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管理提升 狠抓生产经营 中电投江西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借力管理提升 狠抓生产经营 中电投江西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发布时间:2013-02-28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所属中电投江西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江西公司)在管理提升活动中,以运营诊断为契机,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整改上求实效,抓重点环节,重内部挖潜,建长效机制,摆脱了连续十年的亏损经营局面,企业扭亏为盈,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深化认识,认真查找,实现全面诊断
中电投江西公司牢牢把握“对外抢抓机遇,不断优化布局和结构”,“对内管理挖潜,扎实做好减亏增效”两条工作主线,认真开展运营诊断工作。为确保过程的客观、公正,确保结果的全面、准确,诊断以对标为抓手,以制度、标准、规范为依据,全面总结和查找企业在制度建设、经营管理、燃料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根求源。经过认真全面的诊断,在总结生产经营中良好经验和做法的同时,中电投江西公司查找出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基础管理方面,标准体系和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对标管理、精细化管理推进不够扎实;在生产管理方面,燃料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机组能耗指标过高,市场营销工作力度还显不足;在内部管控方面,管控一体化尚未完全调整到位,管理链条长,工作协调难度大等。
二、抓住难点,重点突破,实现降本增收
依据诊断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中电投江西公司抓好电量和燃料这两个重点环节不放松,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多发电量,千方百计降低燃料成本,降本增收,取得显著成效。
一方面,着力在市场营销上下功夫,在提高电量上见成效。围绕电量狠抓市场营销,不断加大市场营销工作力度。密切跟踪电力市场变化和政策信息,争取电量计划;以边际收益最大化为导向,优化电量结构,减少大机组调停时间;将全年电量计划按季、按月分解到发电单位,发电任务完成率纳入指标考核,建立“日跟踪、周通报、月分析”机制,度电必争,提高了电量计划兑现率。2012年,火电利用小时4543小时,高于江西省平均水平116小时。
另一方面,着力在燃料管理上下功夫,在控制发电成本上见成效。成立了燃料管理部,实现燃料采购与监管职能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坚持没有边际利润的电煤不采购。加强供应商评价与筛选,减少供煤小户和中间环节。强调关口前移,加强驻矿、驻站、驻点和海运煤监控,下大力气“挤干”燃料购运环节“水分”,减少隐性损失。改进燃料监管手段,入厂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100%,所属贵溪电厂采制化实时监控画面远程传送到江西公司本部,实现燃料成本可控在控。2012年入厂标煤单价低于区域平均水平10.89元/吨。
三、夯实基础,全面整改,实现挖潜增效
整改过程中,中电投江西公司将基础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与关键环节的重点突破相结合,细化措施,明确责任,管理效率和效益明显提升,重要经济指标和对标指标明显改善。
一是加强对标管理和标准化管理。不断完善生产运营、燃料管理指标体系和标杆体系建设,完善机组节能对标手册,并将指标对标与管理对标相结合,制定了《2012年指标达标考核办法》,明确所属单位必须完成的达标率,并与工资总额挂钩。针对煤耗、厂用电率、利用小时、边际收益等关键指标,每周编制指标分析报告,深化行业对标和区域对标。围绕差距较大的生产指标进行专项评估,制定优化措施,逐步缩小与先进指标的差距。2012年基本值达标率超过90%,比2011年上升20多个百分点。深入推进标准化管理,理顺管理关系,完善工作流程,提高生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和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强管控能力。不断深化和完善管控一体化改革,管控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基础性文件,厘清管理界面,在制度层面保证管理工作全覆盖,部门职能有分工、有配合、无重叠,确保企业运作顺畅;构建与新管控模式相匹配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用标准和制度指导规范公司经营管理行为;有序推进辅业改革,加快辅业改革步伐。重视风险防控建设,推进审计内控、财务稽核、法律监督、纪检监察“四大平台”建设,审计覆盖面、法律把关率达到100%。2012年中电投江西公司债务重组节约资金成本3150万元,集中招标采购节约资金5132万元。
三是加强设备管理。抓住设备管理不放松,加强设备整治和隐患排查,实时掌握机组运行参数,有效控制危险源和薄弱点,提高机组健康水平。开展大机组、新设备特性和运行规律研究,完善安全、生产、设备管控体系,把基础管理做深、做细、做实、做优,不断提高掌控大机组的能力和运营质量。2012年,所属新昌电厂2号机组、贵溪电厂6号机组、分宜电厂9号机组A修后,煤耗分别下降了7.43、9.45、8.53克/千瓦时。
2012年,中电投江西公司坚持边查边改,坚持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增长,经营业绩得到明显改善。在一季度增亏情况下,于二季度大幅减亏,7月实现整体盈利600多万元,下半年持续盈利,2012年全年盈利2.35亿元。截至2012年底,中电投江西公司总装机容量可达560.7万千瓦,其中火电514万千瓦、水电30.05万千瓦、风电16.65万千瓦。水电、风电装机容量占总容量的8.34%,火电60万千瓦级机组占总容量的71.34%,平均火电单机容量51万千瓦,位居中电投集团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