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央企楷模  >  第二届央企楷模候选人展示  >  管理提升 > 正文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7-08-30

一、基本信息及工作简历

1、基本信息

  

王仁坤

  

  

汉族

  

四川达县

出生年月

1962年10月

参加工作时间

1986年7月

工作单位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工作简历

1983.09-1986.07河海大学水电系水力发电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6.07-1990.12 成都院水工二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90.12-1996.12成都院溪洛渡副设总,高级工程师;

1996.12-1998.03成都院水工一处主任工程师、溪洛渡副设总,教授级高工;

1998.03-2000.01成都院水工二处副处长、溪洛渡副设总;

2000.01-2002.10成都院副总工、水工二处处长、溪洛渡副设总;

2002.10-2004.07成都院副总工、溪洛渡设总;

2004.07-2012.08成都院总工程师,溪洛渡设总;

(期间2002.09-2008.01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利工程专业在职博士,获博士学位)

2012.08-2013.08成都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溪洛渡设总;

2013.08至今 成都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溪洛渡设总。

3、担任的主要兼职职务:

2010年6月至今  松塔咨询项目部技术组组长;

2011年8月至今  成都院企业技术中心主任(2011年通过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2015年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2012年4月至今  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兼高混凝土坝分中心主任和大型地下工程分中心主任;

2013年10月至今  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技术标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4年3月至今  科教兴川促进会副会长;

2014年9月至今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常务理事、技术委员会委员。

二、主要获奖情况

1、国家级科技奖项

(1)2015年,“300m级溪洛渡拱坝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2)2010年,“溪洛渡水电站导流工程设计”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排名1;

(3)2009年,“高坝工程泄洪消能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5;

(4)2008年,“四川华能小天都水电站工程设计”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排名6;

(5)2007年,“紊流模拟技术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8。

2、其它科技奖项

(1)“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混凝土拱坝优化设计报告”获2006年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排名1;

(2)“300m级高混凝土拱坝合理建基面研究与应用”获201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

(3)“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导截流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获201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

(4)“锦屏一级水电站特高拱坝工程设计”获2015年四川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排名1;

(5)“大岗山水电站可研阶段混凝土拱坝抗震设计专题研究报告”获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排名2;

(6)“二滩水电站拱坝33#/34#坝段裂缝分析研究”获2007年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排名1;

(7)“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高拱坝建基面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报告”获2010年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排名2;

(8)“溪洛渡水电站拱肩槽开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获2008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2;

(9)“超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合理布置及围岩稳定研究”获2001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1;

(10)“水电水利工程三维协同设计关键技术及系统开发研究”获2012年国家能源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2;

(11)“西南地区水电工程复杂高陡边坡稳定控制技术”获2010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排名4;

(12)“四川华能自一里水电站工程设计”获2011年四川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排名第5;

(13)“大渡河龙头石水电站工程设计”获2010年四川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排名5;

(14)“水利水电工程大型堆积体特性及失稳防控研究”获2013年水力发电科学技术特等奖,排名5;

(15)“水电水利工程三维协同设计系统”获2011年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优秀软件金奖,排名2;

(16)“溪洛渡大坝混凝土施工仿真与智能质量监控”获2014年中国电力工程数字化设计(EIM)大赛优胜奖,排名1。

3.其他荣誉

(1)2016年12月,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授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2)2016年10月,被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授予“中国大坝杰出工程师”;

(3)2012年12月,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4)2012年,被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授予“全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资深专家”;

(5)2012年06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6)2011年06月,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7)2011年02月,被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四川省工程设计大师”;

(8)2007年02月,被国资委党委授予“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9)2007年12月,被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授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0)2007年02月,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1)2007年07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12)2003年0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三、主要业绩和突出贡献

1、主要业绩

30年来,一直从事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溪洛渡、锦屏一级、大岗山、二滩、沙牌、官地、桐子林、小天都、叶巴滩、孟底沟、波罗、刚托、松塔、伊朗Bakhtyari等二十多座巨型或大中型水电工程设计与咨询。

