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央企楷模  >  第二届央企楷模候选人展示  >  技艺精湛 > 正文
“蓝芯守护神”
——中国广核集团核燃料操作师乔素凯

    发布时间:2017-08-30

他精益求精,臻于至善,倾注所有的精力只为做好一件事“守护核安全最后一道防线”;他谨小慎微,不骄不躁,交出多年核燃料操作零失误的完美答卷;他是中广核自主创新之路上的一位 “铁人”,潜心钻研,实现多项国内技术从无到有的记录。央视和《人民日报》用与“核”共舞,守护蓝“芯”的核燃料操作师来形容他,他就是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大修中心核燃料服务分部的乔素凯。

乔素凯,中共党员。1992年他从山西临汾电校毕业后来到大亚湾核电站,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核燃料操作一线,现任大修中心核燃料服务分部高级主任工程师、大修换料顾问,从事核电站新燃料接收、大修堆芯换料、燃料组件检测与修复、乏燃料后运等所有与核燃料相关的工作。面对大亚湾核电站商运初期换料设备维修一直依赖于外方专家的被动局面,他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不断技术攻关,积极消化吸收关键技术,仅用3年时间就完全实现了换料设备的自主化维修,一举甩掉了“洋拐棍”,节省了每年数千万的外方人员技术支持费用,同时培养了一大批自己的维修技术专家,目前已达到可以同时为4个核电站提供换料维修一体化技术服务的可喜规模。至今,其所在团队共为国内20台核电机组完成了100多次核燃料装卸任务,创造了连续46000步操作“零”失误的纪录,实现了燃料操作“零”失误及换料设备“零”缺陷,实现了中广核燃料组件安全吊装良好业绩的高端稳定。

精益求精 匠心筑梦

在核电站燃料项目上,乔素凯深耕二十五年,从现场起重作业、行车操作的学徒到如今执掌换料大局的资深顾问,他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投入到了工作中,把核燃料项目做好这个“核电梦”在他坚实的脚步下一步步成真。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以“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做事信条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为核燃料安全操作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还为改进燃料操作做了很多技术创新。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他经常在现场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直到问题彻底解决。换料倒班期间他总是第一个到现场,工作结束后又最后一个离开现场的人。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PMC(核燃料装载贮存系统)的维修及换料操作、换料人员行为规范、燃料组件专项视频检测与分析、破损燃料组件修复及后运、堆芯换料装载技术优化、堆芯装载异常困难处理、换料专用设备国产化研发等领域,目前,这些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主持并参与的项目有19项获得国家专利,部分项目还获得了核能行业协会及国家能源奖项。

近十年来,他不断地寻求着技术突破。根据核电站堆芯安全运行需要,他凭借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细节观察所得,创建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燃料组件全方位检测、水下维修及评价体系。只要燃料组件进入核电站,乔素凯和他的伙伴们就成了组件的检验师和外科医生,通过自主化开发的国产化特殊检查设备,能及时发现燃料组件瑕疵及潜在的缺陷,并给予及时处理。由他主导研发的核电站燃料组件水下检查与影像测量新技术的现场应用,为跟踪燃料组件堆内运行、燃料检查数据积累、保障入堆燃料组件完整性及预防燃料操作事件提供了关键数据。

在PMC换料项目的研究方面,他从未停下脚步。近年来,他陆续攻克了国内核电站核燃料组件水下特殊维修(单棒更换、骨架更换)及堆芯内异物打捞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组建了国内唯一一支核燃料组件特殊维修专业技术团队,通过不断探索和钻研,燃料组件维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带领队伍成功修复了国内多个核电站的破损燃料组件,为集团挽回了数千万的损失,也为电站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他更深入地研究燃料组件整体修复项目,通过前期大量的安全可行性论证、国内外调研及消化吸收技术难点,数项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通过上万次试验,终于获得了关键工程样机数据。最终,燃料组件整体修复设备整机试验一次成功,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该设备的技术路线优于国内外通用修复模式,填补了国内在压水堆核电站乏燃料组件水下整体修复领域的空白。

他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技能扎根现场,研发工具、改进换料工艺。为彻底改变核电站换料专用设备依靠国外技术的现状,实现换料专用工具完全自主国产化的目标,多年来,他积极推进并主持完成了十多项重大技术改进与研发,其中“燃料组件上管座间隙测量系统”等5项技术目前属国内核电站首创,部分核心技术为国内外领先技术。十年磨一剑,二十年磨一心,二十五年来的每一次燃料操作,他都用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为其保驾护航,直至圆满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心怀敬畏 无往不胜

“燃料无小事,做毫无差错的技术能手!”这句乔素凯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他工作中恪守的最高准则,“核安全高于一切”!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用“不允许毫厘之差”来要求自己和身边的同事,尤其在面对难度最大、风险最大的组件修复项目时,他对每个工具、每个数据都会严格把控。修复一组燃料组件破损棒,有400多道工序,其中有不可逆转的200多道工序是关键点操作,每一步操作唯有步步惊心,方可有条不紊。为此,他和团队苦练操作技能,力求把精确操作做到极致!他可用4米的长杆完成水下精确值为3.7mm的操作;面对燃料棒包壳管0.53毫米的壁厚,他可以用自己的手感和经验保证燃料抽出的过程完好无损。一次,在大亚湾电站核燃料组件修复过程中,当破损燃料棒拔出后插入替换棒时,该棒位置比其他棒位低了几毫米。项目组成员都认为几毫米没问题,但担任项目负责人的他说:“不行!必须返工!燃料无小事,我们不能在核燃料组件上留下任何安全隐患。”最终,在大家的反复试验下,将替换棒拉到了正常高度,成功修复了破损组件,保证了该组件再入堆后的安全运行。

