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地方扫描 > 正文
安徽建工集团加快发展绿色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安徽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4-05-23

  像搭积木一样装配预制构件,装配式建筑项目能有效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每个建筑模块都有一个专属电子身份证,模块从出生到安装全部信息跃然屏上;外墙喷涂机器人开展高空作业,效率可达人工的数倍……近年来,安徽建工集团加快发展绿色智能建造,为全面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安徽建工集团已建成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基地7家,安徽省内已形成规模化建筑产业化布局,可实现年产PC构件52万方、桥梁钢构8万吨、地铁管片16万方。

图片1.png

  数字工厂赋能产业升级。自主研发Smart-PC智能产业化工厂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设计-材料-生产-物流等资源要素,通过全过程信息互通,服务生产管理,可提升整体生产效率15%,节约生产管理人员20%,减少管理时间成本30%。其中,肥东基地自系统平台使用以来节省人工、物流、材料等成本约数百万元,实现了构件生产与客户交期相匹配,满足了生产库存平衡的精细化需求。

  建筑联网强化流程把控。推行预制构件基本信息的二维码识别、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自主研发RFID芯片,在项目施工时预埋至混凝土表面,可实时收集建筑构件的生产、验收、出厂、进场、吊装、构件质量等相关信息。同步配套软件系统模块和手机APP相关功能,对部品构件二维码“扫一扫”即可了解预制构件从原材料到变成一片墙的所有信息,实现对建筑物建造过程和后期运维管理全流程把控、全过程追溯,着力构建新的建筑生态。

图片2.png

  智能机械推动数智转型。依托集团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省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围绕智能建造、绿色建材、智能装备等行业领先技术开展研发,并成立“安徽建工集团高新技术研究院”。目前,所属建工三建、建工交航已率先引进首批7款建筑机器人,在省市10余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开展试点应用,实现了向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方式的转变,达到加强人机协作、提升建筑机器人应用水平和提高生产管理效率的目标。通过科研攻关,预计3-5年实现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突破,以科技创新赋能建筑产业转型发展,实现“安徽建造”综合竞争力更大提升。

【责任编辑:语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