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建证40年·中国建筑奇迹之旅  >  奇迹之旅  >  第21站(走进国家深海基地和国家海洋科考基地) > 正文
第21站:走进国家深海基地和国家海洋科考基地

文章来源: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10-29

国家深海基地全景图

扬帆大洋,挺进深蓝。9月17日,“建证40年·中国建筑奇迹之旅”,中建开放日:大型主题传播行动第21站,走进中建筑港承建的世界上第五个、我国唯一的深海技术支撑基地——国家深海基地项目,共同见证中国建筑助力海洋强国建设、逐梦大洋的深蓝之路。

本次建证行动包括“海洋强国”建证奇迹之旅和“匠心筑梦”品牌故事分享会两部分,共邀请媒体记者、驻青高校师生及筑港青年代表120余人观摩国家深海基地建设情况、参观深海之路主题展,通过分享会聆听深海奇迹背后的故事并举行了“建证40年,开启新征程”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9月12日上午,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如是讲到。

因海而生、依海而兴、向海图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建筑港肩负中建港航光荣使命,勇担海洋强国战略任务,以专业专注的初心、立品如山的匠心、精耕细作的恒心打造国家海洋战略基地项目,为“蛟龙号”、“科学号”、“向阳红”等中国海洋“国之重器”筑巢安家,以深、远、重、大的责任担当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蓝色力量。

筑港青年参观“蛟龙号”

绿水青山圆梦“蛟龙号”五洋捉鳖

国家深海基地项目是世界上第五个、我国唯一的深海技术支撑基地,是包括“蛟龙号”、“海龙号”等在内的七大深海载人、无人深潜器的母港基地,同时也是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母港,是构建中国“七龙探海”的深海立体探测战略平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绿色建筑集成商,从工程承建之初,中建筑港倾全力将国家深海基地打造成碧海蓝天工程,以绿色施工致敬深海工程。国家深海基地之所以选址于青岛鳌山卫,主要取决于环境优美、资源富饶的海洋自然条件。在项目施工中,技术团队发现,海上挖泥、石料、船舶施工中产生的机舱油污水是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采取了高于行业规范的环保标准,控制块石含沙量、最大程度加快挖泥抓斗提升速度、确保每日排水沟和泥沙沉淀池的贯通等一系列措施,以绿色理念保障了现场环保施工,将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小。

在国家深海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海上施工区域狭小、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因素大、沉箱长距离拖运安装等行业技术难题,但这并没有难住项目团队。项目技术团队通过策划研究,反复模拟,果断采用难度系数极高的“水下过驳”施工工艺,该工艺经过多次实验后成功获得运用。同时,将半潜驳单次托运一个上千吨沉箱改进成单次拖运两个沉箱,这样一来,沉箱拖运次数便由之前的30次降低至15次,工期节省了40余天,施工成本降低了50%,并减少了50%的船舶作业污物排放量。在解决沉箱出运安装难题过程中,工程团队还创造了沉箱水下存放与起浮等2项省部级工法、5项国家专利。

如今,“蛟龙”号可以搭乘母船“大洋号”从国家深海基地起航,下沉到7000米海底,可以说,世界的海域有多深,中国的深潜装备就能去多深,“可下五洋捉鳖”的民族夙愿得以实现。

合照

创新助力“科学号”劈波大洋

国家海洋科学考察基地是中国最大、最先进的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母港基地。近年来,中建筑港正在不断为中国海洋科技发展积蓄新动能,为“科学号”这个海洋上的“移动实验室”建家,科技创新是中建筑港最深沉的精神禀赋。

中科院科考基地项目建设之初,就存在原码头狭窄不具备陆上施工面、海况多变、区域岩层地质条件复杂、抛石层表面条件差等多项难题。

即便如此,从2013年12月动工开始,筑港人仅仅花了8个月的时间,便圆满完成科考基地码头项目建设。这期间,项目管理人员几乎不眠不休地查阅文献,项目组专门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了技术攻关团队、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无数次的头脑风暴、试验比选、反复论证,项目团队研究采用的水上钢平台施工方式,一举攻克了陆上工作面、灌注桩及施工横梁所面临的难题;水、陆同时投入船机施工解决了作业面狭窄的问题。同时,项目还在行业内首次引入了咬合桩工艺,有效地解决了护岸修缮设计的难题;创新性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不但增加了码头透风性,也让海水能够自由地流动,使科考码头能够抵御十二级的台风。为了节省工期、节能减排,在科考基地的项目中,工程师们将BIM技术大量地运用到了施工当中,由此实现了4D施工模拟和5D施工管理,项目工期得以大大缩短。工程最终验收时,项目全部86根桩的检测结果均为一类桩,在行业内,这无疑是一张非常漂亮的成绩单。

如今,依托中科院科考基地,在西太平洋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深海实时观测网,能够将深海3000米范围内的温度、盐度和洋流等数据传输从“录像转播”转变为“现场直播”。筑港人以孜孜不倦技术创新为中国海洋科考劈波大洋、挺进深蓝贡献中建智慧与力量。

品牌筑巢引来金凤凰

“铸就一流港航品牌”是中建筑港不懈的追求,“打造一流港航团队”是中建筑港改革重生、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为更好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向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要领域输送青年学生,鼓励青年员工到基层项目一线去锻炼和成长,中建筑港在建证活动期间组织了高校师生项目观摩活动,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30余名师生齐聚国家深海基地项目,共同见证中国建筑大国工程建设的奇迹之旅。师生一行先后参观了深海之路主题馆,观摩了“蛟龙号”模型与“海龙号”实体,并在项目负责人的介绍下全面了解了工程建设情况,充分感受了国家深海基地的绿色、科技与品质。高校师生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就自身关心的项目建设难点、高科技运用等问题与建设者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在随后举行的“匠心筑梦-品牌故事分享会”上,演讲者重点分享了中建筑港在海洋强国建设背后的故事。师生们还共同观看《中国建筑形象片》、《建证奇迹》和《担当强国使命 铸就一流品牌》中建筑港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主题宣传片,全面了解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建筑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蓝色力量、推动绿色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近年来,公司相继推出“青蓝工程”、“五星人才计划”等为青年港航人才成长搭设舞台、畅通发展渠道。目前,中建筑港拥有港航专业人才超千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技术中心,承担青岛市唯一一家港口工程类技术研究中心,并依托国家深海基地、中科院科考基地、海监维权基地,以及048、760等航母、潜艇基地项目,为青年学子施展抱负提供最广阔平台,得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河海大学等国内知名港航高校学子、老师的青睐和认可,并先后与国内多所港航名校签订人才、科研合作战略协议,为企业持续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和创新动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国对外开放的每一步,都意味着向海洋的挺进。如今,由中建筑港匠心打造的国家深海基地、中科院科考基地已经全面投入使用。进入新时代,中建筑港将始终牢记港航使命,加快突破港航关键技术,推动培育领跑跨越的港航核心竞争力,牢记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重托,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发挥专业优势,汇聚蓝色力量,奏响新时代海洋强国建的蓝色交响曲。

【责任编辑:姚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