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走进新国企  >  智慧电网篇 > 正文
无人机值勤能源大动脉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8-11-20

寒露过后,很快立冬,山东冬季用电高峰马上到来。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运的±660千伏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外电入鲁能源大动脉的银东直流输电工程,保证它的健康、安全、无隐患运行,对于山东电网今年的迎峰度冬以及山东工矿企业和城乡居民用电至关重要。

±660千伏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自2010年11月28日建成投运8年来,始终保持安全高效运行,每年输电容量在400万千瓦,占青岛全市用电总量的80%左右。11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济阳区和邹平市交界的银东(银川东-山东胶州)直流黄河大跨越秋检现场。这天上午,国网山东电力检修公司的员工对银东线2197号塔(位于黄河南岸邹平境内)和2196号塔(位于黄河北岸济阳境内)以及连接两塔的1.2公里的输电线路进行巡检。

“以往,对银东直流进行春检和秋检时,都是由我们的巡检工人爬上铁塔,然后走线。巡检一次,至少需要一小时。”国网山东电力检修公司输检中心无人机作业班班长李增伟对记者说,“现在用上无人机,10分钟之内就能搞定,而且检查隐患更细致、掌握情况更全面。”

近年来,随着特高压工程逐步落地投产,我省特高压线路里程从零增长到2735公里,检修公司所辖线路里程迅速增长到近12000公里,而且铁塔越来越高——从超高压线路铁塔的四五十米,到特高压线路铁塔的一百多米,人工巡检很难发现铁塔本体缺陷;同时线路越来越长,三年时间山东电力超特高压线路公里数翻了一番,山东电力检修公司人均管辖公里数增加到近40公里每人。为此,负责运维山东电网超特高压线路的山东电力检修公司充分发挥无人机优势,依托多旋翼精细化巡检、固定翼通道巡检和激光雷达扫描、自主飞行等多元化应用,弥补人工巡视的不足,有效缓解了日益增长的运维压力。

正说话间,一架无人机轻盈升起。“这是我们的多旋翼无人机,它将对铁塔本体进行精细化巡视,这也是我们平时最常开展的飞行作业。它重点巡视的是导地线、绝缘子、金具等关键部位,弥补地面人员巡视盲区,精准定位线路本体缺陷。”李增伟介绍说。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无人机作业效率,检修公司研发了全自主飞行多旋翼无人机。这项技术是基于激光雷达扫描精确定位来规划飞行轨迹,利用机载视觉模块识别杆塔绝缘子、金具等对象来控制任务设备拍照。全自主飞行的应用将人为因素造成的坠机、照片拍摄不合格降到了最低,极大地提高了无人机飞行效率和拍照质量。“如果说我们在全国率先推行的机器人巡检是网上秒赞的互联网和电网的‘双网红’的话,那这些搭载高科技的无人机则肯定会成为‘新网红’!”李增伟兴奋地说。

相对于体型小的多旋翼,固定翼无人机则是一个庞然大物。目前固定翼无人机主要进行线路通道巡检,查看线路通道内的施工作业、建筑物、山火、覆冰、地质灾害、交叉跨越、树木生长等情况,同时可查看线路本体的杆塔倾斜变形及倒塌、导(地)线断线及其他明显的设备隐患及缺陷。

据悉,作为国家电网首批试点单位,山东电力检修公司自2013年开始推广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应用以来,无人机装备及人员规模不断壮大,公司现拥有各型无人机50架(其中固定翼6架,中型多旋翼1架,小型多旋翼43架),合格资质人员达43名。(记者 张思凯)

【责任编辑:语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