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国资青年  >  根在基层 > 正文
精彩长客:自主创新点亮产业民族品牌

文章来源:直属机关团委  发布时间:2013-08-30

——赴中国北车集团长客公司调研实践团调研报告

  “天将拂晓,红日出东方,白山黑水,沐浴着朝阳;我们是中国列车制造军团,让爱的铁流滚滚奔向八方。六十载风雨历尽沧桑,创新进取苦难铸辉煌;接轨世界一路多豪迈,荣光在钢轨延伸的地方。从无到有奋发图强,诚信精细百炼成钢;牵引未来追寻梦想,让和谐之光在五大洲点亮……”

                      ——《中国列车之歌》

  是怎样的力量,牵引着长客,成就了我国轨道客车制造领域的多个第一,短短数年跃升为世界轨道客车制造领域的弄潮儿?是怎样的一群人,一次次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让成立半个世纪的老国企重焕青春,孵化出世界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民族品牌?2013年7月28日至8月3日,带着这样的疑问,伴着《中国列车之歌》的旋律,我们走进北车长客,开始了寻梦之旅。

  一、精彩长客,企业基本情况掠影

  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隶属于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其前身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02年3月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随中国北车股份公司整体上市。

  长客现有员工13000多人,厂区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拥有多家境内外分、子公司,以及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客车制造中心、转向架制造中心、动车组检修中心和铁路客车业务部、城铁客车业务部、海外业务部等事业部。2012年,长客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利润超13亿元,产品先后出口到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泰国、香港、伊朗、沙特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多年的产品开发与创新,长客逐渐形成了铁路客车、城铁客车、转向架和动车组检修四大业务板块,具备年产1000辆高速车、1200辆城铁车、500辆普通铁路客车和6000个转向架的生产能力,成为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研发能力世界一流的轨道客车装备的研发、制造、检修和出口基地,创造了多个业内第一,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二、多维联动,全面推进创新机制建设

  说起长客的创新机制建设,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董晓峰一言以概之:“长客50多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领中国轨道客车制造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至比肩世界一流的历史。”

  (一)战略引领:怀揣“接轨世界”的梦想

  一是加强创新目标导向的顶层设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长客便确立了通过技术引进拉升制造水平的战略,成功问鼎行业领军地位。九十年代,长客审时度势,把发展战略调整为“近求巩固国内行业优势,远谋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进入新世纪,长客开始了新一轮战略升级,吹响了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进军号角,为引领企业持续科学发展,真正迈向世界一流明确了方向。

  二是坚持主营业务的创新驱动理念。几十年来,长客始终咬定“轨道客车制造”这一主营业务不放松,坚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展望一代”的创新驱动理念,从战略引导、投资投入、政策激励、资源配置、人才开发等多方面,持之以恒地创造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大环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不竭的动力。

  三是超前谋划和战略布局高端技术。从“引进三辆车,追回三十年”到萧条时期保存研制火种,从全面改进软硬件水平到倾心打造“四大基地”,从高速车制造园区项目的逆势立项到竣工投产、实现收入,长客引导着中国轨道客车制造业的历次改型换代,交出了超前谋划和战略布局高端技术的“成绩单”。

  (二)技术创新:成就“牵引未来”的彩翼

  一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跨越路径。长久以来,世界轨道车辆市场一直被国外跨国公司占据。从2004年开始,长客先后与阿尔斯通、西门子、日立等公司合作,引进动车组制造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全品种的产品研制。目前,长客已与世界四大轨道车辆制造巨头合作,并以技术入股的形式,组建了1家境内控股公司和1家境外合资企业,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输出的完美转身,跃居成为世界少数几个可以进行全牵引控制方式、全供电制式、全轨道运行模式、全材质制造形式轨道车辆研制的企业之一。

  二是以产品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创新思路。长客瞄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以产品结构调整为核心,不断加强创新和研发。在高速车和城铁客车研制方面,形成了包括CRH3A、CRH5、CRH380B、CRH380BL、CRH380CL在内的谱系化动车组产品,以及两种牵引方式、三种不同材质、双轨道运行方式、全部七种类型城铁客车的产品格局。在转向架研制方面,长客拥有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的转向架生产制造中心,形成了自主研发、规模制造的完整体系,年产能力相当于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三大国际巨头产能之和。

  三是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技术研发体系。近年来,长客着力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建立了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三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构建起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轨道客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通过与一流高等院校和知名科研院所的横向合作以及一定范围的国际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智力资源,为产品研发服务,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研发体系和合作发展模式。

  (三)管理创新:把找差距作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一是组织机构改革——破解管理瓶颈。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研发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长客沿用了几十年的“直线职能制”管理模式渐渐显露出诸多不适,甚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2008年,长客启动组织机构改革,建立了以事业部为基础,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的全新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按产品类型划分的三个事业部,各司独立的产品和市场,实行独立核算、分权管理。这种矩阵式的管控体系得到了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也使长客从管理模式上与国际一流企业形成了对接。

