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地方扫描 > 正文
宜都国资局“五大转变” 推进国资监管全覆盖

文章来源:宜昌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2-09-13

  以“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市”著称的宜都,上锁巴楚山地,下引江汉平原,长江清江环抱,巴楚文化交融,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美誉。是宜昌市唯一跻身我国中部六省县域经济 20 强的县市。现掌控经济实体有45家,资产总额43.3亿元。近年来该市国资局科学营运国有资本,致力于实施“五大转变”,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号角中奏出时代强音——

  国有资产总量从不足40亿元增长到60亿元,近年来,年均实现国有资本金收益近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始终保持在110%以上,使全市经济发展不断进位升级,在全国县域经济实力排名中位居第142位,中部百强县第16位。国资局连续6年被宜昌市国资委、湖北省国资委评为国资监管先进单位,国务院国资委以《国资监管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题转发了他们经验。

  一、在发展思路上,从大力培育民营经济向融国有、民营为一体转变

  近年来,在大力培育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新格局中,宜都市先后对75家企业进行了改制,在化解历史债务包袱,盘活存量资产的同时,县域经济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新格局。面对企业体制变化,宜都国资局深刻反思,如何顺应发展新需求,履职尽责,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通过国有资本助推县域经济发展。通过深入调研,国资局一班人敏锐意识到:虽然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少了,但长期以来在行政事业单位形成的国有资产仍然不少,大多由部门或使用单位管理,或实施对外租赁经营,游离在监管范围之外,产权不明晰,国有资产变成了部门资产,成了单位和部门的“小家当”、“自留地”,国有资产贬值和流失的问题时有发生。继之明确全方位监管国有资产的工作切入点,工作思路从单一的大力培育民营经济思路向融国有、民营为一体的思路转变。

  近三年,该市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培育发展国有经济也作为重要方略之一,民营经济、国有经济齐头并进。先后为熊渡电业集团公司、市供水总公司等经营性国有企业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提高国有资本控制率,同时通过金融机构融资、财政拨入方式筹资31.9亿元,组建了国通公司,搭建资本营运平台,为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劲支持。从而在近几年中,国有资产总量从从不足40亿元增长到60亿元。

  二、在监管范围上,向融经营资产和非经营性为一体转变

  多年来,宜都在探索行政事业性资产监管上,探索和积累了丰富经验。早在2008年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等单位组成专家组对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行调研考察,被确定为 “宜都模式”并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近年来,随着“大国资、大监管、大资源、大配置”的国资监管工作新要求的提出,进一步拓宽宜都市的国资监管新思路,扎扎实实推出一系列举措。

  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上,立足盘活、盘大、盘优突出“三大重点”。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对改制企业资产,由市国资公司进行收购,在安置职工,处理债务的同时,对其资产统一储备,分类盘活;对散布在乡镇的零星资产对外租赁和统一招商或依法合规进行处置,力求资产增值最大化。对闲置资产以资源招项目,以项目引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多种方式让闲置资产发挥作用。二是强化出资人职责。明确企业主导产业,督导企业抓好发展战略规划,引导企业重大投资方向,依法合规实施管事管资产,最大幅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攀大靠强与扶优扶强并举,在实施招大商、引巨资的同时,对优强企业进行重点投入和培育,促使快速发展。原楚星集团资产总量仅3个亿、年提供税收达125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和重点扶持,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现区域内资产总量已达50多亿,年提供税收近亿元。东阳光化成箔项目引进之后,政府投资专门为企业修建了变电站,每年对所用电价进行6分/度补贴,以多种方式助企业发展壮大,10年后的今天,东阳光在宜都已投资建成20多家公司,行业包括化工、医药、机械、能源、旅游等,宜都区域内资产总量近百亿元,年提供税收在3亿元以上。

  在行政事业性资产监管上,针对资产管理主体缺位、产权不明、存量不清、闲置浪费、收益流失、分配不公等方面的问题,实施“三统一、两集中、一个盘活”。即:统一监管、分类实施,统一配置、分步到位,统一处置、规范操作;资产产权向出资人集中、资产收益向财政专户集中,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在具体操作中,针对行政事业性资产分布广,情况复杂,监管难度大的特点,一是建立“国资部门监管——主管部门协管——单位具体管理”的横向到边的三级联管和齐抓共管体制;同时在10个乡镇财政所分别明确一名乡镇财政所干部为国有资产管理员,专司资产管理工作,形成“市国资部门统管——乡镇财政协管”纵向到底的二级监管体制;二是实施制度管人管事。在贯彻落实财政部《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条例》的同时,结合宜都实际,制定出台了20多项管理制度,对单位办公用房建设及装修、公务用车、办公设备配置标准进行详细规定。三是强化市属国有资产统一调配使用。过去由于历史原因,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直接管理所属国有资产,自身占有或实施对外经营,产权不明,效率低下,甚至官商一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资局一设立,即从最敏感问题开刀,由财政国资部门牵头,会同国土、房产、规划等部门对土地、房屋的产权登记注册;对闲置资产予以收回,由职能部门统一调配使用,统一进行公开招租、统一使用合同文本、统一进行合同鉴证、统一使用财政票据、统一纳入预算管理。近两年来,国资管理部门通过对闲置资产调剂、置换,不仅堵住漏洞,防范腐败,而且无偿调剂办公用房6200多平方米,公务用车20台,解决了20多个单位的办公场所和公务用车,盘活存量资产2000多万元。

