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矿“压减”工作情况及下一步打算
中国五矿“压减”工作情况及下一步打算

发布时间:2016-11-23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五矿”)是国资委确定的“压减”工作重点企业之一,何文波董事长、国文清总经理高度重视,亲自推动,集团党组专门开会研究部署,将此项工作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硬任务,并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方案的重要内容,结合五矿、中冶战略重组整合融合工作加以落实。现将工作进展及下一步打算汇报如下:
一、强化部署,套牢落实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集团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面,成立层级压减专项工作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并推进落实。各单位均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工作组,开展方案制定和任务分解落实工作,并对本单位压减结果负责。
二是落实压减任务。用一年左右时间,将集团管理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法人层级至少减少2-3层、未来三年进一步减少;法人数量力争第一年减少10%左右,未来三年减少20%左右。各单位做好目标衔接,任务纳入考核,套牢责任。
三是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并举。选择中钨高新、五矿国际和五矿地产等三家层级较长的单位作为重点推进企业,限期完成,同时各单位全面推开,工作要求从严从紧从实。
二、多措并举,推进瘦身健体
中国五矿在低效无效资产和“僵尸企业”处置等前期工作基础上,采取多项压减措施,相关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管理层级压缩工作扎实推进。坚持战略引领,适当扩大管理幅度,撤销了业务中心,并将海外资源业务单位(五矿国际)、钨业务单位(中钨高新)和铁矿采选业务(邯邢矿业、鲁中矿业)由原来的中心管理调整为集团直管。进一步做实直管单位,优化内部业务架构,变革管理职能,严控其内部管理层级不超过3级。推广中冶集团“三级财务、四级法人”的做法,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强化层级控制。
压减法人层级和企业数量同步开展。以法人层级最长的五矿国际为例,该公司拥有116户子企业,从集团总部算起最长法人层级14级。法人层级压减的重点和难点是,拆解在五矿并购前相关方面出于投资保护和税务筹划需要设立的多层SPV公司。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门研究,深入分析税务问题和潜在限制因素,提出了合并加拿大公司实体以及将相关境外公司股权上移等具体操作措施。与此同时,根据所属企业定位和实际情况,对同类业务单位、上下级企业进行吸并,调整资产关系,提升法人层级;注销没有存续必要的特殊目的公司和离岸公司;尽快清理人员已剥离、长期无经营活动的空壳公司及非主业公司。通过这些措施,力争用一年左右时间将五矿国际法人层级减少2-3层,8级及以下企业显著减少,法人户数减少16%、三年内减少30%左右。
关于法人户数,第一年压减目标是10%左右,中国五矿目前已落实70余家,后续还将落实50家。
三、盯紧抓实,确保工作成效
(一)强化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下一步,将狠抓专项工作方案落实,逐家细化工作措施、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召开进展汇报会,加强跟踪督办,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在全面推进基础上,集中解决层级长、数量多的单位,去掉层级结构的“长尾”。在专项推进的同时,加强与“僵尸企业”处置等工作的联动,形成合力。工作推进中,企业可能会遇到退出通道不足、成本高、税务、境外企业处置政府审批等操作问题,以及业务发展与企业数量控制、资本运作对特殊目的公司设置需求与企业压减要求之间的平衡问题(如中国五矿为统筹加强海外投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将所属五矿香港控股公司定位为境外资本运作平台,注入主要海外资产,可能延长法人层级)。对于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共性问题,中国五矿将立足自身力量,借助投行、律所等外部专业力量,创造条件集中突破、集批处理。相关工作及特殊事项,也将及时向国资委汇报。
(三)同步建立相关长效机制。及时将实践中试出的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指引。及时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前端管理环节,完善企业机构管理制度体系。突出源头管理,严控企业新设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升级管理手段。
下一步,中国五矿将继续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压减”工作的要求,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和一天也不懈怠的精神,全力抓好专项工作推进,努力实现瘦身健体、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