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三大保卫战  >  打赢蓝天保卫战 > 正文
大唐集团:推动绿色发展 保护绿水青山

文章来源: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7-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这是有效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未来电力需求增速将高于能源需求总量增速,预计到2020年年均增长4%左右,再到2030年年均增长2.3%左右。目前,电力企业虽然在节能减排、集中供暖、新能源开发以及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实现绿色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距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迫切需要解决真正的清洁低碳问题。清洁的关键是煤电的深度清洁化。我国煤电装机达10亿千瓦,不仅在当前的电力供应中占绝对主导地位,而且在下一步的散煤治理、变分散燃烧为集中燃烧的过程中将发挥重大作用。可以说,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煤炭用于发电供热的比重不断上升、煤电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是煤电深度清洁化的重要标志,也必将成为蓝天工程的重要指标。低碳的核心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实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全国非化石能源比重分别达15%、20%和50%的发展目标,电力行业除了要发展适度规模的核电,还要积极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只有从增强煤电清洁化和提升可再生能源结构占比两个方面入手,才能真正实现清洁低碳目标。

其次,迫切需要解决结构调整问题。本世纪以来,我国电力工业持续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发展和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煤电超低排放规模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世界首位,但与建设美丽中国、建立现代能源体系的要求相比,电源结构仍不合理,清洁电源比重还需持续较快提升,灵活调节电源比重更需要大比例提高;网源结构仍不协调,部分地方电源与电网规划、建设和投运不同步,“卡脖子”现象较突出,可再生能源消纳难度较大;地区发展仍不平衡,东北、西北的供应过剩压力长期偏大,部分省市的煤电连年全行业亏损、弃水弃风弃光比率超出警戒线水平。

再次,迫切需要解决产业链不协同现象。多年来,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肩负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责任,受国家计划管理与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产业链上的一些突出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煤电与煤炭顶牛的矛盾仍旧突出,煤电联动机制不完善、启动不及时,煤电企业大部分时间生存在煤价上涨与电价固定的夹缝,不少企业入不敷出、负债率高,给发电企业持续实现产业绿色发展升级带来很大困难;煤电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机制不健全,再生能源在发电产业中的结构占比逐年增大,但由于其在能源供应中基本不具有调峰能力,从而使电力供应安全面临巨大风险,煤电为可再生能源托底和调峰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却缺乏合理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支撑;供热与燃料的价格联动机制不完善,高效清洁的发电企业为社会提供的集中供热,取代了一大批民间低效散煤取暖,为蓝天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一些地方核定热价只计入燃料成本,且热价与燃料的联动不到位,导致供热企业出现严重的热价倒挂,阻碍了企业优化生产的再投入。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作为能源生产转换的特大型中央发电企业,始终以绿色发展为己任,积极解决限制和阻碍“蓝天工程”的问题。“提供清洁电力,点亮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与美丽中国建设、与绿色发展要求高度契合,在确保为社会提供安全高效的电力、热力基础上,全力以赴推动能源生产革命、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能源科技创新,成为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力量。

践行新发展理念  坚持战略引领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是思路、方向、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是企业在新时期发展建设中的重要遵循。中国大唐将新发展理念具体落实到“五个大唐”的战略目标中,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大电源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股权结构调整,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建设价值大唐——我们正视发展困境,反思发展问题,立足于资产质量更加优良、结构更加合理、产业更加协同、业绩迈向领先、业务健康发展,实现企业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优;建设绿色大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在中国大唐的落地,中国大唐立足于清洁能源比重领先、节能环保指标先进、生产办公更加低碳,大力弘扬绿色文明,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流程再造,进一步调整结构实现清洁发展,进一步优化运行推进减排降耗,进一步优化设计努力创建精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之路;建设法治大唐——就是要确保企业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执行有力,为企业实现清洁发展、绿色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建设创新大唐——就是要立足于创新体系完备、科研队伍强大、成果转化高效、装备技术先进、科技产业发达,激发转型升级的活力动力,实现从“协同并行”向“领衔领跑”转变;建设责任大唐——就是要扛起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立足于经营业绩优秀、安全生产稳定、资源环境友好、社会形象良好,主动担当起中央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努力建设“资产优良、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实力雄厚”的国际一流能源集团。

