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资数据  >  央企 > 正文
2020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文章来源:国新网  发布时间:2021-01-19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2020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下面我们首先请彭华岗先生作介绍。

彭华岗(徐想 摄)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

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先介绍一下中央企业2020年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202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资委和中央企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改革发展,着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全年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圆满完成力争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的“两个力争”目标,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重点产品产销平稳增长。2020年,中央企业油、气、电、钢、煤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产销平稳增长。国内原油累计产量同比增长0.6%,天然气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9%;发、售电量累计分别同比增长3.5%和3.2%;钢材产销量累计分别同比增长2.7%和2.3%;原煤产量和商品煤销量累计分别同比增长4.4%和6.8%;汽车产销量累计分别同比增长3.2%和4.7%。

彭华岗:

营业收入恢复正常增长。月度收入连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12月当月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创历史最高水平。2020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万亿元,同比下降2.2%;降幅较一季度的最低点收窄了9.6个百分点;汽车、矿业、建筑、通信、钢铁等行业累计营业收入保持正增长,其中:钢铁、建筑等行业营业收入增速超过10%。

净利润累计实现正增长。2020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近八成中央企业净利润同比正增长。有2家企业净利润超过千亿元,4家企业净利润超过500亿元,39家企业净利润超过百亿元;24家企业净利润增长超过25%。43家企业净利润增长超过10%。

运行质量重点指标持续改善。2020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12%,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6.5%,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人均劳动生产总值59.4万元,同比实现正增长;人均创利14.8万元,同比增长0.5%。

彭华岗:

2020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中央企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在生产经营、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效益走出低谷,稳步提高,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了“十三五”的圆满收官。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持续扩大有效供给,着力畅通经济循环,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增长、“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新的贡献。

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的问题。谢谢。

寿小丽:

谢谢华岗秘书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开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焦非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从您的通报中我们注意到,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好于预期,能否具体介绍一下2020年央企运行的突出特点?谢谢。

彭华岗:

谢谢你的问题。2020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确确实实是大落大起、波澜起伏,最终的结果,刚才通报的数字来看还是不错的。从运行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效益先降后追,全年实现了正增长。年初的时候,多数中央企业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遇到了困难,再加上油价暴跌和政策让利等客观因素,2月份中央企业净利润只有5.1亿元。中央企业每个月的净利润约1000亿元,5.1亿元几乎可以说是颗粒无收,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3月份以来,中央企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头率先复工复产,深化提质增效,3月份和4月份效益开启触底回升,5月份效益恢复到同期的9成,6月实现了正增长,并且创了历史新高。去年下半年以来,月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全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应该说,这是一步一步地把净利润从1到4月下降61.2%的情况的最低谷拉升转正,十分不容易。

第二,投资和研发投入稳步增长,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20年,中央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投资)2.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自4月份以来,始终保持了正增长的态势。通信企业加快5G网络共建共享和商业应用转化,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30.7亿元,同比增长9.9%。发电企业加大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投资力度,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14.8亿元,同比增长27.4%。2020年,中央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了11.3%,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为2.5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了3%。去年有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天问一号”逐梦而行,嫦娥五号奔月取壤、奋斗者号万米探海、北斗三号建成开通、页岩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中央企业承担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的捷报频传,为“十三五”收官增添了成色亮色,极大的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也为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第三,降杠杆圆满完成目标任务,有效防范了财务风险。到2020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4.5%,同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圆满完成3年降低2个百分点的目标。其中,带息负债比率是37.7%,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负债结构明显改善,偿债能力有所增强,守住了不发生债券违约风险的底线。

第四,降低全社会运行成本近2000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央企业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政治账,坚决落实国家政策,助企纾困,降电价、降气价、降资费、降路费、降房租,2020年降低全社会运行成本1965亿元,其中电网企业合计降低用户用电成本约1080亿元,通信企业贯彻落实提速降费等要求,让利约460亿元,石油石化企业全面下调非居民用气价格,降低下游企业用能成本超过300亿元,为中小企业降本减负,累计减免租金超过75亿元,减免路费超过50亿元。

应该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的稳定发展,在带动复工复产、促进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压舱石”的责任担当。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提问(焦非 摄)

澎湃新闻记者: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启动,请问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效?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请问有哪些重点任务,将在哪些方面率先发力,具体重点和着力点是哪些?谢谢。

彭华岗:

谢谢你的问题。应该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年启动以后,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抓紧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动员部署,各地党委和政府、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中央企业和全国国有企业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狠抓贯彻落实,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形成了新的深化国企改革热潮。国有企业改革在很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第一,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央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国有企业普遍制定了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清单,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更趋清晰,董事会建设进一步加强。

