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  >  工作简报 > 正文
(第107期)中央企业组织推进管理提升活动专刊之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文章来源: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3-04-03

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工 作 简 报

107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3月28日


中央企业组织推进管理提升活动专刊
之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按】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在管理提升活动中,一手抓基础管理,一手抓风险防控,集团总部精心组织策划,所属单位扎实结合海外经营特点,不断提升质量精细化水平,积极创新船员作业方式和鱼货加工方式,努力增收节支,不断提升“走出去”风险管理水平,取得良好效果。


强化基础管理 有效防控风险
——农发集团管理提升取得实效


  管理提升活动开展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农发集团)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始终把管理提升与经营管理重点工作紧密融合,一手抓基础管理,一手抓风险防控,用主要成长性指标是否增长检验管理提升活动的效果,以管理提升促企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建机构、定方案、抓宣传,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活动伊始,农发集团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属二级企业均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考虑到自身国际化经营的特点,农发集团在海外总部成立了以非洲渔业开发管理为重点的“拉斯办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海外项目和利润中心管理提升活动的组织和督导。

  (二)结合实际,制定总体方案。

  农发集团制定了管理提升活动工作方案,确定了16项管理提升工作重点,明确了活动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为配合活动的组织实施,农发集团制定了《集团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工作细则》,明确了活动中的部门职责、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为管理提升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农发集团及所属企业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宣传管理提升活动。一是建立了活动工作简报制度,2012年编制管理提升活动工作简报55期,各部门及所属各单位交流活动工作信息205篇;二是在公司网站上专门开设了管理提升活动专栏,传达国资委活动要求,反映所属企业的活动动态;三是在《中国农发》报纸上对管理提升活动进行系列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所属企业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报道。

  二、深部署、细诊断、严把关,锁定管理提升方向

  (一)统一思想,全面覆盖。

  在“自我诊断、找准问题”环节,农发集团对自我诊断工作全面部署,采取专题会议、组织自查自纠、进行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现场调查等多种方式,积极查找问题。农发集团所属贸易企业采取专项行动,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方式,从客户管理等8个方面提出具体整改目标,从领导班子成员到每个员工都围绕8个目标认真梳理业务流程,畅谈工作体会,并将之汇编成册,进行全员交流借鉴,使管理提升活动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

  (二)形式丰富,细致诊断。

  在自我诊断工作过程中,农发集团围绕发展战略,结合年度生产经营管理任务目标,从多方面、多角度认真分析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力求实效。所属柴油机企业事先设计了《管理提升活动自我诊断表格》,引导基层的自我诊断思路,并于基层提交自我诊断报告后进行二次调研。在此基础上,按照“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标准化”的思路和“管理20/80原则”对提交上来的问题点和提升项目进行管理分析,重点查找企业经营管理不足方面存在的共性。

  (三)严格把关,加强指导。

  各部门、各直属企业上报诊断报告后,农发集团召开了相关部门参加的会诊会,对各部门、各企业上报的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讨论,通过与企业沟通、调研的方式予以反馈,最终确定集团7个短板和瓶颈问题,以及全面预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内控体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5个重点提升领域。

  三、狠抓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农发集团所属远洋渔业企业针对远洋渔业生产环境恶劣、作业条件艰苦、人员素质较低、粗放式经营的行业特点,特别提出“强化基础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提高企业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提升要求。

  一是加强鱼货质量精细化管理,提升鱼货加工品质。结合船员来自不同国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语言沟通不畅的特点,将原施行的文字版生产作业参考改编成图画形式的鱼类加工方法和控制流程图,这项措施提高了冷鲜金枪鱼的上机率,鱼货加工品质也得到提升,2012年多次创造了单船单航次出口绝对量超过2吨(出口销售收入约合117,371元人民币)、上机率超过90%的良好成绩。此外,针对每个航次专门制作《鱼货质量评定报告书》,卸鱼后立即编制鱼货质量评定报告书,并针对鱼货加工中的问题及时纠正,有效提升了鱼货品质。

  二是积极创新船员作业方式和鱼货加工方式。对船员作业进行多项革新,包括改进取鱼口设计、研制卸冻鱼和装饵料用的玻璃钢滑槽以及卸鲜鱼和装冰用的异形滑槽等等,达到了降低劳动强度、确保船员安全生产和提高作业效率的良好效果。同时,在对销售对象需求和市场进行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实行差异化切割,提高了鱼货销售价格,为企业赢得了更多效益。

  三是强化基础管理,努力增收节支。为提升船只作业质量,尽量减少无效出航成本,编制下发了《船只生产评价报告》和《轮机评价报告》等材料,基本杜绝了船只无效出航、带病出航的现象。为强化增收节支,还及时出台了相关制度,加强物资领用管理,规范审核领用流程;并进一步加大对燃油、饵料大宗物资的比质比价采购力度。在船员使用方面,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雇佣外籍劳务船员,节省人工成本40%左右。

  四、不断提升“走出去”风险管理水平

  近年来,农发集团一直将“走出去风险”列为重大风险,制定了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并贯彻实施。在活动中,农发集团着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密切关注国际渔业捕捞政策的变化,加大对项目所在国政治、经济及法律环境的研究,有效规避风险。2012年,在缅甸要求外国渔船不得雇佣外籍船员的情况下,农发集团积极研究方案,经过认真测算,最终确定在保留现有项目框架的基础上、寻求差异化的新的合作方式,确保了项目的稳健发展,单船捕捞产量同比增加80%,捕捞产值同比增加了83%,利润同比增长203%。所属中水公司为防范法律、政策、税务和运营风险,进一步扩大主营业务规模,2012年完成了对国际渔业公司股权的回购,并开始对管理架构进行全面调整。据测算,回购国际公司后,中水公司年增加营业收入约12亿元,增加利润5000多万元,不仅有效地化解了风险,而且整合了资源,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通过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农发集团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各项主业得到长足进步,生产经营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完成生产经营预算指标。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未经审计数),同比增长20.6%;实现利润总额8.8亿元(未经审计数),同比增长12.8%;实现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17.2%;利息支出与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相比下降2958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