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央企楷模  >  第二届央企楷模候选人展示  >  技艺精湛 > 正文
“设备大夫”的工匠梦
——中核集团 曹子昆

    发布时间:2017-08-30

在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位“大夫”,他能治医生看不了的病。在中核建中,他负责精密仪器的维修,大家亲切地称呼他 “设备大夫”。

这位设备大夫坚守执着,认为只有执着的人才能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螺旋上升,找出问题的关键从而解决问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自己心爱的精密仪器仪表维修工作中,既坚守执着,又敢于创新,在他身上所体现的不仅只是工匠,而是中核建中工匠精神的耀眼光芒。

他叫曹子昆,中核建中高级技师,大家都叫他“曹大夫”,之所以称之为“大夫”,是因为他在公司设备故障时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设备采购、维修费用,也为保证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转完成生产任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维修安装部、在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乃至在全公司,不知道曹子昆的人很少,不仅仅因为他取得的“全国技术能手”光环,更是因为他在自己挚爱的工作领域中的卓越表现,用“佼佼者”三个字来形容曹子昆,真是一点也不过份的。在他参加工作的29年里,在企业核电燃料元件发展的每一步中,他,都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2016年4月12日,曹子昆的事迹更作为“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中“严细融入一切”的典型,与中核集团快堆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核工业总医院妇产科医生史明,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的事迹一同在国企精神研讨会上《核工业精神永存于核工业人的身体里》的主题演讲中进行了展示。

面对荣誉光环,这位憨厚低调的老师傅,依然一身简朴的厂服,依然和平时一样忙碌在生产现场,就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样。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安静的、专注的研究他珍爱如命的各种类型的设备。他总是说:“他只是中核建中工匠群体中的普通一员,他心中一直有个‘工匠梦’,热衷于钻研精密仪器维修技术,他现在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对得起组织的培养,对得起这份荣誉。”

坚守,只为梦想

曹子昆的成长成才,与中核集团的红色基因是分不开的。曹子昆是“核二代”,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核工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厂里的普通工人,他出生那会儿,正值工厂的创业阶段,父母经常工作到很晚才回家。

放学后的曹子昆经常又冷又饿的蹲在自家门口等爸妈回家做饭。日子长了,隔壁邻居实在看不过去,就经常把曹子昆带回自己家里吃饭。经常父母下班回家时,他已经在邻居家睡着了。一脸稚嫩,睡的稀里糊涂的曹子昆问爸爸:“爸爸,同学家的爸妈很早就下班回家了,你们为什么这么晚啊?”父亲低头不语,母亲说:“孩子,不是爸妈心狠,是爸爸妈妈的工作和别人家爸妈的工作不一样,长大了你就会懂了。”

后来他才知道当时正值核工业建设的关键时期,曹子昆父母正是这千千万万核工业建设者中的一员。曹子昆在这个核工业的春天摇篮里长大,核工业精神的耳濡目染,让他对核事业激情满怀。他曾数次站在父母工作的汽车厂厂门口,凝望里面一排排整齐的厂房,倾听厂房里机器发出的各种声音,坚定着“学好技术,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曹子昆在学生时代就对电器非常着迷,在812厂技校学习仪表的时候,他就对着电气实验室里各种电器设备拆了又安,安了又拆,曹子昆爸爸发现他对电器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也经常借阅一些电器方面的书给他看。就这样,当他第一次看到由自己组装的黑白电视机有图像的时候无比兴奋,抱着爸爸转了好几个圈,对仪器仪表的浓厚兴趣在那个时候就在心里悄悄地生根发芽了。

1989年,从技校毕业后,曹子昆听从父亲“当一名好工人”的嘱托,接过了父辈的枪,进入了公司维修车间工作。参加工作后曹子昆被分配到仪表岗位,从一开始的兴趣爱好,到工作后的责任担当,他的角色在慢慢转变。

在工作中他总是有浑身使不完的劲,从不拈轻怕重,交给他什么任务都执行,不懂就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不少曹子昆父亲的同事都和他开玩笑:“老曹,你娃儿可以哦,这也问,那也问,硬要把我们这些老家伙的这点手艺都学完了。”

而当年与曹子昆一同在技校学习仪表的同学,如今还奋战在精密仪器仪表维修第一线也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曹子昆就这样认准了自己的目标,一路坚持着走下去。

