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  >  工作简报 > 正文
(第190期)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重点提升领域之社会责任管理专项提升(三)

文章来源: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4-03-19

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工 作 简 报

190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3月10日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重点提升领域
之社会责任管理专项提升(三)


  【按】社会责任管理是企业管理变革的创新领域之一,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以社会责任管理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企业管理提升活动,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理念有机融入生产、运营的各个专业、流程和环节,有效提升了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的能力与水平。现将其做法刊出,供中央企业学习借鉴。
 

深化责任管理 提升综合价值
——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成效显著


  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电力)坚持以社会责任管理为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执行、有评估、有改进地系统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活动,运用社会责任管理对管理目标、管理方法和管理成效进行重新塑造,形成新的管理范式,有效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价值引领,为运营管理提供科学的目标导向

  江苏电力始终将发现、提升与创造价值作为社会责任管理的工作主线,不断优化企业运营管理,创造性地开展履责实践,以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

  一方面,坚持用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利益相关方视角探索社会责任管理植入的方式和途径。分别在省、市公司两个层面,有选择、分重点地结合发展规划、电力基建、调度运行、配电运检、营销服务等核心专业,进行社会责任理念植入和流程优化。通过管理融入,推动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合作,达成公司与利益相关方携手共创综合价值、共享价值成果的愿景。另一方面,坚持用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利益相关方视角设计履责实践的思路和方法。深度对接省委省政府“十二五”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率先发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工程纲要》和年度白皮书,从优化能源配置、普惠电力服务和促进社会福利入手,大力实施民生责任工程和履责行动,将企业发展纳入地方发展大局,寻求自身专业工作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点,释放企业管理变革效能,提升了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沟通驱动,为合力发展提供有效的互动渠道

  江苏电力始终将沟通与合作作为推动社会责任管理提升的主要手段,传播公司管理创新后取得的绩效,获得利益相关方对管理创新成效的反馈,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一)完善披露机制,使沟通更具常态性。

  将沟通工作作为公司日常运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靠公司95598服务网站、供电服务电话、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报会、媒体联谊会、微博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确保沟通工作的常态化,实现公司信息披露全覆盖。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发展迅猛、用户粘度高、互动性强的社交新媒体,以文字、图片、视频等丰富的表现形式推送工作动态、安全用电、供电抢修等信息,在有效对外输出价值的同时保证了公司信息的透明和公开。

  (二)创新沟通方式,使沟通更具针对性。

  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方,明确沟通目的和定位,确定沟通频率,选择沟通时机,设计差异化的沟通程序、内容和方式,推进公司与社会各界理性、建设性的全面沟通。如针对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了专项沟通行动,于2013年5月至6月间开展“向政府集中汇报”活动,就电力有序供应、迎峰度夏等履责行动和绩效,以准确、精炼的语言向政府集中汇报,确保沟通省时、高效,增强相关部门对公司认知和认可度,并促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电网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三)丰富沟通平台,使沟通更具双向性。

  公司不断搭建和丰富沟通平台,广泛开展领导干部带队走访、行风监督员定期评议、客户满意度测评以及“社会看电力”、“媒体走基层”等活动,加强沟通的互动性,实现由单向沟通向双向沟通,事后被动沟通向事前主动沟通,一事一议沟通向全面系统沟通的转变。2013年11月,召开“责任电靓美好生活”最佳履责实践发布会,邀请了来自全省不同地区、行业的利益相关方代表、媒体代表,以点评、互动的形式,集中发布公司社会责任最佳实践,向社会汇报近年来省电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做法和成效,为利益相关方沟通理解和参与管理搭建平台。

  三、双向融合,为责任管理提供系统的推进方式

  江苏电力始终将顶层设计与试点先行作为导入社会责任管理的推进方式,推动社会责任管理的全过程覆盖,促进内部管理和发展方式从顶层到末端的全方位变革,支撑企业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着眼“顶层设计、系统策划”,推动社会责任管理“自上而下”融合。发挥省公司统筹规划优势,研究提炼国内外先进企业和公司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成功经验,统一全体员工对社会责任管理的认知,制定总体路径规划和细分行动方案,通过培训、导入等方式在各专业、各部门中进行履责能力建设,创造有利于社会责任管理导入的基础和环境。因势利导,自上而下地指导基层供电企业开展社会责任管理实践,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到所有基层单位。

