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  >  工作简报 > 正文
(第183期)中央企业管理提升好做法(十三)

文章来源: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4-01-17

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工 作 简 报

183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月13日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好做法(十三)


  【按】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在管理提升活动中,深入开展自我诊断,着力开展重点突破,强化整改措施执行落地,问题整改基本到位。在此基础上,国电集团从战略高度,扎实推进“做强主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优化资产、防范风险;加强党建、创建和谐”五项重要举措,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长效机制。现将其做法刊出,供中央企业参考借鉴。

深化管理提升,解决瓶颈问题
——中国国电扎实落实五项重要举措

  在管理提升活动中,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电)制定了基础管理诊断框架,包括六个方面29条诊断内容;全面开展18个重点领域的专项提升,着力推进4个领域的重点突破;对34个基层单位进行了管理诊断;在全系统开展对标管理。目前,自我诊断出的3000多个管理问题及专项提升重点问题全部实现整改,整体管理水平明显提升。2013年,国电集团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以上,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为了深入推进管理提升,构建长效机制,中国国电从战略入手,注重顶层设计,围绕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求优”的工作总基调,坚持转型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做强主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优化资产、防范风险;加强党建、创建和谐”五项重要举措。

  一、做强主业、转型升级,解决发展导向问题

  在深入总结发展成绩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国电明确提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但不做超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做强主主业,在兼顾效益的同时推进转型升级的五项举措:一是正确处理地方政府投资诉求。把可持续发展放到更优先的位置,着力做好政策沟通和解释,杜绝关系投资和人情投资。二是将有限资源集中到主业。坚决不涉足不熟悉、干不了、也干不好的领域。三是进一步完善投资项目管理机制。重新修订了项目前期、项目风险效益评估、项目比选评优、项目开工(条件)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充分评估投资风险,实时关注影响投资效益的外部商业条件,坚决裁撤达不到内控要求的投资项目。四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整合科研资源、重点攻关及成果转化方面加大力度,着力突破关键技术。五是稳健开展“走出去”,大力推广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和服务。

  二、深化改革、完善机制,解决体制机制僵化问题

  中国国电以董事会建设为契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建立与董事会制度相匹配、相衔接的制度安排,进一步提升决策水平和运营效率,释放改革活力。一是公司治理层面的改革。加快形成各负其责、运转协调、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梳理完善战略、预算、投融资、内控制度、业绩考核与薪酬等一系列制度。二是股权结构层面的改革。稳步推进整体上市,在各个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放大国有资本控制功能。三是经营机制层面的改革。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总部、子公司和基层企业权责边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及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强化价值创造激励,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三、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中国国电充分利用管理提升,尤其是管理创新和重点突破取得的成果,不断细化管理,加大内部协同,提高各业务板块运营效率。一是加强煤炭采选业和火电,新能源投资和风机、光伏制造业,金融产业和非金融产业等产业的内部协同,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逐月统计、年底兑现,确保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二是狠抓重点领域突破,在节能减排方面,加大投入,利用成熟技术和内部服务,按期保质完成环保及节能减排目标;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推广“日利润”管理信息系统,将内控要求固化到信息系统中,推广应用财务内控体系,建成了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燃料管理过程透明化;在集中采购方面,应用“电子采购招标平台”,推广多渠道、多点比选,确保采购价格市场最优。三是深入推广精益管理,挖掘所属企业精益管理经验,选择典型企业开展精益管理诊断,以点带面,将精益思维方式、精益价值理念、精益企业文化,以及KPI、SDA、SGA、Kaizen、5S、可视化等精益方法和工具在全集团系统进行推广应用。四是全面启动了火电领域对标管理工作,制定了火电对标三年规划,通过开展区域对标和行业对标,使火电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和效益指标在三年内达到区域或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强化对标、计划、预算、考核的四位一体机制,在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中,加大对标分析力度。

  四、优化资产、防范风险,解决资产质量问题

  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快剥离非主业、非核心、不具竞争优势的企业或业务是优化存量资产、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的必由之路。中国国电提出,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基本完成主要低效无效资产以及非主业、非核心、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或业务清理处置工作,建立健全资产持续优化长效机制,形成战略清晰、主业突出的业务结构。在清理不良资产同时,结合专项提升,建立覆盖计划投资、工程建设、生产运营、财务管理等全过程、全系统的风险内控体系,综合运用审计、巡视、效能监察等手段,规范经营行为,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五、加强党建,创建和谐,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中国国电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把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长效机制。一是抓队伍。配齐纪检监察队伍,夯实组织基础。二是抓教育。以系统内发生在身边的违法违纪案例作为教材,把法规说明白、讲透彻,把做人、做事、交友的底线划清楚。三是抓惩处、抓追责。完善了《职工惩处条例》,制定了《对职务犯罪问题依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责任追究的办法》和《诫勉谈话表》,对发生违法违纪案件所在单位领导人实施追责和诫勉谈话。四是抓巡视,加强监督力量,系统内违纪违法案逐渐减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