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地方扫描 > 正文
传统产业“破界”生长—— 广西国企锻造科创“主力军”新优势

文章来源:广西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5-05-15

国有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当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的惊涛拍岸,当新质生产力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高地,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枢纽的广西,正以国资国企改革为突破口,书写着新时代的“创新策”。

广投集团的AI巡检机器人,如同数字哨兵守护着水电站的脉搏;北部湾银行的智慧授权系统,“1秒响应”消费贷、小微贷、社保卡等金融服务;广西交投集团的“路网先知”智慧交通模型,用30分钟预见化解“堵城之困”;广旅集团的“刘三姐大模型”,让AI导游化身陪伴游客的新时代歌仙……

当前,广西正加快实施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工程和专项行动,以“政策筑基、项目攻坚、行动破局”构筑全新创新生态。广西国有企业奋起直追,以创新破局、向改革要力,全力奏响科技创新的激昂乐章。

政策赋能,筑牢创新根基

在德国慕尼黑,柳工集团携电动化设备、新一代T系列轮式装载机、矿山、采石和破拆全系列解决方案亮相bauma2025展会,收获超亿元采购订单;在柳工集团总部,产品研发人员利用“5G+大数据”提取上万份标书中的产品市场需求;在柳工产品服务维修现场,柳工数字员工“柳小元”依托“5G+AI”技术,化身维修专家指导服务人员精准定位故障部位……

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一线员工热火朝天赶制订单

柳工集团负责人表示:“柳工发挥‘三全一体’战略和‘四统一’‘四高效’研发体系的竞争优势,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将企业发展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柳工人自己手里。”

柳工的一系列新变化,正是广西国资委从多维度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引导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生动缩影。

广西是全国较早推行“一企一策”考核机制的省区之一。广西国资委在考核中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明确由于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和有关规定,在考核上不做负向评价,鼓励激励企业敢作敢为、敢闯敢干。

广西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区加大政策支持引导,立足出资人的职能,结合科创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建立,在研发创新、业绩考核、工资分配、容错纠错等方面持续优化支持措施,力争监管企业全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1.8%以上,加大力度推动企业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和产品应用推广。”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催生出产业发展裂变效应:科创投资基金如春汛漫江,浇灌着数字经济的沃土;创新容错机制若东风解冻,唤醒了科技人员的闯劲;“揭榜挂帅”制度似号角催征,激励着攻关团队勇攀高峰……

数据显示,1—3月,广西国资委系统国有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60.20亿元,同比增长10.56%;国企产品出口持续“飘红”,1—3月出口销售收入59.47亿元,同比增长16.11%。

项目驱动,点燃创新引擎

在柳钢热轧厂生产线的“黑灯库房”,设备正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无声、有序完成板坯入库、堆垛、上料等工作。

柳钢集团广泛应用5G、工业互联网、AI视觉识别等先进技术,实现炼钢、轧钢等关键环节智能控制,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柳钢热轧厂相关负责人表示:“钢铁属于传统产业,我们的目标是引入新质生产力进行应用改造,实现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的华丽转身。”

柳钢集团广西首条智能化全自动钢铁分析检测线实现了从接样到分析,仅用170秒便可反馈检测结果

项目是创新的载体,也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

目前,广西正加大项目支持引导,继续统筹安排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在人工智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方面,重点推进100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科技型企业;及早谋划“十五五”项目库,推动更多项目纳入自治区层面“双百双新”“千企技改”项目计划。

广西路桥集团在平陆运河桥梁施工中,研发“智慧航道预测系统”和“拱肋施工数字孪生监测平台”,确保桥梁建设安全可控;北投集团启动建设“无人机监管服务网”,可为用户提供无人机实时监控、轨迹追踪和违规预警等一站式服务……这些场景,映射着广西国资系统“双百双新”项目建设的强劲脉动。

以“双百双新”“千企技改”项目为抓手,广西国资国企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4年,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50亿元,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形成新技术、新产线、新产品101项,新增知识产权成果506项,新增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3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科技型企业户数达142户。

抢先布局,激发创新活力

“三姐三姐,请帮我规划一个‘五一’小长假期间,南宁市4天3夜的旅游行程。”4月29日,来自江西的游客张女士向“刘三姐数字人”提问,AI导游“思考”数秒便开始应答,规划出一条包含青秀山风景区、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歌湖等热门旅游目的地在内的详细行程。

据介绍,广旅集团的“一键游广西”平台通过跨层级、跨行业、跨领域的“多跨协同”,打通了11个部门的19项数据,归集了全区14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的文旅基础数据。平台入驻商家从2023年的3万多家增长至今年3月底的41.7万家,交易额从3300万元增长至2.9亿元。

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广西国企正加速挺进“主战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广西国资委统筹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向“人工智能+”领域倾斜,引导科创基金、产业基金加大企业人工智能项目支持,“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流”“人工智能+文旅”正在全区各地蓬勃兴起。

此外,广西正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及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数字创意等重点领域,全力推进50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牵引,全面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二季度,广西国资委将督促各企业加快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全面落实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切实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广西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政策春雷”到“项目矩阵”,从“机制活水”到“生态雨林”,一幅以科技创新重塑国企竞争力、以智慧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图景正在八桂大地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语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