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中央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  >  中央企业改革动态 > 正文
国有企业改革动态第26期

    发布时间:2016-12-27

中国石油多种方式推“压减”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推进非主营业务、同类业务、僵尸企业、特困企业和低效无效等法人单位清理整合工作,进一步减少法人户数,压缩管理层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

一、优化组织架构,压缩管理层级一批

推进瘦身健体,在机构减法上做文章,优化理顺各层级职能配置,推进业务整合和结构调整,撤并低效无效机构。按照消化辅助同质业务、消减多种经营业务、消除扭亏无望业务的原则,实施分类改革,1-9月效益同比减亏17亿元,减亏幅度47.7%。以人力资源配置最大化、运行成本最优化为目标,结合推进信息化建设、增强自动化控制等技术革新,优化业务管控,简化业务流程,缩短管理链条,推行“扁平短精”的劳动组织形式。结合“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加快矿区业务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进程,推进矿区服务业务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压缩矿区管理层级。所属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由14个减少为7个,对1300余名矿区员工进行了分流安置。1-9月,中国石油矿区补贴同比下降14亿元,市场化收入增加0.1亿元,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在统一标准、优化业务流程设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业务共享机制建设,探索在财务、人事、监督业务等领域推行业务集中管理和共享服务,实现系统整体压缩管理人员。

二、缩短产权链条,压缩法人层级一批

优化产权链条和管控架构,减少中间层级的非实体法人,以股权结构设计、纳税筹划等为基础,压缩法人层级。对于主业发展关联紧密、经营状况良好的法人,通过无偿划转、产权转让等方式提升法人层级。对于境外注册的法人实体,逐家梳理和研究,妥善处理规避海外投资风险与压缩法人层级的关系,结合应对BEPS行动计划,清理整合特殊目的公司、壳公司、休眠公司等没有实际经营业务的法人,尽可能缩短产权链条。

三、整合业务资源,清理退出一批

结合“僵尸企业”处置、过剩产能退出、特困企业专项治理等工作,加大清理力度,通过转让、清算等方式,加快低效法人的市场出清。对于相同相近业务、同一产业链业务、同城同业务法人,按照中国石油总体发展战略和专业化、集约化、一体化的原则,持续推进重组整合,减少法人实体数量,将资源向主业集中、向优势业务领域集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消除内部同业竞争。对于非主业、无控制力、效益差、长期歇业停产的法人,原则上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相关政策,采取转让、清算等多种方式清理退出。加快低效无效资产处置,1-9月完成3家宾馆酒店资产过户、8家关停退出、43家转型再利用,共分流安置从业人员4200余人,实现减亏增效3.3亿元。

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依法核销一批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将部分难以按常规方式进行处置的法人进行核销或账销案存,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于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且执行完毕;取得当地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取得当地司法或仲裁机关的裁定且执行完毕的法人,在组织清理调查的基础上,取得合法证据后,经总部批准核销股权。对于已停业但尚未吊销或注销营业执照,而且有合法证据证明投资在未来不能收回的法人,按照账销案存方式核销股权并另设台账管理。

五、搭建信息化平台,集中处置一批

与已有的股权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股权处置及监管平台,逐步实施清理退出。对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工商登记注销的法人,集中到股权处置平台,通过信息披露和逐一审核,确保其完成后续相关法律手续;对于难以办理工商注销的法人,集中到股权处置平台,通过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实施持续跟踪与监管;对于分散在所属企业的低效无效股权,集中到资产处置平台,通过集中打包和培育,择机退出,提升处置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