作为设总、院分管总工,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世界第一高坝锦屏一级和抗震要求最高的大岗山水电站的设计与建设。

承担了多项国家和集团科技攻关项目,取得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科技成果,成功解决了溪洛渡、锦屏一级、大岗山等重大工程建设有关特高拱坝设计、复杂地基处理、超大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控制、高坝泄洪消能、工程高边坡等关键技术问题。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混凝土拱坝高285.5m,装机容量13,860MW,泄洪功率、地下洞室群规模等多项技术指标居世界首位。王仁坤带领勘测设计团队,攻克了溪洛渡300m级高拱坝建设关键技术、峡谷高坝巨泄量枢纽泄洪消能关键技术、超大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与控制关键技术、峡谷高坝深水激流河道截流与导流工程关键技术等一系列工程难题,并在可行性研究推荐方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工程优化设计,节省工程直接投资超过15亿元,缩短建设工期约2年。在溪洛渡拱坝建基面和体形优化设计中,提出了以“岩级为基础,安全为准则,分坝高区段合理利用弱风化岩体作为拱坝建基岩体”,突破高拱坝一般嵌入微新岩体的设计,使建基面平均外移约20m,减少坝基开挖和混凝土工程量各100多万m3,节省直接投资近7亿元,节省直线工期4个月。工程建成以来,运行正常。

在锦屏一级混凝土拱坝设计中,王仁坤提出了复杂地基拱坝设计3K安全度控制准则(即结构强度安全度、基础抗滑安全度和拱坝整体超载安全度控制标准),推出了305m混凝土双曲拱坝设计及地基处理方案,包括左岸中上部软岩地基采取“混凝土垫座+传力洞+垫座下游侧锚索+基础固结灌浆”的综合处理方案,确保了拱坝结构、基础和高边坡的稳定安全。拱坝建成3年来,已经历3次正常蓄水位的考验,原形监测成果表明,大坝运行正常。

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设计地震加速度高达0.557g,为世界高坝抗震要求最高的巨型水电工程,没有类似工程经验可循,加上坝基地质条件复杂,大坝抗震设计难度极大。为满足大坝能够抗御高强度地震作用的能力,王仁坤提出了“静力设计,动力复核;基震不坏,设震可修,极震不溃”的设计要求;结合沙牌拱坝经受汶川超强地震考验的反馈分析,采取动力仿真分析与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研究拱坝抗震动力属性;提出了加设坝趾区贴脚结构和高应力区坝面配筋等进一步增强抗震能力的抗震措施,确保了大坝抗震安全。

通过工程实践和科技攻关,王仁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奖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项,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22项;主编《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L/T5346-2006)等2项行业技术标准;出版学术专著7部;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EI/SCI收录论文32篇;获授权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积极推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创建行业和企业研发平台,倡导产学研合作,积极促进成果转化。先后组建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及一批企业自立研发中心;担任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任,2011年通过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2015年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2011年,任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兼任其中高混凝土坝分中心、大型地下工程分中心主任,每年依托数十项研发项目开展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研究,成果转化均取得显著效益;主导推进“三维协同设计系统”,显著提升我国水电水利行业设计水平。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迅速组织人员并亲赴多个工地现场调查排查安全隐患,认真组织编制工程震损调查报告,积极组织开展震后复核论证工作,为工程尽快恢复投产,保障灾区建设的电力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

先后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资深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大坝杰出工程师等。

2、承担完成多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1)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超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合理布置及围岩稳定研究”专题

依托溪洛渡工程,研究形成了地下洞室群稳定安全评价、支护设计、施工过程仿真模拟及安全预警成套技术,提升了我国大型地下洞室群的设计水平。

2)集团科技项目“300m级高混凝土拱坝合理建基面研究”

提出了“以岩级为基础,安全为准则,分坝高区段合理利用弱风化岩体作为大坝建基岩体”,建立了特高拱坝基础可利用岩体及合理建基面评价体系。

3)集团科技项目“特高拱坝实际安全度研究” 

