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9-03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一直以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咨公司”)积极为西藏发展献计献力,从藏医药传承到三大文物保护,从水环境治理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咨人以智慧为笔、以责任为墨,在雪域高原书写美丽西藏建设新篇章。
为西藏注入跨越山海的“中咨动能”
中咨公司团队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上贡献力量。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号称“云端上的电力天路”,是世界海拔最高、地质条件最复杂的超高压输变电工程。中咨公司从项目前期协助优化建设方案、投资规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面评估技术难点和社会影响,确保工程方案科学可行且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助力项目顺利成功实施和落成,使西藏实现从“家家酥油灯”向“电力出高原”的转变。
阿里普兰机场是落实强边政策的一项重要工程,海拔4250米,即便在全球的高原机场中也名列前茅。自2018年10月起,中咨公司交通业务部副主任李孝荣带领团队,先后承担普兰机场项目立项、可研报告评估、场外配套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评审等任务,为前期关键问题论证、攻克高原机场技术难关等贡献中咨智慧。2023年12月,机场正式通航,为地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该项目与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双双获得有国际工程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迪克工程项目奖”。
多谋慎断提升投资效益。1965年至2024年,中央财政对西藏累计投入2.6万亿元。作为“先评估后决策”制度的实践者,中咨公司在提升中央预算投资效能、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参谋作用。沿雅鲁藏布江屹立的山南市,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需建设一座跨越雅江的独塔斜拉索大桥。中咨公司经过综合评估,建议将原方案更改为连续刚构桥,这一变动直接减少项目投资资金约1亿元,同时还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用“中咨担当”提升群众获得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全国唯一单独设置的藏医药高等学府——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唯一一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西藏技师学院以及现代化综合三甲医院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2018年国务院确定的西藏三大民生工程,都是单体投资10亿元的重大项目。
中咨公司项目团队承担了三大工程项目的咨询评估工作,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多维度技术论证、严格把关建设方案,严格概算审核,深刻诠释中咨公司的专业品质。如今,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已成为守护高原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实堡垒,藏医药大学正肩负着传承千年智慧、培养高端人才的双重使命,技师学院则为西藏现代化产业体系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技能工匠。
中咨公司国际业务部项目经理贺佳,已持续服务西藏15年,常年往返于高原与内地,高质量完成防灾减灾、城区改造等各领域咨询项目30余个,足迹遍布西藏的山山水水,经受了“缺氧与醉氧”频繁转换的身体考验。
治理好生活污水,对于高原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至关重要。中咨公司社会事业部王晓学曾参与西藏各市县20多个污水处理收集系统工程的前期咨询工作。“跑坏多条汽车轮胎、克服超过4000米高反”是他和团队实地调研、因地制宜提出“一城一策”治理污水新模式的有力见证。这不仅改变了藏区以往采用单一模式治理污水的历史,还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更让高效治污惠及西藏民生和生态环境。
教育、医疗资源相对落后是西藏干部职工最大的后顾之忧。中咨公司在咨询服务中打破惯性思维,突破地域限制,推动自治区在成都建设西藏成办医院和西藏完全中学两个专门服务西藏干部职工和援藏干部及其家属的民生项目,助力西藏充分利用内地优质资源,以咨询成果深入贯彻党的治藏方略,落实“关心爱护西藏干部职工”的实践要求。
服务国家战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青藏高原的雪域腹地,蕴藏着维系国家经济命脉的战略资源宝藏。以玉龙、巨龙、金龙为代表的西藏铜矿“三龙”,正逐步成长为支撑国家资源安全与西藏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
当玉龙、巨龙、金龙三座足以撼动全国铜业版图的巨型矿山相继从沉睡中苏醒,“幕后智囊”团队正是中咨公司冶金建材业务部的同志们。相关负责人多次带领专家奔赴矿区现场,与地质学家、冶金专家和各领域工程师一同顶着刺骨寒风进行实地勘察。他们凭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经验,对项目的资源储量、开采技术方案、投资估算、环境影响及经济社会效益等每一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诊断”与评估。从工程最初的宏大构想到后期的改扩建,每一次重大决策的背后,都凝聚着中咨公司团队的心血。
文化保护与文旅发展比翼齐飞
在西藏,每一处古迹都是历史的活化石,每一座新地标都是时代的里程碑。中咨公司深度参与西藏文化保护与文旅融合的战略实践,从历史文脉赓续、工业遗产重生、文旅产业升级三大维度构建起“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范式。
唤醒历史基因,让文物保护向活态传承转变。中咨公司深度参与了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的可行性研究与技术方案评审工作。尤其在布达拉宫基础加固、萨迦寺壁画修复等关键环节,通过多学科论证优化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路径,确保维修方案既符合文物保护准则,又具备高原特殊环境下的可操作性。
有序传承和保护是对当地文化的最大尊重。中咨公司承担咨询评估的西藏美术馆由拉萨老水泥厂改造而成。通过改造让工业遗址涅槃新生,实现了从工业废墟到文化殿堂的华丽蜕变。如今,这座全国唯一由工业遗产改造而成的自治区级美术馆是西藏面向世界展示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公共设施,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已成为西藏文旅新地标。
中咨公司还以前瞻视野,重塑西藏文旅基础设施,助力西藏实现从“文旅资源”向“产业动能”的质变。比如,在“情满拉萨河”夜游提升工程中,科学论证光影秀声光强度阈值,确保不影响候鸟栖息,同步开发非遗水上集市,助力激活拉萨夜经济;再比如,在西藏文化广电艺术中心建设中,建议采用“非遗工坊+数字剧场”复合模式,使唐卡、藏戏等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开发……
苍茫雪域见证中咨人与西藏共成长,美丽格桑花映照着西藏各族群众微笑的脸庞。当下,中咨公司咨询团队又已整装出发,相继承担拉萨、昌都、阿里等市(地)县“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如火如荼擘画雪域高原更美蓝图。
【责任编辑:韩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