第二,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去年新增22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涵盖了近1.8万名关键核心人才。中央企业集团总部部门数量平均压缩超过17%,人员编制平均减少20%,企业活力和效率得到了明显增强。

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深化。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挂牌成立,总规模2000亿元,首期募资707亿元。中央企业实施混改超过900余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有力促进了各类所有制资本的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作用明显。中央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国家管网资产重组完成,去产能、“压减”“处僵治困”取得明显成效,中央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到5级以内。

彭华岗:

第五,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取得历史性突破。“三供一业”和市政社区管理等分离移交,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些主体任务去年已经基本完成。

第六,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显著增强。职能转变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有效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助力国企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违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总体建成。

第七,改革专项工程持续推进。“双百行动”持续深化,“科改示范行动”全面启动,“区域性综改试验”拓展扩围,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涌现出一大批改革典型,发挥了示范、突破、引领、带动作用。

第八,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政治优势更加凸显。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基层组织政治职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打好攻坚战,力争到2021年底完成三年总体改革任务的70%以上,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为2022年全面完成三年行动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将更加聚焦重点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更加深入有效,企业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更加清晰,董事会普遍实现应建尽建,配齐建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化经营机制,优化股权结构,探索实施差异化管控。要圆满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厂办大集体改革等收尾工作。推动商业类企业的公益类业务分类核算和分类考核等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我们将更加注重激发活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各层级企业普遍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进末等调整和用工市场化。在具备条件的商业类子企业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积极有序推进关键岗位核心人才的激励,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坚决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

我们将更加突出基层创新。深入开展“学先进、抓落实、促改革”专项行动,鼓励支持“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区域性国资国企改革和深化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等专项工程的企业率先改、大胆试,争当改革标兵、争创改革经验,使改革政策直达基层,让改革成效惠及基层,在基层形成典型引路、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热情,我们也欢迎媒体朋友们多到我们企业去看看,这既是对改革的支持,也是对改革的监督和推动。谢谢。

上游新闻记者提问(焦非 摄)

上游新闻记者:

国企混改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能否介绍一下国企混改的进展?另外去年东航在集团层面进行了股权多元化改革,请问下一步央企层面有没有计划推出引入社会资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谢谢。

彭华岗:

谢谢你的问题。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和全国的国有企业积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说说进展的情况。

第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范围和领域还是不断扩大。在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混改积极稳妥地推进,2013年以来,中央企业累计实施混改4000多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1.5万亿元。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户数占比超过了70%,比2012年底提高近20个百分点。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户数占比达到54%,引入社会资本超过7000亿元,电力、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央企混改的主要载体,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利润分别占到央企整体的67%和88%。

2020年我们专门成立了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下一步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2020年中央企业一年当中实施混改超过了900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这方面的工作还在积极推进。

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促进了企业的经营机制的转换,混合所有制企业以混促改,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推动完善公司治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施员工持股,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等等,有效地促进了我们企业经营机制的市场化。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混改在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等方面的效果逐步显现,涌现出一批像海康威视、万华化学、中国巨石等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好地推动了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当中,引入社会资本形成的少数股东权益,由2012年底的3.1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4万亿元,占比由27%提升到38%。另外,中央企业对外参股的企业超过6000户,国有资本投资额超过4000亿元,这种双向的混改,推动了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的“隐性冠军”企业。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各方面都高度关注,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不能片面地以混改的数量、比例、进度、范围等作为国企改革的标识。

我们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三因、三宜、三不”的原则,不能采取“运动式”、“一刀切”的方式来推进混改,而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和工作成熟度,宜改则改,不宜改不强改,避免盲目性,一企一策地加以推进。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分层分类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中央企业集团层面主要还是保持国有独资或者国有全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去年我们一些中央企业集团层面都进行了股权多元化的改革,这是我们主要的方向。

你刚才提的问题,从目前来看,中央企业集团层面还是没有推进引入其他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计划。我们要将改制作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务求改革实效,避免一混了之。要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混改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谢谢。

香港经济通通讯社记者提问(焦非 摄)

香港经济通通讯社记者:

请问发言人,刚刚提到国企央企的负债率有所下降,那今年就确保不发生债务违约、逃废债等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国企去杠杆的重点是什么?谢谢。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关于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各方面都非常关注。最近,国资委也专门组织对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债券风险进行了全面排查。从目前排查的情况来看,目前中央企业的信用评级情况还是良好的,资本市场认可度比较高,债券规模总体合理,资金接续是安全可靠,风险基本上是可控在控。

国资委历来高度重视中央企业债务风险的管控,从2017年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降杠杆减负债防风险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你刚才的问题说下一步怎么办,我从正面说说以前怎么做的,下一步工作也会按照这些要求来推进。