  三、在监管体制上,由多头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工作能否有效推进。宜都国资局国资监管工作之所以卓有成效,主要取决于建立完善了国资监管体制和机制。早在2000年即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为副主任,同时设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与财政局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既有明确分工和责任主体,又有相互配合,既有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又有具体实施国资监管的机构。

  过去虽然有国资监管机构,但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分布在各部门和行业,“管投入的多,管收益的少;管审批把关的多,管监督落实的少;管使用的多,管保值增值的少”。虽然对其管理使用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监管难度较大,特别是有的国有资产占有和使用者,视使用权为所有权,随意处置国有资产,虚报、瞒报国有资产,使监管难以到位。在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中,国资局在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支持的前提下,从最敏感的问题开刀,收缴国资监管权限,由部门多头管理向国资局集中管理转变。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性资产划归市国资局履行出资人职责,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统一;对行政、事业性资产由国资局清产核资,统一登记,统一调配,对行政事业单位所办经营实体,现将全面实行脱钩改制,预期将年减少行政性支出数百万元,与此同时随着一批资产实行“非转经”对其经营场地、门面,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对外租赁或承包经营年增收益近千万元。目前该市国有资产已形成统一监管,部门配合,全面增值的新增的新格局。

  四、在监管方式上, 由行政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发展之中”是该市国资局在转变监管方式中提出的响亮口号,要求在履职尽责中,一切围绕企业转,一切围绕发展干,全面实现保值增值目标。

  一是在工作思路上增强发展意识。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一切为发展开绿灯,一切为发展搞服务。在严格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同时,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审核把关,协调解决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想企业之所想,帮企业之所需,解企业之所难,形成与企业同兴衰、共荣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在帮扶企业重点上,突出招商引资。近年来,针对国家银根紧缩,企业资金严重短缺,国资局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一方面,通过国通公司资本运作,搭建投融资平台;另一方面,以国有资本为支撑,打造融资担保平台,敲开了银行的信贷大门。先后注入国有资本5000多万元,成立担保有限公司,截止2012年6月30日,已累计为209家企业,数百个建设项目提供担保,实现融资6.5亿元。同时引进外来资本近亿元,盘活存量资产近3亿元,目前,招商引资企业已成为宜都骨干支柱税源,去年招商引资的十家重点企业实现各项税收近6亿元。

  三是在工作作风上,提倡“保姆式服务”。市国资局一班人,分点包片,帮扶企业到人。在行使监管职能职责中,多帮助,少指责、多指导,少干预。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不唯上,不唯书,敢为实,集中精力想大事,谋大事,干实事。沉下身去摸实情,了解于企业干部职工,问计于企业干部职工,抓住职工群众关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壮大国有资本的举措,就开绿灯,并千方百计予以支持,对于不利于发展,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隐性流失的旗帜鲜明地加以制止和纠正,仅通过严审企业和行政事业性资产核销一项,规避国有资产损失就有近百万元。

  五、在监管角色上,由“婆婆”型向“老板型”转变。近年来,宜都国资局立足构筑和谐的监管与被监管关系,努力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严格履行“把方向、定规矩、管程序、抓监督”的出资人职责。通过明确企业主业,督导企业抓好战略发展规划,引导企业重大投资方向;对企业重大决策事项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和办法,实现由人管人管事到制度管人管事;强化对企业重大决策事项更多地进行合规性审查,看其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经过董事会研究决定,是否聘请中介机构和评审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抓监管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和决策的实施,依法进行监督。充分赋予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参与不干预,指导不独断,管该管的事,在职责范围内尽责,消除了企业担心多了一个“婆婆”的疑虑,不但解决了国有资产出资人长期缺位的问题,使企业有了真正的“老板”,而且扭转了长期以来多头管理国有企业,但又无人负责的局面,使企业少了许多不该伺奉的“婆婆”。监管与被监管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和谐一致、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