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11-27
目前,全国秋粮收购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秋粮超1亿吨,收购进展总体顺利。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品种多数量大,秋粮收购预计持续到明年4月。
位于主产区的中储粮直属企业有力有序做好秋粮收购工作,多措并举确保颗粒归仓。截至目前,中储粮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江西、安徽等主产省的直属粮库已陆续开秤收购。在今年的秋粮收购过程中,通过政策托底、科技赋能、社会监督协同发力,高效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保障种粮农户利益。
政策托底,确保颗粒尽归仓
自10月17日以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储粮集团先后在河南、湖南、黑龙江省内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2025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同时,中储粮集团部署安排其他主产区分公司做好最低收购价收购准备工作,一旦符合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启动条件,将及时按程序报批启动收购,充分发挥政策托底作用,助力兜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在湖南,中储粮湖南分公司严格执行国家质价政策,坚持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全面推行“扦检分离、盲样检测”。中储粮娄底直属库收购现场秩序井然,价格标准公示牌、收购流程图清晰醒目,标准样品整齐摆放,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均校验合格、“持证上岗”,实实在在做到“阳光收购”,让农民交“明白粮”“放心粮”。
为切实解决农民售粮排队问题,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大力推行“前置预检”服务机制,精准实施“售粮大户上门预检、种粮散户巡回预检、来样快速筛查预检”三种模式,推动服务窗口前移。通过国家惠农政策托底、创新优化为农服务,多措并举确保颗粒归仓。
科技赋能,线上预约提效率
近日,辽宁地区出现了雨雪寒潮天气,多地气温骤降,为了保障农户利益与粮食安全,各地加速推进秋粮收储工作。当前,在中储粮沈阳直属库,库区最高日收粮量达3000多吨。
今年,中储粮沈阳直属库全面推广使用“惠三农”小程序,农户可提前预约按时到库,大幅缩短现场等候时间。同时,库区新投入的智能扦检系统,可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随机扦取粮食样品之后,将样品传送到检验室,智能检验系统只需要5—8分钟,就可以出具一份粮食的“体检报告”,并即刻同步公示于等候区屏幕,供农户实时查看。
除了智能扦检系统之外,沈阳直属库还配备了AI虫情监测、视频监控、粮情检测等功能,“技防技控”储粮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实现可视化管控。科技赋能不仅提高效率,也为低温天气抢收储提供了帮助,保障了农户利益的同时,也确保了粮食安全。
社会监督,筑牢收储“安全线”
在今年的秋粮收购中,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探索开展社会监督员工作,所属多家直属库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政策性粮食收购义务监督员。通过邀请监督员到现场观看了解扦样、检验、称重、卸粮、结算等收购全环节,并向其颁发聘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推动提升粮食收购服务质效。
此外,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还提出“五有一好”惠农服务举措,“有引导”优化售粮动线,“有茶水”缓解奔波疲惫,“有歇脚处”提供休憩空间,“有良药”应对突发不适,“有便餐”解决就餐需求,加之“监督服务好”的专人对接机制,让农户售粮流程更顺畅、体验更舒心。
“透明是最好的公信力”,开放监督,用真实的收购现场回应关切、用专业细节化解疑惑。这些来自种粮农户、政府部门、地方人大代表、相关企业等领域监督员将积极参与到秋粮收购监督工作中,进一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携手助力收储库点优化收购流程、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国家惠农政策更好落实落地。
【责任编辑:韩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