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  >  工作简报 > 正文
(第30期)中央企业全面开展自我诊断,找准问题推进管理提升活动深入开展(六)

文章来源: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08-17

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工 作 简 报

第30期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8月13日


中央企业全面开展自我诊断,找准问题
推进管理提升活动深入开展(六)


  中央企业所属单位深入开展自我诊断,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调研等方式进行自查自纠,科学选取标杆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标诊断,找准管理短板,明确提升方向,为扎实、有效开展后续专项提升工作奠定基础。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针对战略管理点、效益管理点、服务提升项目、内控管理项目及安全管理提升项目,共查找出六大领域的问题和薄弱环节40项。所属单位也围绕业务环节和重点管理领域开展了颇具成效的自我诊断。中翼公司针对安全、服务、降本增效、内控建设、人力资源配置、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管理领域全面梳理薄弱环节,对影响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专题研究方案和责任体系。民航快递公司总部机关、32家分公司及托管公司从财务管理、安全运营、市场营销管理、风险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法律管理、纪检监察等方面开展自查工作,共收集安全生产、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班组建设、销售管理、成本管理、资产管理、服务质量管理、规范运营、财务管理等10个方面的管理问题107项。

  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全要素、全过程对照行业标杆、业务标杆、管理标杆,分层面找差距,深入开展对标挖潜工作。旅行社板块所属企业建立了三个级别、二个维度的对标体系,设定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8个,深入开展行业对标和内部对标。地产板块所属企业对标业内优秀企业,不断提升设计、施工等环节的标准化水平,通过学习、借鉴行业内规划设计、产品流程的标准化资料,编制了施工图标准指导书、毛坯房建造指引等规范文件;参考万科等标杆企业在工期标准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建设项目工期标准。嵩山景区积极选派骨干员工到标杆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全面对标峨眉山、黄山景区,加大对标杆企业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采购管理、运营、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信息收集力度,建立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的对标管理体系。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所属企业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自查自纠、现场调查等多种方式,认真分析和梳理短板和瓶颈问题。淄柴公司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基层单位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诊断调研,重点分析查找在制度执行、目标管理、责任落实、考核评价、激励约束、风险防控等管理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初步归纳出资源不足、组织不当、流程不顺等8大类59项管理问题。中非农投公司通过召开自我诊断动员会和职能部门自查会,对各部门及境外各单位全面、深入查找管理问题进行具体部署,要求员工在自我诊断过程中做到“敢说敢言,无所不言”;公司项目开发、生产经营、财务等职能部门针对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系统梳理,最终形成了《中非农投公司管理提升自我诊断报告》,对17项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积极贯彻落实集团管理提升活动总体部署,通过对标先进企业,查找管理短板,诊断差距与不足。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积极开展与国际国内先进核电组织或企业的对标工作,查找差距与不足,充分借鉴良好实践,深入识别公司管理短板。陆丰公司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深入查找经营管理风险点,研究切实可行的规避措施。能源公司开展“对标、达标、创一流”活动,寻找差距,提升能力,争创行业标杆。铀业公司全面组织开展管理提升诊断工作,按照责任部门划分,全面组织自查与自我诊断工作。

  华侨城集团公司所属华侨城股份和康佳集团两家上市公司紧密围绕内部管理职能和业务运营关键环节开展自查自纠和管理诊断工作。华侨城股份紧紧抓住多元化、跨区域经营管理模式特点,围绕投资决策、全面预算、采购管理等13项管理职能开展对标学习和自我诊断。目前,已初步完成采购管理诊断工作,发现在组织保障、制度建设、采购模式、电子化采购、供应商管理等5个方面存在管理短板。康佳集团在总部和各业务单元均设立了自我诊断专职机构,自上而下地推动诊断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对标和自我诊断,发现在采购管理领域存在着供应商资源相对分散、原材料供应质量和时间难以保证等突出问题;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对标业内领先的三星、苹果等一流企业,发现在产品线结构、集中采购、营销策略等3个方面尚有较大改进空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