为机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是乔素凯最大的工作目标。在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第13次换料大修时,4组控制棒突发卡涩故障,无法下插到位。在国内首次实施堆芯尚未卸料就直接抽取控制棒且缺乏经验借鉴的情况下,他和项目组成员顶住压力,凭借丰富的燃料异常处理经验,不分昼夜地采集数据,分析图纸,编写程序,成功研发了控制棒卡涩处理专用工具,顺利通过多次试验,最终圆满处理了控制棒卡涩问题,守住了核安全。

在现场总能看到他在想方设法地解决疑难问题,全力以赴确保组件安全。他说,这是因为接触多了,越来越胆小了。也正是因为他和一代代燃料人心怀敬畏,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精神,成就了如今核燃料队伍多年来保持的零失误、零缺陷良好业绩,实实在在践行着中广核“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

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为组建PMC换料专业化队伍,他长期主持核燃料分部换料人员培养工作。他精心安排换料人员进行不同PMC换料设备操作实践,编写培训任务书并进行理论、燃料事件经验反馈及换料模拟机培训,定期组织核燃料操作技能考核和年度换料人员取证上岗考试。近10年先后培养了5名换料顾问,30多名换料主管及50多名换料机操作员,目前已完成4支大修换料队伍的人员培养,基本满足中广核20台在运机组的独立换料操作及设备维修工作。

这支不断壮大的专业化队伍正主动承担起中广核旗下各电站的堆芯换料重任和新机组的首接首装任务,为公司和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及中广核“走出去“重大战略规划做出了重要贡献。除此之外,乔素凯和他的团队还频繁往来于各个核电基地,指导各电厂换料项目组的工作,为培养更多燃料技能人才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多方收集了中外核电站的核燃料操作事件,结合自己多年的核燃料操作经验,编写了一部《核燃料操作事件汇编》,以警示换料项目组成员注重细节、坚守核安全的理念。根据历年来对人因失误的根本原因分析,他还编写了在国内核电站燃料操作行业内率先严格实施的《换料人员操作行为规范》,来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在防人因失效方面效果明显,弥补了燃料程序在人员行为规范方面的不足,有利保障了核燃料组件100%吊装正确。

针对多基地不同的堆芯燃料换料模式和PMC换料设备,他和团队综合分析并不断优化堆芯装卸料模式,保守决策,安全操作,目前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堆芯装卸料基准模式,针对18个月、1/4换料、年度换料、无源装料等模式进行调整,不断总结共性和差异,为燃料组件安全操作提供了人员行为规范、文件准备和程序执行方面的保障。

近几年来,乔素凯共组织40多期技能培训课程,受训人数达到1000多人次,通过理论结合实操的灵活培训有效提高了换料人员技能水平。在他的课堂上,生动的案例及丰富的经验教育着影响着每一名学员秉承“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中广核理念。

良师益友 携手共进

工作中的他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生活中的他忠于组织,热心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曾作为燃料队伍青年文明号的负责人和燃料服务分部的青年委员,积极推进燃料队伍的青年工作,引导青年员工积极向上、早日成才,组织了多次技能竞赛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增强了青年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在他的带动下,青年文明号在各项生产活动中发挥了生力军的示范作用,多次获得了深圳市及广东省乃至“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

直到现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把握青年员工思想动态,鼓励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及时为青年员工排忧解难,在党支部与青年员工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在现场工作时,他也会给年轻人深入介绍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毫无保留地讲授他的知识和技能。在日常与青年员工谈话时,常常以自身为例,在叙述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勇于坦承过往的教训。他总是身体力行,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在青年员工面前做出了表率,传播了良好的工作风气。

不忘初心 扬帆起航

因为选择,所以坚守。他用二十五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为这份责任保驾护航;面对毫厘之差,他一次又一次地说“不”,只为组件的安全运行;他不断探索,艰难攻关,只为打破国内技术空白,完善操作工艺……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这样描述他:“多年来,他身边总会带着小本子,换料现场和PMC设备哪里有缺陷,哪里需要改进,他都会一一记下来。回来后他再同项目组成员一同分析是不是确实需要改进和完善,凡是有利于燃料安全操作的事,他肯定会坚定不移地去做、去实施”。

也许就是这份钻研和执着,让他拥有了现在的成绩。扎根现场,心系责任,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他成为燃料人的掌门人,真正的大国工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像他说的那样:“核电出口了,如果有可能我还得去国外。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去帮外国建设运营核电站,我特别骄傲。”

没有很高的文凭,却总能身体力行脚踏实地不断学习;没有超人的智慧,却凭着一股钻劲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在这份特殊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也正是受他的影响,一批批年轻的力量正在快速成长,未来的日子会有更多像他一样的工匠共同实现中国核电强国的“核电梦”、“中国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