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8-05
近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施工的世界最宽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成都东西城市轴线沱江大桥主塔精准封顶。这一关键节点的完成,为大桥后续施工及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标志着我国在超宽幅空间异型桥梁建造领域突破多项技术壁垒,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原创性技术范式。
成都东西城市轴线沱江大桥
东西城市轴线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交通骨干路网工程,被誉为成都东西向的“天府大道”。此次封顶的沱江大桥为空间异型独塔双索面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全长1010米的桥体中,455米主桥的混凝土主梁最宽处达79米,159米高的主塔相当于53层楼的高度。
大桥主塔采用空间花苞状造型,多边形非对称截面,施工截面需要从14.25米宽不断变化到最小6.4米宽,在149.5米高空实现毫米级精度对接,精度要求极高、难度极大,不亚于“空中绣花”。对此,项目团队综合运用了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BIM模型施工技术等开展实验研判,并采用定制液压自爬模机配合定制模板方案,通过开展高频次多点同步测量、应用智能健康监测系统掌握线形实时动态,成功实现了主塔封顶处的高精度对位。
在沱江大桥施工过程中,“超宽桥面、超大索力拉索、复杂空间塔柱”等技术难题在国内无成熟案例可供借鉴,为此,项目成立了超宽幅空间异型独塔混合梁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联合专家团队深入技术“无人区”,克服多项桥梁工程重大难点。
“我们将3D打印拓扑优化技术应用于空间异型塔柱,通过实体打印模型验证了截面渐变方案,同时集成‘BIM+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布置在塔柱的传感器,实现实时变形监测。”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特别是在桥梁结构方面,为实现38对反向型斜拉索独塔的非对称力学平衡,其空间索面布置形成斜拉索体系,单根拉索最大承载力达1513吨,相当于同时吊起1000辆家用轿车。
【责任编辑:韩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