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地方扫描 > 正文
湖北宜昌物资集团党建焕发强动力

文章来源:宜昌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6-11-18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L”经济运行态势,国有企业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发展动力和改革活力,湖北宜昌物资集团发挥国企党建优势,以“四个结合”挖掘企业潜力,激发和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培植“三大板块”,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去年宜昌物资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金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高速增长,分别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164%、462%、75%。今年元至10月,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主营收入22681万元、实现利润2571万元、入库税金280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2.8%、282.6%、641.6%,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国企党建换发的强劲动力,是深化改革带来的发展活力。物资集团干部职工人人有着切身的感受。

一、“四个结合”构筑围绕发展抓党建的新机制

宜昌物资集团现有企业13家,员工600多人,其中党员85人。集团党委根据国企党建和经营管理需要,共设立党支部7个,配备专兼职党务干部16人。近年来,集团党委立足创新党建,致力党建促发展,实施“四个结合”,既凸显了党组织在企业的核心领导地位,又创造了政通人和的良好发展氛围。

——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紧密结合合。为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集团将党组织设置与工作要求列入公司《章程》,坚持党的组织建设与公司机构等同步设置;坚持党委委员与董事会交叉任职;坚持“三重一大”事项党委会、党政联席办公会决策制度,确保党委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和全面参与。通过党委的导向作用,确保企业运营发展的正确方向。

——政治教育与业务培训紧密结合。将纯洁思想、吸纳新知作为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推动企业加快发展的途径和前提条件,努力营造齐抓共管的氛围。采取中心组学习、党委成员轮流上党课、党校培训、社会机构培训、专家学者讲座等多种方式,全员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八大以来的大政方针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持续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能教育培训,为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好“加油站”。

——强化引导与关爱帮扶紧密结合。针对改革改制和企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困难,以及干部职工客观存在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包袱,集团党委充分发挥党的政工优势,引导党员和老职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坚持“全力以赴保全企业资产、全力以赴保障职工权益”,对1800多名在职职工分别进行补偿安置、创业安置、返聘安置和发展安置,对444名退休职工进行社会化管理安置,平稳实现软着陆。

——勤政廉政与作风建设紧密结合。集团按照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与集团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每年初,集团党委与所属企业负责人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时,同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用“一岗双责”模式,层层传导压力。集团党委还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廉政风险点防范,不断修订完善了和《商务(公务)接待管理制度》、《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工程招投标和大宗物资询价采购办法》、《设备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以及《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效能建设监督考核办法》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等10多项,科学构筑了廉洁治企、勤政有为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四风”现象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现象,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谋事干事环境。

二、“三大板块”引领转型发展和运行质量全面提升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集团党委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致力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确立了“做大再生资源、做优文化旅游、做强现代物流的“三大板块”发展战略,明确了“二次创业、整体上市”的奋斗目标,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度嬗变。

——再生资源板块树立行业标杆。原生资源的日渐枯竭,让再生资源走上“正席”。国家商务部将宜昌市确定为国家第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后,物资集团扬己之长,迅即申报获批“三峡鑫物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一个投资3亿元、在三峡区域集再生资源集散、汽车回收拆解、塑胶制品循环再造、再生资源信息系统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在猇亭区应运而生,并通过285个社区回收站点,一网打尽了城市再生“矿产”,年回收拆解报废汽车1万台、处理废旧金属30至50万吨,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以上、利润2000万元以上,上下游辐射带动2000多人就业。

继之,为延伸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链,实现低成本扩张,集团党委结合国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大背景,抓住“产业洗牌、格局调整”的有利时机,成功并购了湖北炬垲纸业公司,去年10月1日投产以来,产销两旺,各项经济指标不断刷新历史最好成绩。