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  构建清洁能源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中国大唐认真贯彻党中央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优化发展规划,积极构建清洁低碳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创新推进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等智慧能源的开发与建设。煤电方面,在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压力的同时,加快超低排放、节能和灵活性改造,在国家散煤治理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热电冷汽多联供替代煤炭分散燃烧,走出一条社会经济可承担、环境容量可承受、有效供给可保障的清洁高效煤电发展之路。气电方面,适度发展调峰气电和分布式气电,弥补一些地区存在的灵活调节电源短板。核电方面,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工建设适度规模的项目。水电方面,在做好移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件下,积极开发西南水电基地。可再生能源方面,在完善能源发展规划和投资预警机制的情况下,快速有序发展陆上和海上风电、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加快试验示范光热项目。

实施创新驱动  服务生态文明

能源企业服务生态文明的动力之源是科技创新,只有把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注入煤电、气电、水电、风电、光伏等电源及热网项目之中,注入煤炭、科技、环保等各产业板块中,把创新融入渗透到发展思路、前期工作、优化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坚持目标导向、政策导向、市场导向,才能从根本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在技术研发上,积极引导和鼓励产学研各界推进700℃和630℃超超临界发电、大容量风电、高效太阳能发电、储能、特高压、柔性输电等重点技术与装备创新,加快重大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国产化。在示范工程上,加快建设630℃二次再热示范、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等一批具有行业标杆作用和推广价值的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在创新应用上,积极引导和鼓励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在发、输、配、用等环节的应用,加快探讨实施电力现货以及期货等金融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应用,大力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信息化行动的落地实施,持续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广大用户提供选择多、响应快、质量好、费用省、体验佳的电能产品和服务。

推动绿色发展  保护绿水青山

中国大唐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取得了显著成效。近5年陆续关闭小矿井产能300万吨,停缓建火电项目11个共1034万千瓦;累计投产电源项目295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63%,新增煤电装机全部为清洁高效的60万千瓦及以上等级机组或热电联产机组。目前,中国大唐在役总装机规模1.43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比2012年“翻了一番”,所占比重达到33%,增长了13.2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累计发电4 300亿千瓦时,替代同等煤电累计节约标准煤1.3亿吨,资源环境效益非常显著。累计投入415亿元用于设备节能及环保治理升级,在役燃煤机组全部安装了高效的脱硫脱硝及除尘设施,超低排放机组达到202台,共计8441万千瓦,占煤机总容量的87.5%,居行业先进水平,累计减排二氧化硫68.11万吨、氮氧化物117.4万吨。供电煤耗累计下降10.3克/千瓦时,近5年节约标准煤近600万吨。中国大唐连续2个任期被授予中央企业“节能减排优秀企业”,为“APEC蓝”和“阅兵蓝”及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峰会、上合组织峰会保空气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多次受到国务院及环保部好评。以中国大唐在京津唐区域供电企业为例,2017年完成电量近830亿千瓦时,相较2012年仅燃煤使用一项即节约近110万吨,极大地降低了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为北京2017年全年226个优良天气的获得作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发电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建设“美丽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历史使命面前,中国大唐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行业转型升级,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大唐力量。

 

世界在役最大火电厂: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4亿元投入护蓝天

 

火力发电就代表污染?大容量就意味着高排放?不妨到世界在役的最大火力发电厂一探究竟。

秋天的内蒙古,天高云淡,记者来到了呼和浩特南约70公里的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托电”)。这里的园区绿意盎然,高高的烟囱和凉水塔冒出白汽,与人们固有的火电厂黑烟滚滚的印象相去甚远。