工匠精神练就的“独门绝活”

日本最具工匠精神的企业家稻和盛夫说:“当你把一个产品完全当做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意、细心观察时,必然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提高品质的启示。”曹子昆就是这样把每一个需要维修的产品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看病,还有谁比自己更上心呢。

往往在别人眼中看似平常简单的维修任务,到他这里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抢修任务,他有时会不分昼夜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

有人做过统计,曹子昆20年干了别人30年的活,这也让曹子昆练就了两项“独门绝活”:对精密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高超的综合维修技能,能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听、看、查”设备维修检测方法,很快排除设备故障;在设备维修过程中,能够很快找到国产器件代替已坏进口器件,从而解决一时买不到配件的难题,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维修费用,为保证核电元件生产线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当记者问曹子昆,让他说说掌握这两项绝活儿的体会时,他谦虚的说:“我只是把同事们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窍门进行总结提炼、找出规律、梳理成形。这些知识,是我跟大伙儿学来的。”曹子昆这样“轻描淡写”的描述背后,是厚道和地道。厚道是他无论维修哪台设备他都认真对待;地道就是讲究,是他对自己维修过的数百台设备都建立了技术档案,分门别类,一年一年,笔记本就像一个长大的孩子一样不断撂高,到现在,累计达30余本、10余万字。正是这些实用化的知识、系统化的经验,使曹子昆掌握了过人的本领,凝结他多年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执着追求的心血。

大数据“医疗”档案治疑难杂症

曹子昆为什么总能在关键时刻,及时准确“医治”设备的“病症”?秘诀在哪?说起这件事,设备大夫憨厚地笑了,他说,“其实没有什么窍门,就是工作时仔细记录设备的故障状态、故障原因、修复的过程,长年累月积累维修经验和数据,就可以及时做出维修方案并尽快实施。”

这位设备大夫已然和他的设备建立起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他把设备看成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用心和它们交流,了解它们的病症,为它们建立详细的“医疗档案”。在他看来,只有对每台设备健康状况都了如指掌,才能在处理故障时得心应手,快速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

曹子昆心里清楚,高精尖设备的维修技术核心数据是花钱也买不来的,一台精密仪器无故障运行多少时间?劣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国外的专家对此都是技术封锁,这些都必须靠维修师傅们平常的日积月累慢慢总结而来。为此,曹子昆发动维修安装部的师傅们,在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为设备建维修电子档案的工作。

曹子昆高兴地告诉记者:“设备建电子档案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加工和解释,使其为维修快速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曹子昆在没有维修任务的时候,就把头埋在给设备建电子档案工作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每一台设备都建立单独的维修电子档案,为今后快速查明设备故障,修复设备提供依据,为车间生产争取宝贵的时间,同时,也为后备力量的培养提供了鲜活的教材。

2016年四川省加工中心比赛第一名的张海发告诉记者,他来公司这6年,不仅对曹师傅高超的维修技术佩服不已,还被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职业品格深深折服。

张海发所在的三车间加工中心,设备数量和种类较多,设备维修的频率比较频繁,而他作为班组设备管理员,每次设备出现了电气故障,他总会第一时间联系曹工,曹工不管身在何处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马上投入到修理中,无论是类似于排屑器过载跳闸这样的小故障,还是主板电路上的大故障,无论是几秒钟就可以解决的小问题,还是花两三天时间也没能解决的大问题,他都认认真真地对待,为公司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维修安装部党支部书记蒋斌告诉记者,“在曹子昆的血液中似乎始终流淌着一股不认输的特质,这种特质让他对任何一个不明白或不懂的问题都绝不放过,一定要掌握和解决方才安心。只要接到工作任务,立马赶到工作现场,立即展开设备故障的原因分析,为了解决棘手的技术问题,他可以连续工作几天几夜,也不觉得累,他运用自己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并通过自己的苦干、实干加巧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最平凡的工作

29年,在历史长河中也许转瞬即逝,而对于个人而言,那便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曹子昆在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里走进核工业,一干就是29年,义无反顾地把青春献给看似平凡的维修工作,献给了核事业,也正是为了这份崇高的事业,他把“严细融入一切”的品质深深镌刻在骨子里。