这几年做的工作:第一,分类管控负债率。我刚才在介绍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时候专门讲到,中央企业的负债率到2020年底是64.5%,实际上这实现了降低2个百分点的目标,这是2017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给国资委提的要求,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做这个工作。为了能够控制负债率,国资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个是专门出台了降低负债率的指导意见,提出11条具体措施,制定了负债率分类管控方案,按照管控线和警戒线实施分类管控,和中央企业逐户签订三年负债率的目标,通过强化监测通报、督促约谈等,推动中央企业严格落实目标。从现在看起来,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第二,加强重点债券风险管控。对中央企业债券占带息负债比重实施分类管理比例限制,严控高风险企业短期债券占比,防止集中兑付风险,严格控制资金投向,要求企业将资金高效投入到主责主业,严控超越财务能力的投资,严禁挪用资金空转套利。发生债务风险或者出现问题,很多都在于投资的失去控制,这几年在这方面加大了力度。近年来,中央企业没有发生一起债券违约事件。

第三,全面加强高风险业务管控。我们全面排查金融及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严控对外担保、PPP等高风险业务,坚决禁止融资性贸易。这几年在禁止融资性贸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现一起通报一起、追责一起,有效夯实了中央企业债务风险防控的基础,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三年降杠杆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由降杠杆向稳杠杆转变,确保大多数企业负债率保持稳定,高负债子企业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债务风险的底线。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国资委债务风险管控的指导,推动各地方国资委建立债券风险防控、日常监测、重大风险报告等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地方国有企业的债务风险防控能力。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焦非 摄)

人民日报记者:

去年面对种种压力和挑战,中央企业如期完成了各项既定目标,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请问彭秘书长,您对这样的成绩有怎样的经验体会?谢谢。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应该说,去年确确实实是不容易,面对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大家都知道,新冠疫情的暴发,导致了供给中断和需求萎缩同时发生,国际上的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世界经济也是陷入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再加上美国对我国的遏制打压全面升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

这种情况下,中央企业顶住了压力,经营发展实现了逆势上扬,为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取得这样的成绩:

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面对世纪罕见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为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稳定社会大局提供了根本保障。可以说,没有这个大前提,中央企业不可能正常开展生产经营,也不可能实现今年这么一个成绩。

国家在特殊时期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受疫情冲击较重的行业得到了重点帮扶支持,阶段性的、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陆续出台,贷款展期、续贷等金融支持持续加大,人流物流堵点相继打通,供应链、产业链加速畅通,有力地对冲了疫情的影响,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环境。

国资央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奋发作为,体现了责任担当。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情况。

第一,明确目标,引领全年发展。2020年刚开始的时候,国资委就提出了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突出抓好“三稳四保一加强”。“三稳”是稳经营、稳产业链、稳企业。“四保”是保国计民生、保重大工程、保安全生产、保高质量发展。“一加强”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随着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国资委因时因势围绕统筹疫情和复工复产作出了一系列的工作部署,年中我们又提出了“两个力争”目标,为中央企业全年经济运行引领了目标方向。

第二,细化措施,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为督促中央企业实现“两个力争”目标,国资委专门印发了通知推动中央企业开展提质增效的专项行动,围绕稳产增收、降本节支、瘦身健体、深化改革、风险防范等方面细化工作举措,清晰地描绘了“路线图”和“任务书”。中央企业持续推动管理提升,强化全面成本对标,严格压缩可控费用,全年中央企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均同比下降,成本费用利润率6.5%,同比提升了0.2个百分点。多数企业的营业收入和效益实现了协同增长。比如说钢铁企业,全年钢铁行业的效益比较好,去年一年,钢铁行业的吨钢成本同比下降了95.2元,是什么概念呢?去年中央钢铁企业是1.5亿吨产量,一吨将近一百块钱,就是一百多亿的利润。

第三,健全机制,全面落实任务。国资委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重点任务的月跟踪、季调度,重点企业挂牌督导、考核激励同向联动等一系列工作推进机制,确保目标、措施与责任的“三位一体”,并给予考核、资本收益等政策支持。中央企业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推进,全力抢抓市场增长机遇,努力拓市增收,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比如建筑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全力以赴开拓市场,积极利用“两新一重”的建设机遇,持续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去年建筑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1万亿,同比增长了11%,新签合同11.2万亿,同比增长17.8%。在境外业务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我们超过七成的境外项目在持续施工,“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无一停工。

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使我们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了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提问(焦非 摄)

海报新闻记者:

2020年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海外市场开拓困难重重的情形下,中国企业践行“一带一路”的责任和担当,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有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分享?谢谢。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刚才我在回答中也提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给我们海外项目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中央企业还是克服了困难,大多数项目在正常开展,特别是“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没有一例因此而停工。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81家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担了超过3400个项目,成为推动“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的重要力量。在疫情的过程中,因为涉及到所在国的人员流动管控、设备物资运输受阻、生产经营活动停止等困难,中央企业海外项目确实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国资委专门成立了境外防控指导组,建立全天候24小时值班制度,统筹指导中央企业加强境外疫情防控和有序开展生产经营。中央企业也积极行动,采取各种措施,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基础上,稳妥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基本上大部分企业项目还在实施,“一带一路”项目也没有停工。600多个项目顺利完工,比如说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克服疫情影响顺利推进,多项重要节点工程开工或者竣工。中白工业园2020年实现新增入园企业10家,累计入园企业已经达到65家,协议总投资12.2亿美元。格鲁吉亚E60高速公路也竣工通车,这一批标志性项目也促进了“一带一路”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强调,在新发展格局下,我们将继续高举开放合作大旗,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全力做好境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攻坚战的前提下,推动中央企业同各国不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经贸、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作出贡献。谢谢。

寿小丽:

时间关系,最后两个问题。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焦非 摄)

中国新闻社记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创新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请问发言人,国企在2020年的创新情况如何?接下来国资委将通过哪些措施,进一步推动国企加大创新力度?谢谢。

彭华岗: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国资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我们专门成立了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小组,在2019年国资委内设机构的调整过程当中,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科创局,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带头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我们给科技创新的政策,可以说是“能给尽给,应给尽给”。按照这个原则,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2020年,中央企业坚决顶住了疫情冲击和经营压力,推动资金、人才、政策向科技创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实现了一大批的技术突破,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中央企业2020年科技创新的情况大体上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刚才我介绍经济运行情况的时候也讲到,中央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工业企业研发强度达到了3%。中央企业的研发平台在不断完善,拥有国内研发机构4153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91个。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中央企业的研发人员有97.6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有229人,2019年,中央企业系统里新当选的院士有18人。

第二,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刚才我也说到一些这方面的情况,比如说“天问一号”发射升空、“奋斗者号”的万米深潜等。另外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国药集团率先研制核酸检测试剂盒,提出恢复期的血浆疗法,研发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在国内率先附条件上市,正在面向重点人群开展大范围接种。中国建筑承建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超速度建成,也是基于中国建筑创新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另外,电子、通信等企业及时提出“一网畅行”、“一码防控”等大数据服务,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这也都是我们中央企业的科技成果。

第三,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还在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央企业在北斗产业、民机铝材、新能源汽车、数字化发展等方面,先后设立了多个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组织举办了第三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参赛人数有2.3万人,征集项目3000余项,其中49所高校以及570家社会其他创客团体申报项目800多项。中央企业发挥龙头企业支撑引领作用,承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13个,建设各类创新平台400多个,形成了像航天云网、中航爱创客、电科芯云等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水平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国资委按照“能给尽给、应给尽给”的原则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这也是我们下一步从政策支持上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几个方面:

在业绩考核方面,我们将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突破列入考核范围,另外把中央企业的科研投入在考核当中加回到中央企业的利润,视同利润进行考核。在激励分配方面,对重大项目、创新项目、创新团队的工资总额,我们给予工资总额的单列。另外推动中央企业落实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加大对科研人员的中长期激励力度。在资本金投入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大部分投入到科技创新方面。

另外,刚才我说到改革的时候,我们去年还专门搞了一个“科改示范行动”,选择了一批基层的科技型企业,重点在公司治理、中长期激励、市场化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激发活力。我们相信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一定能够推动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取得更好的成果,一定能够使得中央企业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当中作出更大贡献。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提问(焦非 摄)

香港中评社记者:

2020年中央提出了形成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问中央企业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来还有哪些布局?谢谢。

彭华岗:

谢谢你的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现在国资国企全系统都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领会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国有企业作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将主动发力、率先行动、谋划新思路,拿出新举措,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要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支撑作用。刚才专门讲到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和国资委给予的政策。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将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重点领域的短板环节,加大研发投入,联合行业的上下游、产学研的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分层次、分领域部署一批产业的关键技术、前沿领域技术和应用基础技术,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实现发展动力的根本性变革。

第二,要在畅通国内循环中发挥骨干作用。进一步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抓住重点,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持续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强大产业带动能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促进形成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三,要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中发挥引领作用。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发挥国有资本“种子”作用和国有企业应用场景的优势,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

第四,要在推动更好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示范作用。积极主动与全球各类企业加强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重点项目的深耕细作,带动中国装备制造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积极研判全球产业链布局重构的趋势,着力优化境外布局,提升境外项目的投资收益水平。

总之,中央企业要在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寿小丽:

谢谢彭华岗秘书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责任编辑:语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