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27
【按】中国铝业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公司)按照中央企业“瘦身健体”工作的总体要求,把专项治理工作作为公司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的重点。截至10月末,已提前完成2016年8户“僵尸”及特困企业专项治理工作,相关企业同比增利超过10亿元。现将中铝公司有关做法经验予以刊发,供参考借鉴。
中铝公司大力推进“僵尸”及
特困企业专项治理工作
按照国资委处置“僵尸企业”及特困企业专项治理工作(以下简称专项治理工作)总体部署,中铝公司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以领导带项目,以问题定方案,以考核促落实,以压力抢进度,分层推进,分类实施。
一、精心组织,以领导带项目
中铝公司将专项治理工作定位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公司董事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搭建向领导小组负责的工作办公室。公司分管领导每月组织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办公会,研究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各板块和企业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集思广益、积极谋划脱困思路。中铝公司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工作计划细化到天,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对国资委督办的重点和难点项目,公司领导挂帅,牵头研究解决,跟踪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每月向国资委汇报。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将问题复杂、涉及面广、影响大、靠个别板块难以单独完成的项目作为工作重心,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合力推进。要求各板块公司主要领导作为专项治理工作直接责任人,率先垂范,亲自带项目、亲自参与现场调研、亲自参加或主持会议、亲自审核完善方案,确保项目快速推进。
二、多措并举,以问题定方案
通过“SWOT”分析,公司综合考虑内外部条件,对全部47户“僵尸”及特困企业制定了“七个一批”的处置方案:一是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严重资不抵债的,关闭撤销、破产重组一批;二是对债务负担沉重、严重资不抵债,但装备水平较高、产品有市场、主要因高财务成本导致亏损的,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债务重组一批;三是对管理粗放、劳动生产率低、冗员过多的,通过对标先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减员分流、盘活存量等措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一批;四是对创新能力强、有资源能源区域优势的,通过改造传统产能、集中发展优势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实施搬迁或改造提升一批;五是对体制机制不灵活但企业尚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引进战略合作者,发展混合经济一批;六是对土地增值潜力大的,通过关停长期亏损生产线、“退城(城区)进园(工业园)”、“退二(第二产业)进三(第三产业)”,盘活土地资源,转型发展一批。七是对产业链关联度及产品附加值低、效益差、发展前景不佳的,通过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劣势企业,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运营效率一批。
坚持问题导向,逐户分析,一企一策,细化实施方案。制作了“僵尸企业”及特困企业处置方案参考模板,指导企业运用“问题解决七步程式法”工具,深入分析亏损原因,详细制定扭亏措施,反复研究完善工作方案。
三、明确责任,以考核促落实
中铝公司将专项治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各板块和企业年度业绩考核范围。公司与板块、板块与企业、企业与项目负责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了项目责任人、时间节点,量化经济指标,形成了板块主要领导包面、部门领导包点、群策群力、层层分解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根据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分别对板块、企业、项目工作组及其负责人进行奖惩。
中铝公司建立了工作例会和定期督查汇报制度。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月跟踪督办各项目进展情况,形成工作简报向领导小组汇报;各板块每月报告工作推进进展情况,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每周随机抽查企业落实情况。
四、自我加压,以压力抢进度
中铝公司自我加压,在国资委下达的2016年处置6户“僵尸企业”及特困企业目标的基础上,按照“时间超前、任务超前、难度超前”的原则,主动增加了2户企业,确定并努力完成了“6+2” 的专项治理工作奋斗目标。其中6户企业扭亏为盈,2户企业大幅减亏,资产负债率回归到合理水平;相关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方案均获职代会审议通过并组织实施。制订了2017~2018年39个目标企业工作方案,并将按计划组织有关企业执行。截至10月末,已提前完成2016年8户“僵尸”及特困企业专项治理工作奋斗目标,相关企业同比增利超过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