上个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中国制造业借着政策的东风,快速发展,核电燃料元件的制造也看到了曙光。当时车间的10多台数控车床都是从南非进口且已服役10余年的老设备,电器电路运行极为不稳定,时好时坏,而生产时间紧、任务重,这个时候设备出问题简直就是“掉链子”。

为了保证生产顺利完成,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曹子昆经常是双手油污一身汗,每天不仅要维修设备,还要详细记录维修情况,业余时间归纳整理,不懂的专业术语查找工具书,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消化图纸、比对尺寸、琢磨程序上,对一些难懂的问题,他还利用晚上时间在家上网查找资料,经常干到凌晨两三点。在这个过程中,曹子昆的精密仪器仪表维修的技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他又主动加入网上技成(自动化)培训课程学习,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维修技能,这一学习他已坚持了多年,现成为了该培训中心的VIP学员。

在多年的工作中,曹子昆无数次地为设备排除故障,这在工厂已被传为佳话。三车间JK701,是公司一台生产格架的重要激光焊机。曹子昆从1996年接手这台设备的维护工作到现在,一直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对整个设备的每一个零部件都了如指掌。2000年,这台设备总是莫名出现闪光灯一闪光,就立刻停机的现象。当时正值生产的关键时刻,车间领导要求,一个星期之内一定要查出故障原因,并且抓紧修复!否则,只能在法国紧急采购一台新设备进行替换。

由于国外维修技术的垄断,使引进设备的技术保障严重依赖于人,不仅设备维护成本高昂,而且生产节奏和过程经常被打断。为了争取时间尽快找出故障原因,节约设备维修或采购的巨额成本,曹子昆和他的团队一刻也没有离开维修现场,困了、累了就在现场轮流小憩一会儿,然后又接着干。他们把一个个电子元器件及仪表挨个检查、排除,反反复复,一次次确认,再检查、再排除,整整干了两个通宵,终于找到了故障点。但是,出现问题的洋设备零部件却没有备件,等厂家发货要三个月以上。此时,早就下决心“驯服”洋设备的曹子昆主动请缨,他研究图纸、制备工装、寻找替代材料,仅用一周就解决问题,为企业节省资金上百万元。现如今这台设备仍旧在生产线上畅快的运转着。

当VVER—1000型核燃料元件刚刚开始引进时,这一组件类型不同公司以往的运用法国技术生产的核燃料组件吸引了他的眼球。它是由俄罗斯研制生产的元件类型。如果公司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合格的产品,将会由俄罗斯核元件生产企业给田湾核电站紧急供料,这将会给VVER—1000型核燃料元件国产化之路蒙上阴影。

在VVER—1000型核燃料元件生产之前,俄方没有给公司提供燃料组件定位格架栅元管生产的专用设备,公司决定该设备自行设计制造。

曹子昆承担了该设备所有电器控制的设计以及PLC程序的设计。

于是,曹子昆又一头扎进了燃料组件定位格架栅元管设备的电器研制的工作中。在无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他积极翻阅各种资料和书籍,一次又一次试验,凭借丰富的经验,很快实现了栅元管的自动生产,最后达到稳定运行,为VVER-1000核燃料元件生产创造了有力条件。

在该生产线设备调试期间,俄罗斯专家又发现热处理炉内的温度不能准确测量,当时俄方专家也感到问题十分棘手。而曹子昆和他的团队一道经过研究,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很快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当得知解决这一问题的是中核建中的一名技工时,俄方专家为一个中国的工匠师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解决了这个难题赞叹不已。

曹子昆总是说:“虽说我们班组是辅助型班组,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把握着公司生产的命脉,保本修旧不如革新创造。”曹子昆秉承这样的理念,仅零部件替代等维修技术方法的创新,就为公司节省成本开支1200多万元。

维修安装部主任王来革告诉记者:“世界的电气控制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只有在第一时间跟踪前沿技术,才能在设备选型的先进性上不掉队,在设备后续运行维护上有保障。而这样的能力,需要的是强烈的敏锐性与前瞻性,在这点上,曹子昆做到了。他是设备的福音,设备故障的克星。”

