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局党支部举办专题党课
党员学习培训不断引向深入

    12月21日,国资委党建工作局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会上,党建局支部书记刘晓滨同志围绕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了专题党课。党课内容贴近工作实际,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丰富了党员的党建理论知识,增强了党员搞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决心。

    刘晓滨同志首先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形势。他指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党建工作正处于调整适应期,党建工作的基本形势是好的,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长期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确保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稳步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命题、提出了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新观点、提出了科学把握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的要求、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课题、在发展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执政党的科学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强调必须重视和巩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命题、提出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任、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命题。这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为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理论与实践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理论创新方面,明确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明确了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坚持党管干部这两个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初步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办法与措施,明确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法律地位;在具体实践方面,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确立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有企业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中央企业逐步探索出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经验。在充分分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成绩的同时,刘晓滨同志也从世情、党情、民情等方面深刻剖析了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指出我们党所面临的“三大长期考验”: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与发展市场经济的长期考验、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占优势和强权政治“两股压力”长期存在的严峻考验,同时分析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本身面临的一系列难题。

    刘晓滨同志强调,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和正确理解“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的观念。首先,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重要位置,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充分发挥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其次,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中央企业有350多万共产党员,基层党组织近20万个,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第三,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首先是工人运动,没有工人的拥护,共产党就将失去自己的政权。国有企业是中国工人最集中的地方,中央企业职工1000多万,这是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

    刘晓滨同志最后指出,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一个不可动摇的重大政治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遵循国际惯例与坚持中国特色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党委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董事会依法决策与党委参与决策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支持董事会、经理班子依法行使用人权与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职工群众民主管理与企业领导人员依法管理的关系。

 
来源:国资委党建工作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