托电是首都安全用电的主力电源点,总装机达到672万千瓦, 8台60万千瓦火电机组和2台66万千瓦机组通过500千伏四回线接入首都电网;2台30万千万机组通过蒙西电网为大唐再生资源公司供电。

“我们去年向北京输送近230亿千瓦时电量,占北京用电量的近25%。”托电公司党委书记王东升表示,这也实现了由输送燃煤向输送电力的清洁能源转化。截至2017年7月底,托电累计发电量达3569.8亿千瓦时,对促进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大气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尽管太阳能、风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比重日益提高,但是火电占大头的客观现实将长期存在。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的背景下,火电厂也必须与时俱进,加速转型升级。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托电公司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着力推进节能减排、研发应用前沿电力技术,先后实施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技改创新项目。

减排,技高一筹。为降低氮氧化物和大气粉尘的排放,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托电公司就率先启动了脱硝改造计划,应用“低氮燃烧器+SCR”技术,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全厂机组的脱硝改造。改造后每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约40264吨,排放浓度远低于每立方米100毫克的要求。同时各台机组除尘器除尘效率均大于99.76%,烟尘最大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015年以来,托电公司又对10台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的机组排放值更接近于燃气机组。

为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年均日照2895.9小时、日照百分率60%-80%的优势,托电大力发展太阳能与火电耦合技术,使用太阳能发电替代部分厂用电,减少标煤消耗。在新技术带动下,该公司厂用电率降低0.05%,每年可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达1.48万吨,实现了“光煤互补”,成为国内首例。

节水,别出新裁。内蒙古是缺水地区,作为用水大户的火电厂必须不遗余力降低取水量。托电5至10号机组均采用了空冷机组,与湿冷机组相比单台机组年节约用水600万吨,6台机组年节水达3600万吨。为了使水资源在电厂内最大限度阶梯使用和处理回用,2014年底,托电公司发明并采用了“深度节水”技术,用水量下降1145万吨。该公司还以制度做保障,建立健全了各项用水、节水管理制度,建立了废水处理厂,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脱硫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降耗,永不止步。自投产至今,托电公司在“全国火电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中累计获奖25台次。为推进节能工作,托电公司陆续应用了空湿冷机组联合提效技术、高效亚临界机组综合升级改造等高新技术,积极探索各种降低能源消耗的方法。应用空湿冷机组联合提效技术,达到了湿冷、空冷机组优势互补、联合节能提效的效果。

2016年,托电公司对两台60万千瓦高效亚临界机组进行了综合升级改造,实现单台机组降低煤耗15克,4号机组成为国内首台改造后的达标机组,达到了同类机组国内领先水平。

托电众多新举措新成效背后,是企业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

“一系列环保改造措施下来,每台机组平均成本2亿元。”托电发电部主任孙永春算了笔账, 把12台发电机组改造完毕,总体费用约24亿元。并且,托电接下来还将对煤场进行封闭,费用估计为10亿元。

为打造创新型企业,托电公司将科技管理纳入公司日常工作管理体系,成立了科学技术管理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充实了托电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出台了《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评奖管理办法》等9项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科技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充分发挥专家“传帮带”作用,公司成立“龙俊峰、林显超、张盛” 3个创新工作室。这些工作室一方面围绕生产技术难题,解决相关技术发展瓶颈;另一方面,通过组织系统学习,进行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广应用,打造技术领军队伍。此外,托电还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形成科技成果的创造合力。

截至目前,托电公司共有15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获得国家相关机构授权。另外,公司有实用新型专利27项、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正在申报中。

托电公司的奋斗目标是成为“世界最大、最强、最优、区域最重要”的火力发电企业。可以预见,随着企业创新发展的提速,托电的明天会更加精彩。


 

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守护一方碧水蓝天

 

一直以来,大唐三门峡发电公司认真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呵护“碧水蓝天”、坚守“绿水青山”,先后完成了机组脱硝、脱硫增容、电除尘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封闭煤场建设等重大环保项目,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建设“绿色大唐”贡献了力量。