为“华龙一号”提供优质“粮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主动应对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决策部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能需求大,市场空间广阔。“一带一路”倡议涉及亚欧非众多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44亿,从电力需求看,沿线发展中国家电力水平较低,电力消费水平增长空间大。2013年10月,国家能源局首次提出核电“走出去”战略,核电作为中国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受到高度关注,“华龙一号”走出去对于我国核工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意义重大。

CF3核燃料组件是核反应堆的“心脏”,又是“华龙一号”走出去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与核心。中核建中于2014年5月开始了CF3燃料组件的生产和制造工作。

三车间韩国进口激光焊焊机是生产CF3燃料组件格架的关键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该设备突然损坏,无法正常生产。然而,该设备的控制系统都是国外的技术,在国内没有维修经验可以借鉴。如果要等韩国专家来维修,将无法按时完成CF3燃料组件的生产,将影响我国“华龙一号”“走出去”的时间,在这紧急情况下,曹子昆又一次承担下了这一艰巨的任务。曹子昆用他独特的“听、看、查”的方法又一次很快找到了故障原因:激光电源有一个启动不正常,2FANUC数控系统定位反馈板有问题。他只用了两天时间就使激光焊机正常运行了。

像这样的抢修在CF3燃料组件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很多次:车削中心“哈挺”TT42、立式加工中心“小巨人”VCN510C、卧式加工中心“斗山”HC505等等,为公司的CF3燃料组件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做出了贡献,为“华龙一号”的优质“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曹子昆与精修班一道完成了包括200多套超声设备,比利时压机,德国、美国推舟炉、氧化炉,法国电子束焊机,法国、韩国激光焊机,日本、欧洲多台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俄罗斯骨架点焊机及M2电子束焊机等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上多台关键设备的抢修,这些金贵的设备,还没有因电器故障请外国或国内专家来公司维修过。“现在不管车间哪台设备出现问题,我们首先想到找的不是洋专家,而是我们的设备‘大夫’曹子昆。”三车间主任于小焱笑着说。

北京最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赵兵主任,从2008年与法国TECHMETA公司工程师到公司进行电子束焊机安装调试工作开始,与曹师傅打了近10年的交道,曹师傅在电气维修方面的丰富经验以及严谨细致、不耻下问的工作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来,电子束焊机在使用过程中有一次焊机电源出了问题,通过检查,专家判断问题出在一块电路板上。由于没有电路板的原理图,购买新的电路板周期又太长,曹师傅就把电路板上的主要元器件都用国产元件进行了替换,很快修复了电源,保证了焊机正常使用。”

中核建中总经理任宇洪说:“近30年,曹子昆一直奋战在公司维修领域从事仪器仪表的维修工作,解决了不少公司高精尖设备的疑难杂症,既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设备采购费用,也为保证公司生产设备正常运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是公司名副其实的‘设备大夫’。”

“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曹子昆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把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的徒弟和同事。现如今,车间有很多电气维修的技术骨干都是他带出来的,他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尽心地完成着核电燃料组件电器设备的维修任务,是公司维修战线上的一支主力军。

2016年1月,以公司首席技师曹子昆命名的“曹子昆精密仪器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宜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宜宾市科技局、宜宾市财政局联合认证并在维修安装部挂牌落户。这也是公司第一次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团队成员全部来自公司维修安装部精修班,包括电器、仪表、机电一体化等方面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有成员8人,个个都是技术达人。工作室承担着中核建中在线高精尖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出“有设备维修技术难题就找维修安装部精修班——曹子昆大师工作室”的口号,并且对现场设备技术问题求助满足“三快”,即“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原因、快速解决问题”。

大师工作室成立以后,曹子昆的业务工作更忙了,不仅承担公司精密仪器仪表设备的维修工作,还技术支持控股公司和宜宾市周边工厂,只要来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舍小家顾大家,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技术难题。

2016年9月,公司的控股公司 “中核汕头(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的条带自动冲压设备出现故障,自动出料系统无法自动运行,该设备是韩国原装进口设备,资料不齐全,跟韩国厂家联系,不仅费用需要3万元,还要很长的维修周期。“中核汕头(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花了近两个月时间也无法将它修复,最后请求公司派曹子昆前去技术支援。

