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三大保卫战  >  推动净土保卫战 > 正文
原湖南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认真履行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积极实施原湖铁含铬渣土治理项目

文章来源:五矿集团  发布时间:2018-07-05

原湖南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原湖铁”)始建于1958年,位于“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区”,历史上曾长期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铬渣露天堆放,直接威胁着厂区周边土壤、地下水和生态环境的安全。铬渣剧毒危险废物,是国家环保部明令限期治理的固体污染物,原湖铁曾立项实施“20万吨铬渣污染治理工程”,但直至其2007年破产后,厂区仍遗留有约6.5万吨含铬渣土。2008年五矿重组湖铁,按照五矿与湖南省政府达成的协议,对原湖铁铬渣污染环境问题的归属划分,明确新成立的五矿湖铁不应承担原湖铁铬渣污染治理责任,但五矿发展认真履行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积极协助原湖铁破产清算继续实施原湖铁20万吨铬渣污染治理项目。

原湖铁含铬渣土治理工程主要包括6.5万吨含铬渣土解毒处理、12800平方米堆存场建设、解毒渣土安全填埋、污染处理厂升级改造、堆存场封场绿化及原堆存点生态修复等子项目,该项目技术复杂、投入成本高、关系当地百姓切身利益,而且历史遗留时间长,协调难度大。

在项目开展前期,五矿发展对所属五矿湖铁如何处理企业与员工、社区百姓和周边环境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认真履行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解决好所企业面临的复杂问题,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公众的欢迎与认可,树立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2010年10月,五矿发展开始着手决定解决此问题,并迅速成立治理工作组,由五矿发展健康安全环保部提供治理技术、环保政策支持并全面监督工程实施。五矿发展健康安全环保部通过现场调研和大量技术研究,会同五矿湖铁提出了湿法解毒、干法解毒和固化稳定化解毒“三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方案,经专家评审后获得湖南省环保厅批准,并于2012年8月28日正式开工。

项目启动后,五矿湖铁配合施工方很快建成湿法解毒生产线,并在当年12月15日前完成了6.5万吨含铬渣土的解毒任务,于2012年12月27日一次通过湖南省环保厅的验收,得到了国家环保部督察组的充分肯定。随后,项目转入堆存场设计、选址、规划和建造阶段。2013年11月初,经近一年的治理,最后两个环节“进场堆存”和“封场绿化”按期、保质完成,至此全部工程成功收官。

该治理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夯实了五矿湖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了环保部的高度认可,并得到了当地政府、居民等各方的广泛赞誉。此外,该工程在技术和操作层面,为我国钢铁行业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与控制提供了有益借鉴。2月10日,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年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企业自荐,经专家严格审核,最终有包括集团公司在内的25个企业的优秀案例被评选为“2014全球契约中国最佳实践”。其中,集团公司报送的《治理历史遗留隐患,实现绿色清洁发展》案例被评为“2014全球契约中国最佳实践”奖项中的“关注气候与环境保护最佳实践”,并入选《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年鉴》。2014年,五矿发展以铬渣为题报送的《治理历史遗留隐患 实现绿色清洁发展》在中国五矿集团公司2014优秀社会责任实践案例评选中,荣获“十佳社会责任案例”奖,“最佳绿色五矿社会责任实践”奖。

【责任编辑:阳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