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这五年】中国航材:在稳健变革中谋求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11-26

“十四五”时期,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材”)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的民航服务提供商”的目标,以使命为舵,以创新为帆,以改革为桨,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服务国家战略,在筑牢产业链安全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航空服务保障迈上新台阶作出了新的贡献。

5年来,中国航材精准把握民航产业变革趋势,积极推动传统业务升级和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经营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双跃升。2025年,中国航材利润总额较“十三五”末增长145%,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全员劳动生产率105万元/人,较“十三五”末提高了约60%,研发投入强度、净资产收益率、科技型企业利润贡献较“十三五”末接近翻番,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显著增强,顺利完成“十四五”时期利润总额翻一番的规划目标,并且科技型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标志着集团公司由贸易服务型企业向科技服务型企业转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坚守战略使命,增强核心功能

服务国家战略是中国航材始终坚守的本质。中国航材全力推进飞机批量采购、国产民机保障、二手飞机循环利用等重大专项,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之大者”,聚焦飞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助力民用航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始终当好国家飞机批量采购任务“主导者”,牵头建立覆盖全民航的飞机批量采购联合体工作机制,履行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外贸任务的央企责任,协助航司做好飞机引进,降低综合采购成本,保障机队运力稳定,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始终当好航空器材共享平台“建设者”,积极为各航空公司提供飞机整机和大部件租赁、航材综合保障、深度维修以及信息平台等全过程服务,不断增强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在全球航材供应链趋紧的背景下发挥了“国家队”作用。积极参与二手飞机拆解,探索拆解产业发展路径,提升民航供应链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做好国产民机保障业务,参与推动国产民机保障体系建设。

至2025年底,C909消耗件保障机队覆盖率近50%,C919消耗件保障机队覆盖率超25%;与国产民机主机厂商打通数据链路,实现国产民机保障范围内数据共享。

坚守战略使命,增强核心功能.jpg

做到“四面发力” 加强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是“十四五”时期中国航材发展的主旋律。中国航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专精特新”发展理念,细化创新力培育“路线图”“任务书”,探索建立中国航材特色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切实推动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

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积极承担民航领域相关国产化专项任务,实现了民航细分领域自主创新技术产品的突破和应用。所属中航材导航公司深耕国产导航数据服务产品研发,成为国内唯一具备生产全球导航数据能力的厂商,其国产国际航图已覆盖57个国际机场,实现了商业化推广;自主研发国内唯一搭载国产导航数据库的新一代飞行计划系统“天枢飞行计划系统”,已在多家航司主用,保障近52万个航班,运行范围通达欧美澳非,是唯一实现在洲际运行中作为主用飞行计划系统的国产系统;基于鸿蒙系统的电子飞行包(EFB)、自主研发AIM系统打破国外长期垄断,运行更稳定高效,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深化校企联合,“十四五”以来,新增打造各级创新平台6个。其中,聚焦民航维修领域短板,引入民航大学成果转化平台,合作建设发动机叶片深度维修能力,其中一项涂层修理项目将时间成本从送修国外的90天缩短至10天,迫使国外供应商首次在该领域降价50%。推进央企间专业化整合,并购民用航电维修头部企业,布局航空器机载设备及附件维修;推动机轮刹车专业化整合,进军民用航空制造领域,增强保障航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核心能力,为保障民航安全、打造自主可控航材产业链储备力量。加快战新产业投资布局,以项目投资、股权投资、对有关企业引入多元化股东、培育上市等多种方式,发力空地互联通信系统、智慧机场技术创新、民航部附件维修与制造、融资租赁等业务。

中国航材积极承接民航局试点任务,推动解决空地数据链通信自主可控难题,试点应用场景在国内主力机型上测试通过并完成适航取证,基于高通量卫星的“前后舱协同应用”纳入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深化改革攻坚 激发内生动力

深化改革是“十四五”时期中国航材发展的破题之钥。中国航材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深层次改革,通过完善治理体系、强化人才支撑、优化考核激励,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加强市场化体制机制创新。健全经理层行权履职机制,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覆盖范围达到100%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扩面管理,提升治理效能。强化刚性考核、刚性兑现,企业未完成年度业绩考核指标的,全部经理层成员绩效年薪扣减为0。大力推行用工市场化,员工市场化退出比例连续3年保持在2.5%以上。2022—2024年,集团总部及所属企业压茬推进“全体起立”“竞聘上岗”,充分盘活人力资源,企业活力动力得到有效激发。秉承公开、公正、竞争、择优原则多渠道公开招聘企业员工,公开招聘比例保持在100%。强化人才支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聚焦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和扶持力度,推荐科研骨干入选中央企业“百-万-百万”科技人才培养工程,推荐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荣获政府特殊津贴。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更加突出各类激励政策的科技属性,设立创新奖励基金、提高科技人员薪酬待遇、给予创新团队更多自主权等;同时,做实做细合规免责机制。优化考核激励。全面实施分类考核与“一企一策”个性化考核,加大科技型企业创新指标权重,以重大项目、重点任务为牵引,提升创新硬实力。优化考核激励方案,将研发投入增长视同利润加回,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优化工资总额分配结构,向“绩优企业”倾斜,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除工效联动机制外,综合考虑科技型企业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增加等事项,给予所属“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工资总额专项支持,专门用于科技人才薪酬激励;为“科改企业”申请纳入工资总额特殊事项清单;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企业,实施科技人才增人增资等专项支持政策。所属2家科技型混合所有制企业持续实施股权类中长期激励计划。设置专项奖励基金。对为集团公司经营业绩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及在改革创新方面有突出业绩的团队给予特殊奖励。被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分配局评为“2024年度中央企业考核分配工作先进单位”。

深化改革攻坚 激发内生动力-1.jpg

党建凝心铸魂 汇聚发展合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中国航材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对标对表践初心。不断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全链条闭环管理的贯彻落实工作机制。作风建设强根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针对“四风”问题制定专项整治措施,压实纪委监督责任。通过专题党课、警示教育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以优良作风护航企业发展。巡视整改提质效。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每年对重点子企业开展常规巡视,完善整改成效评价机制,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严肃追责,将整改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建设幸福航材。中国航材以“幸福航材”建设为抓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举办创新创效大赛、各类“航材杯”“航材好声音”等文体活动、选树航材劳模、航材榜样、创作《让飞行更顺畅》司歌等多种方式,增强员工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汇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任务、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航材发挥功能使命、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建设世界一流航空保障服务集团的关键五年。中国航材聚焦航材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着力构建以数据驱动的安全、高效、创新的航空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以飞机批量采购和航材保障为核心功能,以航材共享、维修制造、信息服务为业务载体,服务民航全产业链的世界一流航空科技服务保障集团,在服务航空运输强国建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在提高民航综合服务和航空核心能力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力争五年内再创一个“新航材”,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推进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中国航材的贡献。

【责任编辑:韩梦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