  另一方面,立足“试点先行、创造经验”,推进社会责任管理“自下而上”的融合。选择苏南、苏中、苏北处于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的基层供电企业,开展社会责任管理试点。既包括覆盖整个运营管理的社会责任管理试点,也包括针对某个专业的专项社会责任管理试点。通过一年多试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经验和成果:南京公司完成“以责任杠杆凝聚多方力量,服务金陵百万家庭”的履责理念构建,形成了以“责任杠杆原理”为基础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路径;苏州公司以“透明度建设”为切入点开展营销服务优化提升,实现社会责任管理与营销服务具体工作的有机融合;无锡公司积极建设‘三集五大’改革成效利益相关方感知评价体系;盐城公司创新性开展利益相关方“三度”管理(利益相关方对企业服务的需求度、业务工作与利益相关方的关联度、发挥利益相关方资源优势协同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参与度);常州、扬州公司分别建立以“大沟通”和“外部期望内部化、内部工作价值化”为理念的全面沟通履责模式,为自下而上地创新、提炼、固化社会责任管理实践和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全面服务,为管理变革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

  江苏电力始终将专业融合和全面服务作为社会责任管理的根本任务,推动社会责任管理融入和服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融入和促进公司管理提升,将社会责任管理作为管理变革和创新的突破口。

  一是服务主营业务。将社会责任理念和管理要求全面融入生产运营全过程,发策、基建、调度、运维和营销“五大”专业部门找出了37个业务流程中涉及外部利益相关方的62个关键环节,从利益相关方的视角解决跨业务、跨部门、跨流程之间的一系列问题,从管理理念、环节设计、评估方式、管理绩效四个方面对流程原有管理要求进行优化。通过开展运检生产业务外包试点工作、建立运检外委队伍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培育运检外委业务市场等措施,成功把利益相关方的资源优势纳入到“大检修”体系建设中,运用社会资源解决居民内部故障修复时间段不定、报修数量大、分布广的问题,较好地降低了平均检修时间,提升了用户满意度,也使公司可以集中优势资源维护和拓展核心业务。2013年8月,江苏电力在国家电网系统内首家推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将客户信息需求转化为服务内容,融入公司营销专业工作中。

  二是服务职能管理。对各项职能管理进行重新审视、评估、改进、丰富和完善,以利益相关方视野、环境视野、外部视野和综合价值创造理念,强化社会责任管理原则的全面落实,着眼于实现与企业建设运营相关的价值链整体优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财、物等相关职能部门提升管理效率和业务绩效。人资部门建立国网苏电大学,以员工成长与职业发展的诉求为出发点为员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成长平台,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财务部门针对中小发电企业迅速回笼资金的诉求,采取重新梳理财务结算流程、采用全额现金支付等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发电企业现金流缺口困难;物资部门通过调整供应商遴选标准与物资招标中标包划分方式增加了中小企业中标的概率,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机遇和空间。

  三是服务队伍建设。将社会责任理念和管理方法融入队伍建设,实现社会责任的全员导入。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指标体系的构建,达到强化岗位认知、体会工作变化、履责能力培养的目的,使每一位员工能够以新的视角和思维认知专业工作的社会价值,把握改进工作的新机会和新方法,实现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社会责任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综合价值创造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两年来社会责任管理的探索和实施,江苏电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环境、社会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大幅度提升。

  在经济价值方面,2013年(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57亿元,利润总额达到46亿元,资产总规模达到1751亿元,销售电量达到3124亿千瓦时。

  在环境价值方面,2013年(截至第三季度末)消纳清洁能源549亿千瓦,节约标煤1812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17万吨,完成节能服务项目9549个,是2011年的1.8倍,节约电量203371万千瓦时。

  在社会价值方面,以26项责任实践和80项责任举措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2013年(截至10月底)共新建500千伏和220千伏变电站26个,新建500千伏线路301公里,约为2011年新建线路长度的10倍,新建220千伏电力线路1090公里。同时,公司与产业上下游所有关键合作伙伴和核心利益相关方共同构建国际一流、持续发展的能源电力产业发展生态圈,建立起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塑造了负责任、可持续的公司品牌与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