那时他刚好犯痛风病,可他坚持说不碍事,生产是大事,不能耽误。然后带上药就去了汕头。那台设备没有设备原理图和接线图,他仔细研究设备,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把PLC接线图一路一路画出来,并且将PLC控制电机驱动电路也一一画出来,经过不断修改完善,最终找到故障点。最后用2500元买了一个驱动盒,在三天之内解决了故障,使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在那几天里,他经常是忙得忘了自己的病痛忘了吃药,设备修好了,他却痛得走不了路了,可是他却觉得没什么这是应该的。

曹子昆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感染者周围的员工,大家在他的带动下不断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共同进步,立志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将工匠精神持续并发扬下去。

“核燃料组件必须是精品,我们的‘活’一定要干得‘漂亮’!”这是曹师傅的口头禅,也是徒弟们最爱听的一句话。

曹子昆的徒弟周鑫告诉记者:“我最崇拜的人就是我的师傅,他的设备维修技术可厉害了,从师傅身上,他看到了‘严细融入一切’精神的生动诠释,这正是我们青年人需要去学习、继承的。”

在新进厂员工刘旭东眼中,曹师傅带徒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对于学徒初期,若维修不得要领,他会手把手的教;对于学徒中期,若还是摸不清设备维修的要领,那就是责任心问题,他就会严厉批评,绝不手软。所以,徒弟们从来马虎不得。从曹师傅身上他看到了“事业”与“责任”这两个词。

曹子昆的同事孙华露对记者说:“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为‘老曹’。因为他友善的为人处事的态度总是让他跟同事们都能打成一片。他一直都以单位为家,特别是节假日总是主动提出值班,在生产线上摸爬滚打,是名副其实的‘劳模’”。

曹子昆还特别热心公益事业。在1996年通过杂志社联系资助了陕西一名失学儿童,直至她小学毕业。我们谈论起此事时,他总说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对于农村困难家庭的孩子上学是件奢侈的事,为减少家庭支出,困难家庭往往放弃供孩子上学,尤其是女孩子。曹子昆说:“只要她一直想上学我就一直资助她,这样孩子的未来也好过些”。在后来的为汶川地震、玉树等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捐物时,曹子昆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总是带头参与,他的理由很平实简单: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他们好很多倍,捐款是我们的心意,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的力量集中起来总能对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曹子昆还是个热心人,周围同事、朋友不管谁有难处,他总是最先出现,到处忙活,帮忙解决问题。他不但是工作上解决问题的能手,也是生活中帮大家解决问题的知心人。维修安装部也成立了“曹子昆爱心团队”,在曹子昆的带领下总是利用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时间走进天池敬老院,长期坚持开展“敬老、爱老”精神的“爱心行动”,为敬老院义务修理电视机、录音机、热水器等日用家电,将慰问品带进天池敬老院32位老人的心田,为孤寡老人送去了温暖。

每年三月学雷锋日,他都会和青年志愿者们一起在生活区设点为小区居民义务修理电视机、录音机、热水器等日用家电。日常生活中,生活区里的孤寡老人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有故障了,他都上门进行修理。有位同事爱人重病,收入不高的他去探望还送去了2000元慰问金。

作为仪表高级技师,又是公司维修安装部精修班班长,他的一系列荣誉光环证明着他的不懈努力:“全国技术能手”、“中核集团公司第五届技术能手”、四川省国防科工办“十佳业务标兵”、公司先进工作者、“公司技术能手”、“公司劳动模范”……。他撰写的《VVER1000燃料组件定位格栅元管自动成型装置研制》获国家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三等奖、《VVER1000定位格架制造与检验技术研究》、《VVER1000定位格栅元管自动冲模研制》分获公司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曹子昆是平凡的,平凡得溶入人群让你不容易能找得到他。他也是不平凡的,因为他那双久经劳作粗糙的手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核燃料元件制造的道路上,凝结着曹子昆和他的同事们的心血和汗水,他告诉记者,他的座右铭就是成为核电燃料元件精密仪器维修的专家。如今,已掌握多种燃料元件研制关键技术的中核建中,有能力也有义务完成中国已建或在建核电机组燃料供应,助力“华龙一号”征战全球核电市场的重任。曹子也将继续为中国制造的核电燃料元件保持经核电站运行考验,无一因制造原因泄漏的傲人业绩而添砖加瓦。而曹子昆也将随着中国核电燃料元件的发展一步步地向着金字塔的塔尖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