  二是业务流程建设——搭建基础管理系统。借着机构改革的东风,2009年,长客全方位再造了企业管理流程,重新界定了制度结构,形成了专业制度体系。一年间,长客组织了50多次不同级别的业务流程评审会议,起草发布了专业制度管理流程、规范和办法570多项,搭建起流程建设的主体框架;同时,引进了世界500强广泛采用的SA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管理系统,实现了管理平台与国际企业全面接轨。

  三是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管理水平的根本。长客每年都会评选创新奖,健全的评审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政策,促使创新成为员工的自觉追求,员工的创新成果一旦得到认可,便会在全公司推广,形成程序化、制度化。2010年,长客开始推行“精益管理”项目,企业跨入了由传统粗放式管理向现代精益化管理转变的全新阶段,并带动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研项目管理、售后服务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持续创新的制度保障体系日渐清晰。

  (四)人才创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一是全员创新。长客的创新,不仅体现在高级技术研发人员的攻坚克难上,也体现在一线工人日常工作的发明创造中。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长客组织开展现场“教学比练”、总结“五小”发明和优秀操作法、工人技师“三个一”(带一高徒、献一绝招、攻一难关)等活动。以一线工人中的技术尖子为带头人,设立了5个首席操作师工作站,带动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梯次合理协调发展。短短几年间,公司涌现出一批“车间里的大师”。

  二是以人为本。长客坚持以人为本,制定了完备的人才激励制度。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各级别专家和拔尖人才,设立了不同等级的津贴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打造出一支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经验丰富的科研技术队伍。对于一线工人,为了激发创新热情,开辟了专门的技术工人职称评聘路径,开展员工岗位技能竞赛和质量攻关活动,对成绩优异者,不仅重奖,而且破格提拔使用,使“埋头练技术,赛场显身手”在一线工人中成为一种风尚。

  三是人才培养。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层面,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以聘请国内外专家、选派上百名高技能人才赴欧、开设专项技术研修班和专业技术讲座等方式,不断为员工提供充电机会。在技术工人培训层面,坚持全面培训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技术接力和技艺传承相结合,以岗位(工序)单元资质证书认证制度为导向,为所有工种、每道工序编写教材,建立考核考试题库。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以团委推动开展的“青年技艺传承活动”为平台,一大批青年员工加速成长,晋升为产品研制生产的骨干中坚,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金字塔”式人才梯队雏形初现。

  (五)文化创新:开放理念下的“中国动车精神”

  一是拟定文化行动纲领。长客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形成优良文化传统,并用其引领企业再发展的过程。公司制定了《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企业文化行动纲领》,明确了短、中、长期行动目标与策略,从学习、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人才、质量、安全、环保、领导、廉政、作风十二个方面提炼形成运营管理理念群,尽善尽美的精细文化、24小时有效的奉献文化、有错必究的制度文化、文化人的人本文化等优秀理念,正在长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完善文化管理体系。2009年发布的《公司行为文化建设流程》,进一步完善了行为文化管理体系。坚持用文化的方式建设文化,制订了多项礼仪文明规范,创造了文明提示卡、文明整改通知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注重文化建设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通过征文演讲比赛、漫画摄影展、“讲述身边故事”等活动,促使员工成为文化建设主力军。重视企业媒体建设,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多种手段,实现企业文化的全覆盖和企业舆情的顺畅传播。

  三是规范企业员工行为。建厂至今,长客秉持正面引导与教育策略,积极促进员工爱企业、爱岗位,提素质、讲规范。为提高员工职业素质,提出“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质量理念,提升了员工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为增强员工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出行为规范、现场管理、工作技能、职业操守、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六个一流”要求,确立了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

  三、硕果累累,创新机制建设卓见成效

  (一)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在产品开发方面,长客先后开发出中国第一列交流电动车组KDZ1,第一列商业运营的动车组春城号,时速250km/h的综合检测车,以及CRH380B高寒、CRH380CL、CRH3A型城际动车组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车产品;累计开发地铁车、轻轨车、单轨车、磁浮车等60多种城铁车产品,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握高寒地铁技术、单轨技术、100%低地板车辆技术、磁浮车技术的主机厂,实现了城市轨道车辆产品的全覆盖。

  在装备水平方面,长客拥有制造规模世界一流、产品水平世界一流、研发试验能力世界一流的高速车制造基地,拥有世界先进的不锈钢客车和铝合金客车生产线,拥有世界最大的转向架构架焊接机械手群和油漆喷涂线,拥有国内唯一、供电制式最全、直线试验距离最长的柔性动调试验线,拥有各种技术装备4000多台套,能够研制不同速度等级、不同动力牵引方式、不同结构形式、不同车体材质的轨道车辆产品。

  在基础研究方面,长客拥有1.4万平方米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5个国家级实验室和设计、仿真、试验三大平台,构建起高速列车集成技术、轻量化车体、高速转向架及部件、噪声检测和控制、电磁干扰和气密性、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等研究实验体系;拥有国家授权专利431项,涵盖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等多个领域,其中发明专利16项,主要出口产品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申请国际专利14项,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专利奖。

