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中国海运:抓好“五个结合”,促进管理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发布时间:2012-04-17

  中国海运集团推行精细化管理已历时五年多,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今年国资委推行的管理提升活动,意义更重大,内容更广泛,要求更具体。中国海运集团认识到,尽管前一阶段集团的精细化管理已有一定基础,但对照国资委的新要求,还要清醒地看到差距,看到不足,要在现有基础上把活动开展得更扎实。为此,集团首先加强组织保障,在业已建立中国海运集团精细化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分别由集团总经理许立荣和副总经理林建清担任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同时根据国资委新的要求,对精细化管理计划进行修订,在原有基础上制定管理提升活动计划。在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中,中国海运集团强调抓好“五个结合”:

  一是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提升管理的核心就是实现制度化、信息化、科学化,而制度建设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根本。过去,集团曾围绕“制度与流程”进行重点推进,各单位在制度建设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管理方式的转型。目前,中国海运建立了董事会制度,这是集团领导体制、决策机制、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前提。因此,集团将以建立董事会制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制度建设:一是组织制度建设,建立责权明确、运作规范的组织关系和现代企业制度,做好集团的顶层设计和总体的架构调整,优化组织结构。二是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完整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结合架构调整,加强机关总部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执行能力,不断推进“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型。

  二是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与努力完成2012年奋斗目标相结合。2012年,海运业前景不容乐观。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一些发达国家深陷严重的金融和债务危机,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也面临通货膨胀、经济增速下降的挑战。海运业市场整体走势低迷,油轮、干散货、集装箱三大市场供需矛盾将继续恶化。而中国海运集团2012年的总体工作目标是:着力抓好当前工作,积极面对市场逆势,苦练内功,强身健体,保安全,保效益,确保实现集团整体盈利。在市场逆势下确立盈利目标,是一次自我加压,自我挑战。对此,集团强调要练好内功,向管理提升要效率,要效益;要在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船舶安全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有新的进步,新的提升,把管理提升作为实现集团整体盈利目标的重要支持,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三是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与促进中国海运转型发展相结合。中国海运将把做精做细与做强做优紧密结合起来,把管理提升与企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集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不是作表面文章,而是为促进企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中国海运在转型发展中,提出了“三个转变”的目标要求,其中“行业领先者”是三个转变的重心,它不是一项短期目标,而是贯穿集团“十二五”时期的一项中长期任务。要做领先者,需要理念领先,服务领先,人才领先,资本领先,成本领先等等,而这些都离不开管理提升,离不开管理精细化。因此,中国海运将着力抓好“三本”(成本、资本、人本),以此为突破口,既推动管理提升,也加速企业转型。

  四是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与中国海运的品牌建设相结合。品牌立足于精细化,品牌赢在差异化。有了精细化可以打造品牌,丢了精细化也可能毁掉品牌。中国海运将继续依靠精细化管理,依靠管理提升,通过优化船队结构,进一步打造船队与船舶品牌;通过“大客户、大合作”战略、精品航线以及市场营销,进一步打造服务品牌;通过加强节能减排与低碳理念,进一步打造绿色品牌;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打造安全诚信品牌、社会责任品牌以及中国海运的文化品牌,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及管理提升活动,为中国海运的品牌建设增光添彩。

  五是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与拓展国际化经营相结合。在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化经营业务中,中国海运将确立“越是眼晴向外,越要练好内功”的理念,结合管理提升活动,大力加强海外基础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境外管理规章制度,二是加强海外风险防范,三是加强海外资金管理。通过与大型跨国公司对标,确立愿景,准确定位,寻找差距,制定措施,提高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形成“差异化经营、精细化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新模式。继续利用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中国发展的黄金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实现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的转变。以国际化视野引领中国海运的未来发展,力争在“十二五”进入世界500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