研究并提出了特高拱坝3K安全度设计方法与评价体系,即结构强度安全度、基础抗滑安全度和拱坝整体超载安全度的计算方法与设计准则,为复杂地基特高拱坝设计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4)集团科技项目“经受汶川超强地震考验的沙牌拱坝及其超载能力研究” 

采用现代分析方法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沙牌拱坝抗震能力,探讨了高拱坝地震超载作用影响与评判准则。

5)集团科技项目“特高拱坝设计准则研究” 

在拱坝3K安全度设计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建特高拱坝工程的校准分析,建立特高拱坝3K安全准则,填补特高拱坝设计规范的空白。

6)其它 

作为专题负责人参加了国家973课题“梯级水库(群)系统可靠度设计理论、分析方法和安全标准研究”;作为咨询专家组成员,参加了973课题“高碾压混凝土坝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化机理与安全控制”。

3、在多项重要成果中个人贡献突出

序号

重要成果

个人主要贡献

1

“300m级溪洛渡拱坝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获 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2。提出并实现了溪洛渡拱坝全约束条件下智能温控防裂技术应用;开展全坝全过程仿真优化技术应用,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振捣施工质量的智能化、精细化控制,有效防止了拱坝有害裂缝。

2

“高坝工程泄洪消能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获2009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5。对溪洛渡、锦屏一级等高坝工程的泄洪消能新技术开发、布置设计和消能工结构设计有直接贡献。

3

“溪洛渡水电站导流工程”获2010年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

排名1。建立了狭窄河谷导截流洪水标准的风险概率评价体系,相比常规的确定值设计更易控制工程风险。首次提出地下式竖井闸室群结构做为导流洞进口闸室的布置,成功地解决了峡谷高坝枢纽高水头巨泄量布置的技术难题。

4

“300m级高混凝土拱坝合理建基面研究与应用”获 201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排名1。首次提出了300m级高混凝土拱坝建基面确定的原则;即“以岩级为基础,安全为准则、合理利用弱风化Ⅲ级岩体作为建基面基础岩体”,使溪洛渡建基面外移约20m,减少坝基开挖和混凝土工程量各100多万m3。

5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导截流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获2012 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排名1。针对狭窄河谷大流量、深水河道截流戗堤易于坍塌的现象,提出截流龙口区采用钢筋石笼串上游挑脚、大块石下游压脚、交叉挑压、中间跟进的截流技术。实现了金沙江溪洛渡坝址一次截流成功。

6

“锦屏一级水电站特高拱坝工程设计”获2015年四川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排名1。作为院分管总工程师主持世界最高拱坝锦屏一级水电站305m特高拱坝工程设计,提出拱坝设计方案,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成功建成投产发电。

7

“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获2014 年水力发电科学技术二等奖

排名1。提出了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地下工程三维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的“断面节点控制法”和“高密度排水系统快速模拟生成法”;拓展了反映地应力、渗流、加锚效应等不确定因素的非线性非定值分析方法和软件。

8

“水电水利工程三维协同设计关键技术及系统开发研究”获2012 年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一等奖

排名 2。主持开展水电水利工程三维协同设计关键技术及系统开发,并成功应用于锦屏一级、溪洛渡、大岗山、两河口、孟底沟等 20 多个水电工程的三维设计和数字移交。

9

“西南地区水电工程复杂高陡边坡稳定控制技术”获 2010 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特等奖

排名 4。提出高陡边坡稳定控制设计思路,将水电工程复杂高陡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成功应用于溪洛渡、大岗山、两河口等工程中,实现了高陡边坡工程的优化设计和安全控制

4、科研攻关与成果应用取得显著效益

1)“300m级特高混凝土拱坝建设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历时二十余年取得的研究成果已先后成功应用于二滩、沙牌、溪洛渡、锦屏一级、大岗山等五个大型高拱坝工程,并为在建的孟底沟、叶巴滩等特高拱坝提供技术支撑,提出了特高拱坝设计和建设的系统解决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建基面选取、大坝静动力稳定安全评价、施工期温控防裂、狭窄河谷导截流及泄洪消能等关键技术难题,保障了工程顺利建设和工程安全,在已建工程中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0.34亿元,间接经济效益逾30亿元。

