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  >  工作简报 > 正文
(第108期)中央企业组织推进管理提升活动专刊之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文章来源: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3-04-03

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工 作 简 报

108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3月28日


中央企业组织推进管理提升活动专刊
之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按】武钢钢铁(集团)公司建立了总部、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全覆盖的管理提升活动组织机构,对活动进行了持续有效宣传发动,注重活动效果与业绩考核挂钩,起到良好激励作用。在活动中,积极对标GE、海尔、宝钢等国内外先进企业,扎实推进专业管理提升;不断强化基础管理,积极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制度流程、治理结构、营销模式进一步优化;多措并举推进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强化机制 对标先进 提升理念
——武钢管理提升活动取得实效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精心组织管理提升活动,构建了强有力的活动保障,通过对标找差距,扎实推进专项提升,不断强化基础管理,狠抓降本增效,促进了企业发展质量、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一、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保障活动深入开展

  在管理提升活动中,武钢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统一部署和全面动员,将活动效果与绩效考核挂钩,有效地激发了内部员工参与活动的热情。

  (一)健全组织机构,持续动员宣传。

  武钢总部、职能部门、所属单位三个层面均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活动落实。同时,15个专业管理领域成立专项提升小组,分类系统推进。对管理提升活动进行了持续的发动动员,先后召开活动推进会、专题会、现场会140余次,组织专题培训121场次。在活动宣传方面,编发了《武钢管理提升活动简报》29期,充分利用《武钢工人报》、武钢电视台、内部网站等载体将活动进展情况宣传面覆盖到车间、班组,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评价制机,活动效果与绩效挂钩。

  为了引导活动有序开展,保障活动效果,武钢制定了《武钢管理提升活动绩效评价办法》,以“解决了什么问题、留下了什么成果”作为衡量活动“措施是否有力、过程是否受控、成效是否明显”的标准,通过调研、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基层活动开展情况,将活动效果与日常经济责任制考核和年终评比挂钩。一是于2012年6月和9月先后两次开展“走基层”活动,对基层单位活动进展进行情况调研和检查,结果纳入评价考核。二是为确保专项提升措施落实到位,每半年组织一次履职、履责检查,将管理提升活动开展情况纳入重点检查内容,将推进不力的、成效不明显的情况反映到月度绩效考核中。三是各专项提升小组定期检查、考核基层单位专项提升活动开展情况。2012年,武钢对活动成效突出的6家单位给予了加分奖励。

  二、对标先进找差距,扎实推进短板突破

  武钢积极与新日铁、浦项、宝钢等先进企业对标,找出存在的差距,明确改进方向。2012年9月,武钢举办了中层以上领导人员学习研讨班,邀请GE、海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领导者和专家学者授课,解放思想,对标先进,研究制定了《关于坚决解放思想奋力战胜危机 开创武钢改革发展新局面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提升管理、应对危机的30条举措。按照“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扎实推进专项提升,有效改善了管理短板和薄弱环节。

  一是完善了战略目标体系,将“一大目标、三个转变、五项理念”发展目标,分解细化为82项指标,明确了责任部门、责任领导,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评价考核。

  二是进一步发挥预算管理的导向作用,研究制定与战略目标、年度经营指标匹配的、具有挑战性的预算目标,构建事前预判、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全流程的全面预算管控体系。

  三是加大信息化投入,建立了“武钢知识产权管理系统”、“重点钢铁企业专利检索数据库”、销售区域分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进口大宗原燃料在途跟踪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内部数据远程管控和高效共享。

  四是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健全了科技创新的决策、激励、投入机制,推动全员参与。2012年,专利申请972项,获得专利授权705项。

  五是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领导“一岗双责”和现场带班制度,2012年,纳入国家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创建的25家单位,实现100%达标。

  六是继续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三改一加强”。实现两级机关内设处长、二级单位职能部门负责人、三级单位副职一律面向集团内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新任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比例达到50%,其他管理和技术人员实现100%竞争上岗。

  七是加强风险管控,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系统识别了生产经营十大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策略和管理方案。重点加强法律风险管理,在董事会建设、并购重组、合资合作、股权转让等重要经营活动中,做好法律审核把关。2012年,武钢所属单位因违法经营导致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为零。

  八是加强党建管理,按照“融入战略决策、融入价值创造、融入员工发展”的新理念,选树党建工作示范点,将党组织的独特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九是建设了“六抓六化”特色惩防模式,即:抓主体,落实责任目标化;抓载体,宣教工作常态化;抓保障,制度防线系统化;抓管控,监督制约立体化;抓惩处,依纪依法规范化;抓推进,评估检验科学化

  三、坚持边查边改,不断强化基础管理

  武钢在管理提升活动中,强调基础管理始于制度建设,重在贯彻执行,不断优化治理机构,积极借鉴先进管理实践,基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将总部21个部门(单位)的90项主要职责优化梳理为156项一级流程,并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完善,形成了《武钢集团总部一级流程手册》。二是在集团和武钢股份直管的11家全资子公司,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制度,实现决策层与经营层的有效分离,形成制衡有效、运转协调的治理机制。三是学习海尔“倒三角”营销模式,实现经营模式由“橄榄型”向“哑铃型”转变,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服务型营销构架。汽车板产品首次实现为上海大众等汽车主机厂供货;热轧系列产品以第一候选资格成功中标港珠澳大桥主体标段。四是按照适用、有效原则,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259人取得“黑带”资格,重难点课题攻关近200项。五是试点推行设备“零故障”管理,即:非计划停机为零、产品缺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效率损失为零,推广建成29条零故障生产线,关键生产线连续无故障天数纪录不断刷新,月均设备故障同比降低21.28%,常用备件“零库存”比例达60%以上。

  四、多措并举降本增效,不断提高经营质量

  为缓解成本费用上涨压力,武钢强化降本增效,细化控制成本的应对措施,取得较好效果。一是突破常规工艺,推进低成本制造技术,打破传统高炉“精料方针”,优化配矿结构,最大限度地增加低价位、低品位杂矿及二次资源的用量,进口铁矿石使用比例由90%降到80%以下,入炉矿品位由59.3%降至57.9%,大大降低了综合配矿成本。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和效益最大化原则,优化品种结构,低成本、满负荷生产高端硅钢、汽车深冲高强钢、重轨、电缆用钢等效益品种,盈利品种比例达50%。三是实施原燃料错峰采购,成功购入149万吨低价矿,加强途耗管理,合理安排回运模式,江运成本每吨下降68元。四是从严压缩可控费用,将常规性预算外费用纳入预算内管理,从源头控制费用总额,加强劳务费用管理,由全年近20亿元降至5亿元;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和非生产性费用,2012年机关管理费降低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