——旅游产业打造全省知名品牌。为走出原仓储、物流发展的局限,集团党委根据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的战略,大胆谋求转型发展,致力打造文化旅游知名企业。近几年,先后投入资金1.5亿元进行对车溪旅游景区和青龙峡漂流景区股权收购、景区开发和项目建设等,为规避资金瓶颈制约,集团创新融资渠道,筹建三峡文化旅游产业基金。一期计划筹集资金4亿元以上,以车溪青龙峡景区为核心,通过“投资+投智”的方式,全面带动点军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与三峡大坝、三峡人家等沿江景区相互补充的坝上坝下旅游板块,整体提升三峡旅游产业能级和品牌效应。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将车溪打造成集民俗旅游、农耕旅游、乡村旅游和传统教育基地于一身的5A级风景区,将青龙峡打造成融漂流观光、户外健身、房车露营、休闲养生于一体的4A级风景区,使两大景区年接待游客达到150-200万人次,实现旅游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以上,成为宜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的骨干企业和核心品牌。

——现代物流板块领军三峡区域。“十二五”期初,物资集团瞄准汽车消费的发展这一未来永恒的商机,在牢牢掌控报废汽车拆解特许业务的同时,发展现代物流,建设“三峡鑫物汽车城”,形成“汽车集散—销售—保养—报废回收”一条龙作业,投资1.5亿元,占地近9万平方米的汽车城很快在城区东大门拔地而起。建成后,集团为确保汽车集散、营销市场长足发展,引入车管所、税务、工商和保险等执法服务机构入驻,全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倾力打造了一个“一站式”服务的便捷汽车交易市场,并带动多个汽车营销市场主体进驻周边形成了扎堆效应。如今,这个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0亿元,租赁业务收入近2000万元,被评为“全国汽车交易诚信单位”、“湖北省消费维权服务站省级示范点”,成为区域性汽车物流集散领军企业。

三、“三大理念”彰显国企国员工素质和社会责任

近年来,集团党委培育以“创新致远,笃行不倦”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以“三大理念”武装员工、激励员工。

——用创新发展理念武装员工。集团党委把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动力,走出传统观念的束缚,致力在创新中奋发进取。具体实施中,把学习教育当成干部职工最大的福利,科学引导干部职工增智、励志。坚持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半月一次全员夜学,一季度一次骨干研学,半年一次名家培训,同时积极开展网络自学、互动培训。这些举措不仅让广大干部职工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更让企业成为每一个员工激扬心情、放飞梦想的舞台,提升了软实力。一大批意气风发的70后、80后,已经与企业一道茁壮成长,进入了集团公司的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并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用共享发展理念激励员工。物资集团改制后,走出的是一条负债求发展的艰难之路,企业始终处于爬坡过坎的发展中阶段。尽管如此,集团党委始终坚持给干部职工打“强心针”,宣导“共建共享”理念,引导集团上下共克时艰、共渡难关。特别是在改制后的经济发展低迷期,做到了不裁员、不减薪、不转移矛盾。经营不断向好后,集团党委首先想到的是提高干部职工待遇,增进职工家庭幸福感。近5年,员工工资每年平均增长水平达到10%左右,发展成果做到了与员工共享。形成党委爱兵如子,员工爱企如家,共建共享谋发展和团结、和谐、竞进局面。

——用协调发展理念践行国企担当。纳税报国、反哺社会,是体现国企社会责任的典型特征。改制以来,集团党委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在督促企业诚信纳税的同时,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国资委的号召,在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统筹、精准扶贫中,充分发挥国企“排头兵”作用,不断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集团党委在“三万”活动和精准扶贫活动中,提出“城乡互联、结对共建”举措,瞄准农村干群急需,先后斥资10万元帮助长阳贺家坪镇紫台村建成了村级卫生室,斥资20万元帮助该县资丘镇五房岭村改造了福利院,25名党员干部和下属三个支部为五房岭村贫困户捐款11100元。在点军区土城乡,集团与三涧溪村结对,利用车溪和青龙峡两个景区引导当地农民发展配套服务业,实施小康项目建设,带动村级组织和村民年均新增收入5000万元,受到了地方干群的交口称赞。

党建工作新机制,助推发展强动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物资集团已扬起奋进的风帆,力争“十三五”末,资产总额1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利税突破1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