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新闻 > 正文
【战新产业“百大工程”】焕新产业基础 国药集团打造血液制品智能生产新高地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5-08

血液制品是现代医学救治多种疾病基本的、必需的特殊生物药品,具有稀缺和不可替代的特性。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每一个主权国家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应自给自足(WHA63.12号决议)。但我国部分血液制品严重依赖于进口,其中2024年进口人血白蛋白占比高达69%,长期面临自主供应不足的问题。国药集团作为以生命健康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聚焦“国家所需”,增强“国药所能”,以国务院国资委战新产业“百大工程”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西北)健康科技产业园血液制品生产基地项目(下称“兰州血制”)为牵引,加快提升我国血液制品国产保障能力,着力打造血液制品智能生产新高地,积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面向人民需求,提升血液制品自主供应能力

血液制品的应用种类和人均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国药集团高度重视血液制品研发生产保障,旗下天坛生物(600161.SH)是我国最大的血液制品企业,拥有8家血液制品公司,在16个省(自治区)设立107家单采血浆站,血浆采集量占有国产血液制品20%市场份额。近年来,天坛生物面向人民需求,直击行业痛点,紧跟国际血液制品需求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全方位、系统性地在多个关键领域与国际领先和国内领先的血液制品上市企业开展全面对标分析,扫描识别短板弱项,借鉴优秀经验做法,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和核心资源储备,努力建设深耕细分领域、引领行业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十四五”期间,天坛生物在重组人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血浆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并且在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展开布局,获得4个药品上市许可、9个临床试验许可,血液制品和基因重组凝血因子种类和质量水平位居国内行业首位,为培育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创新动力。 

对标世界一流,打造血液制品智能生产新高地

为更好保障血液制品生产供应,国药集团天坛生物坚持对标世界一流焕新产业基础,推进规模化、专业化、数智化提升血液制品保障能力。兰州血制项目按照全新数字化工厂模式进行建设,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结合,可实现生产、质量管理全集成的数字化工厂,可全面提升药品生产水平,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可及。项目建设中同步搭建高架立体库、自动仓储物流系统、全自动分装线、包装线、DCS系统等自动化设备和系统,以及MES、SCADA、BMS、EMS、血浆管理系统和LIMS等信息化系统,并在所有关键生产、检测区域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可视化管理,将使血液制品的生产、检测过程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血浆综合利用效率。该生产基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血液制品领域的生产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产业竞争力。

提升血制产品力,切实提高人民生存和生活质量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民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社会对血液制品的需求持续扩大。兰州血制项目将立足更强的产业基础,进一步提升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及凝血酶原复合物产品等3种血液制品的产品力。其中,人血白蛋白可用于治疗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和治疗低蛋白血症等一系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作为川崎病、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疾病的一线治疗产品,对于挽救人民生命健康至关重要;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主要用于先天性和获得性的人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症的预防和治疗。新生产基地投产后,将大幅提高现有血液制品生产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血液制品用药需求。

深化央地合作,多措并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兰州血制项目位于兰州高新区定连园区,总投资13.67亿元,设计产能1200吨,是天坛生物继永安基地、云南基地之后建设的又一千吨级血液制品智能制造工厂,也是深化央地合作,推动甘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重大项目。项目投产后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更加有力践行央企社会责任。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总额9.27亿元,已完成竣工验收,正开展工艺验证。作为甘肃省列重大项目,项目建设标准、投资进度、示范效果获得一致认可,被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23年兰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国药集团面向国家所需、人民所盼,未来将坚持以打造国家医药保障平台和人民安全保障卫士为己任,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企业的公共服务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和公益性,持续不断做强产业、做优服务、做大市场,切实发挥国药集团在建设现代化医药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构筑国家医药卫生保障体系作出更多国药贡献。

【责任编辑:张任田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