2)“300m级高混凝土拱坝合理建基面研究”成果用于溪洛渡拱坝建基面优化设计,优化方案与可研方案相比,拱坝建基面外移,拱座水平嵌深平均减少约20m,坝肩开挖方量减少约161万m3,坝体混凝土方量减少约113万m3,节约投资近7亿元,节省工期约4个月,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成果还推广应用于锦屏一级拱坝和大岗山拱坝在建基面及拱坝设计,取得良好效果。

3)“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导截流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指导溪洛渡工程的导截流,导流洞布置经本研究推荐采用左右岸共4条导流洞与水工尾水洞结合的布置方式,节约工程直接投资约6.8亿元。1号~5号导流洞进口采用地下竖井闸室群结构型式,较可研布置方案,节约工程直接投资1417万元,筹建期和准备工期缩短约2年半,保证了工程2007年截流。

4)“西南地区水电工程复杂高陡边坡稳定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已在锦屏一级、溪洛渡、瀑布沟、大岗山、官地等工程高陡边坡中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锦屏一级中左岸坝肩边坡降低开挖高度250m,减少开挖量390万m3,减少锚索3500束,减少交通道路长约6km,共计节约工程投资约6.65亿元,缩短工期2年;在瀑布沟中减少开挖量约200万m3,节省投资约7200万元,同时大大减小了边坡治理对大坝及放空洞的施工影响,节约了工程的总工期;在溪洛渡中优化了边坡设计方案,节约了工程投资并保证了工期。

5)“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合理布置及围岩稳定研究”成果在溪洛渡地下厂房应用,解决了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优化了地下洞室群的布置、围岩稳定性和支护参数,确立了选定方案洞室群布置与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由于单机容量、厂房断面尺寸的调整及科研成果的应用,优化后的地下厂房工程量与预可研阶段同机组台数工程量比较,共节省石方洞挖40万m3、钢筋1.2万t、锚杆17万根、锚索1280根、喷混凝土6100m3,节省投资约1.81亿元,其中因攻关成果的应用估计节省投资约6000万元。专题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小湾工程,节省尾水系统石方洞挖量约11万m3、混凝土量约1万m3、喷混凝土约4500m3、锚索约570根,经济效益在3000万元以上。

6)“机载激光扫描技术在高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勘测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已先后应用于雅砻江流域、大渡河流域的多个水电工程,以及南京市、成都市温江区、遂宁市、德昌地区等多个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工作,获取了1/2000精度激光和影像数据9000km21/1000精度激光和影像数据1000km2,制作了数字地面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以及数字线划图(DLG)合计9000km2,直接经济效益5200万元,机载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缩短了水电开发勘测设计建设周期,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促进国家能源建设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使行业勘测设计水平显著提升。

7)“水电水利工程三维协同设计系统”通过在锦屏一级、溪洛渡、大岗山、孟底沟、瀑布沟等16个大型水电工程设计的成功应用,提高综合设计效率40%以上,提升了设计质量,缩短了设计周期,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100余万元,仅在成都院未来10年的工程推广应用中预计还将创造约10亿元的经济效益。同时,本项目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水电水利行业的三维协同设计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

四、先进事迹获知名媒体报道

以下列出主要报刊的报道列表(不含网络媒体转载),详细报道另见所附图片。

1、让水电工程成匠心之作(金牌工匠系列报道之二)——《中国能源报》( 2017年04月24日第11 版);

2、低调的大师(记者手记)——《中国能源报》( 2017年04月24日第11 版);

3、建功金沙江,圆梦溪洛渡——《中国能源报》( 2013年10月18日第6版); 

4、面对江河的呼唤:王仁坤的水电人生——《中国电力报》( 2017年02月08日第6版);

5、“水电赤子”王仁坤30载光阴献给溪洛渡——《四川住房城乡建设周刊》( 2017年04月24日T03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