勇担责任 环保“底线”不能碰

近年来,随着大气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家新环保标准、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相继出台,三门峡市也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向企业下达了减排硬指标。

排放是否达标事关企业形象和社会重任。早在2014年,三门峡公司为完成3台机组脱硝改造,2台机组脱硫增容改造及3号机组除尘器改造项目,投入资金近3亿,顶着作业复杂、安全风险大,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建设施工等方面的重重压力,向环保目标发起总攻。

该公司先后修编了《节能减排治理规划》,成立了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网,统筹安排环保改造,协调各专业分工;完善了企业标准化体系,加强了运行、检修、燃煤、相关管理部门环保责任制落实;全公司实行机组负荷环保调度,由值长统一调度,以排放指标作为负荷调整的重要约束性指标,杜绝超标排放,加快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环保行动步伐。

改造期间,三门峡发电公司没有按部就班地遵循地区排放标准,而是立足将机组主要污染物控制到最低标准:要求脱硝改造按总效率大于80%,排放浓度小于90毫克/标准立方米原则设计;脱硫增容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小于150毫克/标准立方米;除尘排放浓度小于50毫克/标准立方米。同时,增加脱硝资金投入30%,采用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加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SCR改造路线,配套进行空预器改造、脱硫增压风机和引风机合并改造,以高投入实现大减排。

当年7月份,脱硫增容改造全部完成,烟气旁路挡板全部取消,实现了百分百全处理;脱硝改造、除尘升级全部完成;所有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各项指标均优于国标。

超低改造,自我加压再攀高峰

守护蓝天只有开始,没有结束。走在清洁发展之路上,三门峡发电公司捍卫碧水蓝天的正能量十足,他们主动加压,超前谋划,积极响应国家超低排放环保政策,按照“早策划、早改造、早受益”的原则,投资2亿余元,从2015年9月30日开始,逐台机组实施超低改造,是河南省最早一批实施超低改造的火电企业。

该公司首先开启了4号机组超低改造的帷幕,广大干部员工利用机组检修契机,连续奋战两个多月,同步实施了脱硝提效改造、电除尘电源提效改造、脱硫系统烟尘及二氧化硫协同处理升级改造等项目,顺利实现并网运行。随后,配合河南省电科院相继完成了4号机组改造后污染物手工和在线监测比对,以及改造后污染物在线比对监测及评估监测试验等工作。

最终,经过省环保厅专家组对验收监测报告和其它支持性材料以及现场监测数据等一系列审核,一致认为机组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分别小于5、35、50毫克/标准立方米的超低排放标准,手工监测数据与CEMS实时数据误差在合理范围内,排放指标已达到天然气发电机组标准,同意该机组通过超低排放核查。

该公司还不断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使环保电量和电价申请工作同步推进、无缝对接,加速获取环保效益进程。同时,结合4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良好实践经验,针对1号、2号以及3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强检修技改安全施工、质量管控,按照超低排放改造精品工程的目标,圆满完成了四台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

多措并举  细微之处做细做实

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环保要求,三门峡公司在环保工作方面下足功夫,力求环保工作更上新台阶。

该公司五号机组是中国大唐在豫的首台百万千瓦机组,早在设计初期,该公司超前谋划,主动担当,大力开展优化设计,按照“环保设施三同时”的原则主动适应超低排放要求,追加投资9100万元对脱硫脱硝区域进行了优化,最终实现了五号机组在投产时实现了超低排放,避免了后期的改造,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此外,针对无组织排放管理情况,该公司先后在汽车卸煤沟、采样机等环境敏感点加装水喷雾设施;在运煤车辆出厂道路上加装车辆冲洗装置,保证空车必须经过冲洗;专门成立遮盖队伍,及时将煤场、施工裸露的土方等地遮盖防尘网,降尘效果有很大改善。

结合三期5号机组煤场实际,为避免粉尘污染,该公司同时还建设1座斗轮机条形封闭煤场,设计储量19.5万吨,可供100万千瓦机组燃用15天。同时在煤场内设有喷淋洒水装置,以保持煤堆表面的湿度,消除了煤尘飞扬。

