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央企联播 > 正文
航天科技拓展国际贸易 筑起商业航天“长城”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0-10-22

  历史宛如一面镜子,不仅能够知晓过去,更能洞知未来。

  1980年,百废待兴的中华大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了更好地履行“走出去”战略,按照中央的有关决定,每一个国家部委都成立了一个外贸公司。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第七机械工业部组建了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这个代表着“中国航天商业发射”的“国家队”,迈出了向风云际会的国际航天市场进军的步伐。

  时光荏苒,转眼间30年过去了。从最初面对国际市场的战战兢兢,到实施30次商业发射;从对发射服务市场的一知半解,到为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搭载服务、卫星发射和在轨交付;从单一火箭供应商,到提供完整配套的宇航系统集成服务商,中国航天,在国际市场的磨砺中,在为中华民族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瞩目的同时,也在“实战”中提速发展。

  峥嵘岁月书写“航天传奇”

  1990年4月7日,一声巨响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我国发射的首颗外国商用通信卫星——亚洲卫星一号在这一天成功升空。这一刻,西昌沸腾了。

  这个被誉为商业发射的“开篇之作”,书写了中国航天挺进国际市场的成功之举。让中国航天更为自豪的是这次发射的精度之高,得到了美国休斯公司的首肯。

  据休斯公司的专家告知,根据他们的跟踪结果,这次发射在以往类似的31次发射中,入轨精度最高,刷新了历史记录。虽然这一记录不久就被美国的德尔它火箭在发射印尼的帕拉帕B2R卫星时打破,但仍不愧是中国航天技术以优异成绩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张答卷。

  然而,刚一踏入世界航天舞台,一向埋头苦干的中国航天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短板”。在商业发射起步阶段,长征三号火箭只能运载中型卫星,而国际通信卫星大容量、重型化的趋势已日渐明显,火箭运载能力成了制约商业发射服务发展的瓶颈。

  怎么跨过这道“坎”?植根于航天技术大军的市场开拓者们首次将国际用户的需求与中国航天的实力对接,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将长征二号火箭捆绑上了4个助推器,从而把低轨道运载能力从2.5吨提高到了9.2吨。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的牵引下,中国运载火箭无论在型谱种类还是运载能力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火箭专家龙乐豪院士告诉记者:“没有对外发射服务,就没有长二捆、长三乙、长三丙三枚新火箭的诞生;没有对外发射服务,长征火箭就不能实现三次运载能力的跨越。”

  尽管中国的商业发射有着骄人的成绩,却屡屡遭遇不公平的竞争环境。1999年7月至2005年3月,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长城公司没能继续执行商业发射。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也受到客户、产品、服务相对单一的困扰,开始在经营模式、业务范围上尝试突破。

  借助全方位的国际化合作、依靠迅速提升的自身实力,中国航天打破6年沉寂,长征火箭再次雄起。2005年4月,长三乙火箭将法国制造的亚太六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轨道。此外,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相继升空,中国航天开始了整星出口的探索。商业发射之路又在希望中重新燃起前进的灯火。

  然而,整星出口遭遇坎坷。2008年11月11日,“尼星一号”在轨运行了18个月后,因太阳翼故障,电能耗尽,在轨失效。看着这颗卫星身披金色嫁衣而“夭折”在太空时,很多航天专家潸然泪下。经过多次磋商,中尼双方于2009年3月24日签署了替代星——尼星1R项目合同。

  在这次“实战”中,长城公司体悟最深的是国际客户对航天信息透明度的要求,作为用户而言,他们希望能随时把握卫星研制的每一个环节。

  至今中国航天已拥有5个整星出口合同,2个项目已在轨交付。伴随整星出口,航天国际化产业链条不断伸展。长城公司已由单一火箭供应商,发展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提供完整配套的发射服务、卫星、地面设备等航天产品及服务的系统集成供应商。在对外提供发射服务和卫星在轨交付业务的同时,还向用户提供天地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航天科技成为高科技“走出去”的突出代表,长征火箭成为享誉世界的高科技品牌。

  坦诚合作赢得“肝胆相照”

  中国航天在改革之初开始的商业发射,见证并助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30年的风雨历程,航天人感受最深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走进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风险保险事业部总经理徐霆的办公室,书桌上的卫星、火箭模型赫然在目。他告诉记者,中国人保为中国航天商业发射的前进起到了良好的“护航”作用。而随着中国航天商业版图一步步延伸,中国的保险业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变革。在这种“带动”与“护航”中,中国的商业发射与特殊保险业共同实现着发展与跨越。

  发射活动风险极大,如果不能解决保险问题,用户就不同意发射。即使用户愿意冒险,用户的投资者和向用户提供贷款的银行也不会同意。

  “上个世纪80年代,当中国航天开始勾勒商业发射版图时,‘特殊保险’对中国保险业而言还比较陌生。而今中国特殊保险已经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为国内国际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中国人保特殊风险保险事业部总经理助理陆舒,从事航天保险已经16年,她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有了深厚的航天情结。

  陆舒在讲述中,多次提到支持航天产业,她说:“做航天保险,已经超越了对商业利益的追逐。”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6颗卫星保费的规模,才抵得上一颗卫星的全损。即便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陷入低谷时,中国人保依然给予了中国航天最强有力的支持。“经历过这么多次发射,我知道中国航天前进的每一步都来之不易。我们愿意为中国航天出力。”

  30年的国际拓展之路,让航天人感受最深的还有“服务意识的不断拓展和延伸”。

  1990年,执行亚洲卫星一号发射的美国专家第一次来到了西昌。艰苦的居住条件让他们诧异不已。而眼前的中国航天专家却有说有笑,热火朝天地在厂房里进行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丝毫没有影响到中国专家的工作热情,或者说,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条件。

  然而,对于从事对外发射服务的长城公司而言,他们很清楚,既然是站在国际舞台上,除了卫星、火箭技术与国际“对标”,各项对客户的服务也需要向“国际对标”。

  在接下来的“实战”中,航天人在国际服务中除了给外国专家提供好的生活保障条件外,还把客户需求进行了延伸和拓展。“中国航天‘走出去’是从商业发射开始的,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长城公司总裁殷礼明告诉记者,“不仅发射卫星,同时还能提供地面应用系统建设、人员培训服务,以及保险安排、融资方案等等,这种成长正是我们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获取的。”

  “海外军团”任重道远

  30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瞬,商业航天的大门一旦打开,就永远不会关上。面对太空经济时代各国的旺盛需求,中国航天“海外军团”的拓展之路更加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也意识到了“太空经济”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推动作用,纷纷把航天高科技纳入到各自的经济发展版图之中。中国的商业航天也随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预计今后10年到20年,全球每年仅对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通信卫星的需求就会有百亿美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如考虑到遥感卫星出口、航天基础设施出口、地面站全球产品应用、技术转让及人员培训等市场规模会更大。”殷礼明告诉记者,航天产业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据国际相关组织预测,太空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中国航天的“走出去”战略不仅可以为国家占有“太空经济”市场份额,在推出航天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也是拥有和有效使用空间轨位等空间战略稀缺资源的高技术服务实践和科学探索,提升维护我国空间领域能力,保持空间领域的地位,抗衡超级大国的太空垄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多年从事航天商业谈判工作,他坦言:“海外拓展之路固然重要,但是我觉得一切工作都要以国家利益和尊严为前提,因为我们代表的是13亿中国人在和国际用户谈判。”

  中国在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进程中,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战略支点。相信在国际化大潮中,作为航天科技国际化的专业公司,长城公司将不辱使命,为中国航天书写新的商业传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