  (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自改制以来,长客的经济实力和规模明显提高。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02年的15亿元增至2012年的231.72亿元,年均增长率31.47%;税后利润从1587万元增至13.48亿元,年均增长率55.93%;上交税金同期年均增长率31.34%。2011年,长客突破销售收入200亿大关,超额完成“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首期目标。据最新统计,2002-2012年,长客实现主营业务总收入845亿元,是过去近50年收入的80倍以上,相当于再造了4个新长客,创造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新传奇。

  建厂至今,长客累计生产铁路客车30000多辆,国内市场占有率50%左右,产品行遍国内每一寸钢轨;研制各类城轨车3000多辆,占国内全部运营车辆的60%以上,产销总量位居第一;累计出口产品4400多辆,实现出口签约金额44亿美元,成为国内出口创汇最多的轨道客车企业。

  (三)铸就民族品牌基石

  精益求精的产品品质,是长客塑造品牌的第一步。“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精工细作实现产品质量“零缺陷、零隐患、零差错”目标,是长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也是长客对“精细品质”的形象诠释。

  诚信为本的商业价值观,是长客塑造品牌的第二步。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是长客不懈追求的神圣使命。租用飞机运送地铁产品,开创中国重型装备产品主动召回的先河,“始于竭诚、终于满意”的售后服务,长客用一系列细致入微的行动,用心雕琢着自己的品牌。

  国外市场和国际同行的认可,是长客铸就品牌基石的见证。五年垄断伊朗德黑兰地铁市场,进军世界地铁之巅的香港MTR西港岛线,泰国曼谷BTS项目的后期加单,荣登沙特国家邮票的麦加朝觐地铁,斩获服务于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巴西里约EMU项目和1A地铁项目等辉煌战绩,以及德国汉诺威“IF工业设计金奖”、港铁工程项目“质量铜奖”、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制造工艺优秀奖”等国际殊荣,长客所代表的民族品牌,以不争的事实“为中国人赢得尊严”。

  四、创新发展,推动企业成长的动力之源

  创新,是长客飞速发展、长足进步的要诀所在,也是企业成长的动力之源。五天的时间,我们行走在长客研制生产的第一线,每一时刻,每一角落,都感受到浓郁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每一环节,每一产品,都体现出坚实的创新足迹和创新成果。

  (一)明确创新战略是企业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抉择

  战略是企业前行的旗帜和方向。创新驱动发展,是长客的核心战略原则,它保证了长客每一代领导集体都能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浪潮,企业要求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明确创新战略,把创新作为破解困难局面、寻求新的突破、应对未来挑战的“金钥匙”。一要具备前瞻眼光,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守正出奇的创新战略原则。二要完善战略管控体系,建立创新战略导向管理系统,将创新内化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因企制宜拟定产品创新策略,为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二)拓展创新路径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抓手

  创新路径,是企业创新的技术路线图。对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执著追求,一直存在于长客的DNA中,这也是长客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原因。面对我国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企业要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拓展创新路径,以求突破技术瓶颈,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一要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要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构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创新要素聚集效应。三要瞄准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加大重点领域研发投入,着力打造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

  (三)培育创新文化是企业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

  创新文化,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制度、创新精神和创新环境。长客建设创新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激发创新热情,建立创新价值观,打造创新行为模式的过程。培育创新文化,必须以创新为宗旨,着眼于长远发展,构建起能够共享和传承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一是需要企业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是推动创新过程快速启动的决策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这是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的制度保障。三是构建创新价值理念体系,形成全员创新的文化氛围,这是企业激发创造活力的精神保障。四是打造开放的创新平台,尽可能为每个员工提供发展自我的空间,这是不断产生创新成果的环境保障。

  (四)树立创新典型是企业人才培养开发的重要导向

  创新典型,是企业创新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得到广大员工认可的模范榜样。长客始终把人的现代化视为产品现代化、企业现代化的基石,大力实施人才工程,支持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树立创新典型,是企业人才培养开发的“群众路线”,具有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导向效应。一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发挥引领作用,搭建创新先锋成长成才的舞台。二是在选树典型上严格把关,选育结合,有效宣传,发挥示范作用,在全员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三是创新人才培养开发制度,通过创新模范的传帮带,促进员工提升技能和参与创新,实现团队创新、持续创新。

  执 笔 人:杜天佳(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调研报告组组长)

    宋金湘(科学技术部离退休干部局副调研员)

    周  波(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外联处负责人)

    李晓东(国家信访局信息中心科员)

  调研团员:赵志德(国资委监事会副处级专职监事,调研团团长)

    金玉洁(国资委直属机关团委干部,调研团副团长)

    周  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主任科员)

    陈  旸(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干部)

    初  侨(国家质检总局标准化院干部)

    蔡昌金(中国工程院一局主任科员)

    谢  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息科技部执行工程师)

    刘  捷(国资委宣传工作局科员,宣传组组长)

    宋文卓(国资委机械离退休干部局主任科员)

    刘  扬(国资委干教中心副主任科员,综合组组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