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评论 > 正文
聚焦问题,促进工作再抓实
——在新起点上实现改革新突破③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02-02

改革重在落实、成在落实,也难在落实;越是困难如山、阻力重重,越需要重点抓好落实

不行动,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不落实,再美好的谋划也只是纸上谈兵。

“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克服形式主义问题”“把责任和工作抓实,越是难度大、见效慢的越要抓在手上”“对不作为的,要抓住典型,严肃问责”……不久前,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着力抓好改革任务落实”“不断将改革推深做实”,为新一年的改革攻坚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改革40年,一条基本经验是,上与下的同向发力。改革初期的顶层设计,设计的是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大计,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划定,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历史结合,等等。在此基础上放水养鱼、放手一搏,各地百花齐放探索自己的发展方式,让政策、原则落实落地,最终水活鱼活、水大鱼大,中国一派生机勃勃。

时至今日,改革更注重耦合性、协同性,需要的顶层设计不仅是政策、原则,更是四梁八柱的搭建、夯基垒台的建设,是方法、是视野。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上下对称,让各地各部门在改革框架上添砖加瓦,就成了继续推进改革的一个关键。如果说40年前,打开改革的闸门,水流自然就能冲决而出;那么今天改革的势差变小,要思考的是如何抬高地势、开沟通渠,让水流继续向前。正因此,相较于寻找方向、解放思想之难,落实之难更为凸显。

在实践中,或因思想认识不足,或因既有利益羁绊,或因本领不强掣肘,或因现实条件制约,少数地方“不愿”“不敢”“不能”推进改革的倾向仍然存在,致使改革措施出现“打滑”“空转”。例如,某地实施旱厕改造工程,统计数据非常好看,但实地调研4个村子后,却发现没有一户改厕。这种实功虚做,消解了改革成果,也让群众的获得感大打折扣。俯下身一步紧跟一步行,力避抓而不实、形式主义,才能释放改革红利,为发展按下快进键。

怎样抓好落实、以知促行?注重总结调研、摸清问题病灶,是一个重要方面。上世纪90年代,福州市国有企业受制于体制机制弊端,步履维艰。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通过扎实调研,力排众议推动国企试水股份制改革,为地方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改革航船前行至今日水域,尤须通过聚焦问题、破解难题来释放活力、激发动力。比如,医保实现异地结算,但各地进程不同,如何进一步加快政策落实,保障患者权益?农村生活日新月异,但基层治理、文化建设等依然薄弱,如何通过改革助力乡村振兴?解决类似矛盾问题,依靠的正是更有担当的肩膀、更加高效的作为。“把调查研究突出出来,把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摸清摸透,把工作做实做深做好”,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抓出改革实绩。

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好作风,仰赖于认识水平与能力素质的提升,也离不开外在的督导问责。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对改革进行“三督三察”: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此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也提出,“改革督察要扩点拓面、究根探底,既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查其果”。现实中,注重发挥督察的正向作用,有利于振奋改革精气神。例如,某地推出“督办APP”,将督办事项、完成时限、责任人、完成情况等全部列出,倒逼工作落实。因面临被约谈、问责的压力,当地干部感慨:“天天都得‘做任务’,走路都变快了。”向不作为现象开刀,抓住典型、严肃问责,有助于进一步凝聚改革力量,推动具体措施走深走实。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风景如此,推进改革也一样。欲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抱有坚定不移、不畏险远的改革意志不可。不弃微末,不舍寸功,着力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我们就一定能激荡改革新气象,成就改革新境界。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 作者:张凡)

【责任编辑:陈丹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