努力,做一个有技术、有智慧、能创新的新时代石油工人!”这是田明在获得全国“最美职工”领奖时发表的感言。在这朴实的语言背后,流露的是一名产业工人的传统美德,传递着一种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正能量,田明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正是他心中那份“生产中不方便之处,便是用武之地”的责任心和那种执着为油田梦、石化梦、中国梦加油的创新精神的完美融合。

2016年“五一”期间,田明作为中宣部确立的16个一线劳动者重点报道线索之一,受到中央主要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于5月2日以《田明:做有知识、创新型石油工人》为题,配发图文通稿,随即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环球网、头条新闻、参考消息等十多家主要媒体在第一时间给予了全文转载。人民日报于5月3日,在要闻6版以较大篇幅发出了题为《技能大师、油田长成》的人物报道。中央电视台于5月4日在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田明的先进事迹。同时,特别制作了人物专题新闻,于5月5日在新闻联播《劳动者之歌》栏目中播出。另,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都于近期在重要版面发出了独家报道。《国资小新》《石化石说》等网络新媒体,及时对田明的先进事迹给予了关注和传播。截至5月4日,共有中央、省、市11家主要媒体及近30家网络媒体发出相关报道60多条次,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社会,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式的宣传阵势,在中国石化系统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全国、全社会大力唱响了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