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地方扫描 > 正文
抗震救灾中彰显国企担当 云南省交投集团全力保障震区大动脉畅通

文章来源:云南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1-05-25

“现在,道路双向已恢复通行,我们正在加紧处置受损的路面、路堤和交安机电,全力以赴保障大动脉畅通。” 23日中午,在大保高速K2586路基处置施工现场,云南省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漾濞县6.4级地震发生以来,余震不断而且密集,短时间内已达数百起,引发山体落石,导致云南省交投集团运营管理的大保高速双向K2593-K2580路段道路及沿线交安设施均出现不同程度损坏,其中道路损坏严重共计3处,路基挡墙损坏严重1处,阻断交通。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云南省交投集团党委高度重视,系统安排,统一领导,紧急行动。立即召开应急委员会,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将打通震区生命通道工作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的部署要求,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利用智慧高速监控系统和人员现场排查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对大理境内的楚大、大保等运营高速公路沿线站点、边坡挡墙、桥涵隧道、路段进行不间断的巡查检查,动态掌握道路受损情况。派出多个应急抢险工作队前往现场处置灾情。经过各方合力攻坚、连夜奋战,大保高速(大理收费站至平坡收费站段)以及大保高速下行线(平坡收费站至顺濞收费站段)已于22日上午10时05分全面抢通,恢复正常通行。14时52分,大保高速受灾路段通信光缆受损的10路道路视频监控恢复上传,为上级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了重要保障。15时10分,大保高速公路上行线(顺濞收费站至平坡收费站段)已经恢复正常通行。

同时,云南省交投集团及所属大理管理处、经营公司、投资公司、公路建设公司、云岭建设公司、交科院公司、监理咨询公司,以及大理片区项目公司均成立了工作组,建立工作微信群,及时安排布置应急保障工作。大理、昆明西、保山等管理处在沿线收费站开启抗震救灾专用通道,全力保障大动脉畅通,保障救援队伍和物资的运输。大数据中心等单位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全力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工作,保障信息及时、准确、全面传递。经营公司成立现场救援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统筹对普淜、云南驿、大理、跃进、永平等服务区现场房屋建筑、水电设备、加油站等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并规划专用休息场所、停车区提供临时休息、办公场所,安排超市、便利店将矿泉水、方便面、能量饮品等应急物资搬至空旷区域,随时补充添置确保物资充足,增加开水供应设施和充电保障等设备,为避难人员提供就餐、饮水、休息、加油等各项服务。在距离大理州漾濞县较近的小白营、跃进、永平等三个服务区共搭建了6个临时帐篷,增派现场保障人员,在做好服务人员保障的同时,为路段保通和地方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援。截至5月23日,经营公司及下属各单位认真落实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值班工作,共投入人员272人、车辆11辆、各类应急物资共计493件。

此外,投资公司还在大理组织召开了“5·21”地震应急领导小组现场工作布置会,要求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强力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班,做好震区工地现场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重点防止职民工应对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能的次生灾害以及在建工地的安全监管。做好地震科普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让职民工实时掌控准确信息,做到安全防范、正确应对。对受损严重的大漾云等建设项目,要求必须等Ⅱ级应急响应解除、震情稳定后方可复工复产。云岭建设公司和公路建设公司要求滇西片区所属建设项目对沿线所有桥隧构造物、现浇支架、电梯、塔吊、龙门吊、挂篮、模板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各隧道顶山体变形情况、桥梁高墩变形情况、高边坡开裂变形情况及挂篮、模板螺栓锚固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观测;同时要求各项目人员设备24小时待命,全力以赴无条件服从地方政府的指令,积极投入到抢险救灾中滇东、滇南等地震应急抢险保通中队保持人员24小时电话畅通,做好人员、物资、设备的调集,坚决服从上级调遣。

目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频率也较为密集,运营道路、建设项目、管理用房、交安机电、智慧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设备受损情况还时有发生,具体灾情正在调查核实中。下一步,云南省交投集团将按照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令,全力做好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做好震区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加强监控和维护。进一步加强对受损路面的应急抢险及现场保通工作,及时对受损的路面、交安设施等进行修复,并按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牌、锥桶等安全设施,增配安全保通人员加强现场保通工作。统筹做好服务区内商品、油品的保供工作,为广大司乘人员、各级应急抢险队伍做好服务保障。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继续抓好服务区内疫情防范工作,严格做好人员扫码、体温测量、佩戴口罩、公共场所消毒等工作。全力保障震区大动脉畅通,确保抗震救灾运输和群众正常的出行需求。

【责任编辑:张思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