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期)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重点提升领域之科技创新管理专项提升(一)
(第138期)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重点提升领域之科技创新管理专项提升(一)

文章来源: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3-07-08
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工 作 简 报
第138期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7月5日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重点提升领域
之科技创新管理专项提升(一)
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管理专项提升工作中,从制度、机制入手,不断夯实科技创新管理基础,搭建创新合作与交流平台,构建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水平。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从健全科技投入机制入手,强化产业化培育过程管控,创新成果转化模式,促进科技创新管理提升上台阶、增效益。一是为挖掘企业内潜在的工程化与产业化生长点,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技术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设立了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二是通过借鉴集成产品开发(IPD)模式,加速科技成果工程化与产业化。从战略层面和操作层面,投入土地、资金、人力、设备、政策等保障性资源;评估潜在产业生长点,把握技术关键,进行材料设计研究,安排工艺路线,提供产业化技术支撑;开展多门类知识、技术以及商业理念的集成整合,形成“产品制造方案、制造流程、管理方案、商业模式”的批量化制造系统过程。三是实施IPD模式的过程中,加强对产品开发目标的定位分析、潜在工程化和产业化生长点的客户需求分析和投资组合分析。通过分析影响投资利润率的各种静态和动态的决定因素,科学采用计算方法,提高产品战略及相关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四是制定了《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在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管理过程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引导项目申报、项目筛选、专家评审、项目立项、资金安排、项目进度管控、项目验收等环节进行周密部署,严格把关,着力解决项目管理内容过于宽泛、考核难以量化、成效不好检验等现实问题,促进科技创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管理专项提升工作,全面加强科技管理内控体系建设。一是围绕现行科技管理制度业务涵盖范围、是否存在遗漏和缺陷、是否有效运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对管理薄弱环节和缺项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和增补,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集团专利管理暂行办法》、《集团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集团技术革新奖管理办法》、《集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二是对科技管理基本业务单元进行分解、梳理,固化业务流程,分析确认流程关键点和管理风险,完成流程描述及流程图绘制,编制了《科技管理内控手册》,实现科技管理流程化和内部控制。三是在总结近年来科技进步及科技奖励工作的基础上,修订了科技奖励内容、措施及评审办法,制定了新的《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扩充了奖项种类,增设了技术发明奖;明确了所属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省部级科技奖及社会力量科技奖相应的配套奖励措施。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采取六项举措确保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一是进一步完善创建国家创新型企业实施方案,从“科技创新支撑发展、管理创新提升效能、文化创新凝聚合力”三个层面,整合优势资源、拓展工程技术产业发展新途径。二是建设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分支机构、区域分公司的作用,建立并完善了职责明确、层次清晰、运转协调、管理高效的三级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研发体系,完善以华电科研总院为龙头、二级单位研究机构为基础、系统内外科技资源相结合的科技研发体系。三是确保科技投入稳步增长,建立科技投入保障机制;积极承担重大研究课题,争取政府科技资金支持;加大对重大前瞻性、基础性技术的研究攻关,完成科研经费集中提取方案。四是重视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通过制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及激励制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能力。特别注重在分布式能源、太阳能利用、智能电网设备、页岩气开发等关键技术领域和战略新兴产业形成核心专利成果。五是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技术管理工作,提高技术指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科技素养。六是加强奖励引导,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集团层面提高科技进步奖励标准,完善科技进步奖励细则,调动内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所属单位层面,设立科技进步奖,对优秀科技成果、技术论文及管理创新成果进行奖励,指导三级单位对群众性技术创新、小发明、小革新、科技论文进行表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