下一阶段,该公司结合三期煤场已经全封闭的实际,一是为有效控制一二期煤场扬尘,计划投资9200万元,对一二期煤场进行全封闭改造,消除煤场扬尘。二是按照集团公司深度节水工作要求,目前一期正在进行 “雨污分离、清污分离”改造工作,还将进一步摸清全厂水系统的分布,有效开展水务排查,最终达到废水零排放目的。

作为中央企业,三门峡公司将持续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为守护一方蓝天碧草、打造绿水青山做出新的最大的贡献。

 


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公司:优化管理助力环保再升级

 

为切实做好节能环保工作,认真落实集团公司“一五八”战略,确保“七个加强”落到实处。今年以来,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公司加快推动煤电清洁高效发展,不断优化机组效能,着力提升节能减排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该公司紧盯机组各项指标,狠抓节能降耗管理,深化“达设计值”活动,让指标增添“绿”动力,向‘四排四耗’要效益。通过静态评价发现问题,制订治理措施,开展小指标竞赛,推动能耗指标优化。全面排查、梳理影响机组“达设计值”的关键问题,制定出针对性措施并进行整改。该公司在集团公司系统完成汽轮机综合升级改造项目,通过1、2号机组综合升级改造后,热耗每千瓦时降低300千焦以上,节能效果明显。

该公司牢固树立环保“红线”和“底线”意识,切实加强环保设施维护和治理,严格落实无条件达标排放措施。制定了全面对标管理办法,建立全面对标指标体系,编制全面对标月报,搭建对标指标展示平台,围绕环保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专项攻坚、阶段督办。加强指标管控,由“节能管理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的“节能减排智能管理系统”,完成了系统自动确定机组的稳定工况,实现机组间的稳定工况参数横向对标,助力开展“达设计值”活动。该系统把机组运转过程中经济指标的统计、评价管理工作全部统筹管理,并提供不同工况下运行参数最佳对标曲线和对标值,实现了小指标调整及时对标,每月节约标煤约2000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成果已通过了中电联及大唐国际评审和验收,受到各级专家好评,被收录到《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5年经典案例集》中,并作为中电联重点项目已在全国推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应用在乌沙山发电公司十分贴合。该公司在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政策“红利”,该公司紧盯环保改造、节能改造专项奖励和各类税费减免,获得环保改造财政奖励514万元和企业所得税减免684万元。

该公司发挥科技创新在环保工作中的支撑作用,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确立了“深度调峰试点机组”等3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成立技术攻坚团队。同时,该公司将燃料三大项目升级纳入日程,加强煤厂治理,提高煤炭利用率,突出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的优势,全方位打造“绿色”火力发电企业。

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远景图

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南京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球最大板式催化剂生产商

 

大唐南京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球产业链最全、产能最大的板式脱硝催化剂生产商,具备脱硝催化剂检测、制造、再生及专业培训等全产业链“一揽子”综合服务能力。组建6年以来,公司以25%的全国市场占有率高居行业首位,总供货量中系统外比例达到46%,用户遍布华电、国电、华能、神华、华润、国信、粤电、东锅、哈锅、上锅以及中国石化等国内多家知名能源行业企业。为国内130余家电厂、350余台火电机组、1.3亿千瓦装机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司平板式脱硝催化剂经中电联推荐,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成为享受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相应优惠政策的,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品。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中国投资协会主办的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投资项目推介表彰活动中,南京环保公司“年产30000m3脱硝催化剂项目”跻身于全国91个获奖项目当中,作为固定资产类优秀投资项目奖受到大会表彰。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首批七家“环保产业规范企业”之一,拥有江苏省认定的省级技术中心、获批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是多项行业、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的制定者,是国内催化剂行业公认的领军企业。

催化剂涂覆段

催化剂混料段


 

【责任编辑:李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