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  >  工作简报 > 正文
(第40期)加强运营诊断 促进管理提升——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积极开展火电企业运营诊断工作

    发布时间:2012-09-17

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工 作 简 报

40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910


加强运营诊断 促进管理提升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积极开展火电企业运营诊断工作

 

  面对煤价高成本压力,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集团)积极应对、主动出击,以火电运营诊断为切入点,自我剖析、查找问题,通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节能减耗、降本增效。

  中电投集团在所属火电企业中开展的运营诊断工作,总体思路是以总结经验和查找问题为主线,以制度、标准、规范为依据,通过制度建设、安全生产、燃料管理等领域的深入对标,重点查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深刻剖析、确定对策、加以整改,从而达到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步发展的目标。其具体做法主要包括:

  一、“望闻问切”找根源

  在选择诊断目标企业时,中电投集团要求被选企业的外部条件、经营状况、设备装备水平各不相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在首批被选的江西新昌电厂等5家企业中,不仅有亏损企业的代表,也有盈利指标较优异的代表。在诊断方法上,中电投集团制订了《诊断查评标准》,按照管理评价和指标评价两类划分,在每一大类中按照安全、环保、经营、生产等内容进行细分并设定分值。对于标准体系的设计,中电投集团统筹兼顾,用市场指标衡量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其他竞争对手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的差距,用内控生产经营指标,衡量内部生产经营现状与预算值、设计值、先进值的差距,通过内外两方面指标的结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立体式对标体系,为开展全面深入的诊断工作提供科学工具。在确立诊断方法和原则的同时,中电投集团充分发挥专家力量,组建一支来自系统各单位、具有丰富生产管理经验的专家队伍,保障火电企业运营诊断取得实效。

  二、“对症下药”开良方

  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中电投集团将“对症下药”提出有效整改措施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以江西新昌电厂为例,该企业两年前刚刚投产,虽然拥有新设备等硬件优势,但仍然没能阻挡煤炭价格涨幅冲击,2011年全年亏损达到3亿元。中电投集团选择该企业作为首家接受诊断和整改的对象,主要是考虑该企业在集团内具有一定代表性,如果能够解决新昌电厂的问题,对其他企业势必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通过制定诊断计划、实施现场评估活动和评估组多次沟通汇报等一系列措施,中电投集团派出的诊断工作专家队伍很快找出了新昌电厂存在的实际供电煤耗比设备设计值高出16克/千瓦时的问题,进而从燃料管理、基础管理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而可行的革新改造建议,大大增强了新昌电厂领导班子和广大职工尽快实现企业扭亏为盈的信心和决心。由于查找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得力,目前江西新昌电厂的做法已经辐射中电投集团江西公司所属的其他企业。按照计划,中电投集团江西公司所属火电企业将于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全部整改工作,随后将利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对照专家诊断报告再次进行全面复查。集团总部将对整改工作实施进度进行督查,确保整改项目落实并取得实效。

  三、“定期体检”建机制

  为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持续改进,中电投集团制定了完善的保障措施和工作原则,要求所属火电企业重点解决突出问题,要把问题进行分类,不难解决的立即整改,难度较大、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要制定工作计划,集中攻关、逐步解决。整改工作要明确人员和责任,做好监督考核,对于管理混乱、整改工作不力,突出管理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单位,要对有关人员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在此基础上,中电投集团主要领导对企业运营诊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总经理陆启洲提出,要把运营诊断作为管理提升重要抓手,在集团各产业板块进行推广,同时通过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开展新的诊断,实现管理闭环,促使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得到提高。

  管理提升活动启动短短5个月以来,中电投集团及各二级单位已完成44家火电企业的生产经营诊断工作,管理薄弱环节、突出问题被逐一诊断出来,贵州黔北电厂、河北平顶山电厂、安徽平圩电厂等一批企业优秀经验也得到了挖掘和推广。今年年底前,中电投集团将完成全系统的生产经营诊断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