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近1600公里超限运输 中国物流护航“宁电入湘”

文章来源: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5-15

5月10日21时18分,随着最后一列装载330吨超限变压器的70008/7次专列平稳驶入中宁站,中国物流顺利完成国家电网中宁±800千伏换流站10台大型变压器的铁路运输任务。这场历时6个月的超限运输工程,运输里程近1600公里,途经陕西、内蒙古、宁夏三省区,成功跨越繁忙的运煤专线包西铁路,实现“零事故、零延误”,为“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按期投运筑牢根基。

21.jpg

承运“超级超限” 筑牢能源战略动脉

“宁电入湘”特高压线路工程是我国首个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对于保障华中地区能源供应、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意义重大,是国家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

作为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单台330吨换流变压器尺寸达12×4×4.85米,属于铁路运输中的“超级超限”货物。该批设备从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公司专用铁路始发,途经西安、延安、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等地,驶过日均运煤量超90万吨的包西铁路干线全程,最终抵达中宁换流站。

14.jpg

合理调配资源 破解三重运输考验

在运输过程中,中国物流项目团队遭遇了春耕运煤高峰、包西线集中施工维修、五一节假日客运高峰的“三重压力”考验。为此,项目团队创新实施“错峰调度、线路升级、协同保障”三大策略,展现出强大的协同攻坚能力。

项目团队采用分批次错峰运输模式,将10台设备分3批次运输,巧妙利用凌晨0:00-4:00黄金四小时的“天窗期”集中运输,有效避开了运煤及客运高峰,合理调配运输资源,确保运输进程有序推进;动态升级全线路,提前对12处信号设备进行限速改造,将4座桥梁承载能力加固至400吨级,拆除沿线部分障碍物,并对隧道实施降道、拨道等措施,全面提升线路的安全承载能力,为超限设备运输打造安全可靠的通道;成立运输保障组,协调铁路部门建立“1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专列准点率,充分体现跨路企协作的高效性和执行力。

mmexport1746758112358.jpg

技术创新驱动,保障全程精准管控

面对运输线路大坡道等复杂工况,中国物流充分发挥超限运输“国家队”的技术优势,与国铁集团、中南大学协同打造“前拉后推+智能监控”运输体系,以技术创新征服极限工况。

创新编组方案,采用“前2台电力机车牵引+后1台调车机车防溜”的“双保险”编组方式,有效应对坡道启停冲击,保障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用“超限货物运输安全监测预警+决策支持”系统,实时监测车辆应力参数和加速度,对30个关键节点实施24小时动态预警,实现对运输过程的精准监控和风险防控;进一步升级装备,提升管理水平,投入7辆Dk36型落下孔车,研发“模块化装卸方案”,在缩短装载时间同时,保障运输效率与安全。

41746684698_.pic_hd.jpg

路企协作新篇 树立超限运输标杆

此次项目中,中国物流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携手开创路企协作新模式,先后组织召开运输协调会议10次,双方累计投入作业力量2000余人次,实现了运输组织、线路维护、应急保障全链条贯通。

在煤运黄金线成功完成超限设备运输,相较于传统超限设备公路运输方式降低成本上千万元,在推动绿色节能低碳发展和降本增效方面成效明显。这也是中国物流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实现专业物流与铁路系统深度协同的典范,同时公司积累了复杂干线大件运输的宝贵经验,为后续高海拔超限运输及“新能源+特高压”设备物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13.jpg

未来,中国物流将继续肩负使命,持续赋能国家重大能源项目,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专业力量,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征程中展现央企担当。

【责任编辑:韩梦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