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期)中央企业组织推进管理提升活动专刊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第112期)中央企业组织推进管理提升活动专刊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文章来源: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3-04-12
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工 作 简 报
第112期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4月7日
中央企业组织推进管理提升活动专刊
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扎实组织推进管理提升活动,分专业、分阶段部署活动重点工作,不断夯实基础管理,深入开展内部对标,着力推进基层、现场“三基”管理,各专业管理领域专项提升稳步推进,出台六项有力措施保障效益持续改善,活动取得明显效果。
注重实效 激活基层 强化管理 提升效益
——中国石化深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高度重视管理提升活动,系统动员部署,发动员工改善管理,树立内部典型,深入开展对标,扎实推进专项提升和降本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健全机制,稳步推进
在活动中,中国石化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切实抓好组织落实、责任落实、计划进度落实、阶段目标落实。一是成立由傅成玉董事长为组长、李春光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和协调;落实13个专业牵头部门,负责专项领域问题梳理和整改方案设计。二是在总部和所属企业两个层面,分专业、分阶段全面部署管理提升活动,在活动启动、自我诊断、活动转段等三个关键环节分别召开专题会进行动员部署和检查指导。三是成立了投资决策管理组等13个专业组,制定了第二阶段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落实了各专业管理提升第二阶段责任体系、目标任务、计划措施、具体步骤和工作机制。
二、优化理念,突出实效
中国石化以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不断夯实管理基础,狠抓典型,深入开展内部对标;强化“三基”管理,推动基层和现场管理提升。
(一)不断夯实基础管理。
中国石化坚持“管理无穷尽,改善有空间”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了“改善经营管理建议”运行机制,围绕生产一线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年度改善重点,搭建技术骨干岗位创新平台,重点解决生产工艺瓶颈,注重建议项目实施效果。同时,积极推动制度标准化改造和在线编制,通过系统梳理,集团总部制度数量从1500多项下降为900多项,制度的可执行程度明显提升,为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树典型,立标杆,深入推动内部对标。
中国石化总结树立了镇海炼化企业典型和李安喜领导干部典型,促进企业内部深入对标。
镇海炼化从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建设、运行高效的制度流程、系列精细化管理的办法、注重员工价值实现的人本管理理念、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提炼经验做法,形成了成熟的管理经验。中国石化组织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召开现场会,全面对标镇海炼化,找差距、找原因、定方向、定措施,总部相关部门和事业部现场点评辅导;通过推广学习镇海炼化,在全集团掀起了抓管理提升的新热潮。
李安喜在茂名石化和齐鲁石化任主要领导期间,企业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石化从信念坚定、理念引领、敢抓善管、情系群众、忘我工作等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李安喜同志过硬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并在全系统宣传学习。通过宣传学习李安喜,进一步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重视管理、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的自觉性。
(三)强化“三基”管理,活动深入基层。
为促进基层和现场管理提升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石化推广以“三基”管理为内容的现场管理经验,总结提炼了17家基层单位的典型做法,初步形成了基层队伍建设、安全生产、成本管理、现场精细管理等方面典型经验,如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采油二矿采油22队“短板管理法”、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采油7队“标杆管理法”、江汉油田坪北经理部“平台小经理管理法”、镇海炼化分公司炼油二部“三招深化精细管理”、扬子石化PTA三装置“车间班组成本绩效四步管理法”、洛阳分公司焦化车间“零缺陷管理法”、湖北荆门石油分公司“基层队伍建设五步法”等。同时,汇编收集和总结提炼了近年来涌现出的基层典型案例103个,组织有关专家对管理案例逐一进行分析点评,在全系统推广交流,同时作为基层管理培训案例教材。
三、专业管理提升有序推进
通过开展自我诊断,中国石化基本找准了专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专项提升方向。一些领域的专项提升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在投资决策管理方面,加强投资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健全投资控制和约束机制,完善投资决策管理的监督考核体系及后评价管理办法。在全面预算和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方面,按照“紧密结合重点工作、重点突破全面提升、注重管理实效”的原则,加强全面预算过程控制的刚性约束、严格流动性资产和应收账款监控、强化全员成本管理。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进一步明确分层级风险识别责任、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了重大(重要)风险动态监控报告机制。在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围绕统筹优化科研体制,强化科研项目竞争机制,优化科研对外合作,明确了提升方向、目标、任务与措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劳动用工管理、薪酬管理以及组织人事部门自身建设。在产权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境外产权监管,探索建立产权管理检查评价制度,推动产权流转,提升产权价值。在法律管理方面,加快推行制度建设规范化、法律风险防控全程化、法律业务国际化、品牌保障法律化、知识管理信息化、法制宣传常态化、法律管理一体化、法律人员专业化。在采购管理方面,明确保障生产建设物资安全等7项工作目标、3项工作原则,安排部署巩固完善集中统一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全面推进科学理性采购等8项重点工作。在管理信息化方面,结合近年来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重点围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控能力、防范企业风险提出针对性措施。在反腐倡廉管理方面,组织3个调研指导组,深入14家试点单位进行调研指导,提出了加强防腐体系建设、推动业务公开、加强重点工程和关键业务监督、探索实施廉洁风险防控的措施,制定了专项提升工作方案。
四、强化管理保效益成效显著
面对2012年复杂严峻的经营形势,中国石化制定了六项保效益的具体措施。一是加强和提升原油、物资采购管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分析科学预测,灵活把握原油采购节奏;加大集团化集中采购力度,加强对企业自采物资的监管,努力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加强和提升内部优化和市场化运营管理。贴近市场优化经营,调整结构应对变化,创新技术节能减排。三是加强和提升资金管理。重点监控应收账款、存货等指标,努力控制流动资金占用;优化债务结构,严控付息债务规模;积极做好筹融资工作,保障生产经营资金供给。四是加强和提升费用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深化全员目标成本管理,建立成本量化考核机制,增强员工责任感和主动性,严控不必要的和非生产性的开支,努力降本减费。五是加强和提升投资管理。按照“抓住关键、突出效益、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不断优化和控制投资规模。六是完善和提升经营管理机制。建立了全员参与的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机制,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生产一线的基础项目和短周期项目,建立了“短平快”运行方式,简化工作流程,开辟绿色通道,随时提出,随时解决,随时奖励。
通过落实各项措施,激励广大员工参与改善经营管理工作,中国石化2012年实现挖潜增效1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