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昔日世博园浦东片区建成央企总部基地
25家央企集聚发展带来化学反应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20-05-06

“0.2平方公里的面积内,集聚了25家央企,这可能是全国央企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入驻上海自贸区世博片区的国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晖说。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十年后,昔日的世博园浦东片区建成了央企总部基地。面对疫情影响,央地融合发展叠加自贸区的政策支持,帮助相关市场主体克服不利影响,努力化危为机。

从棚户区到央企总部基地

从国新控股的大楼向外望去,黄浦江景色一览无遗,世博中心近在咫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前,这里曾是上钢三厂炼钢厂区,钢花四溅、棚户遍地。

世博会结束后的2011年,13家央企率先入驻世博园浦东片区。今年3月,又有9家央企和一家地方国企的16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上海自贸区世博片区,总投资金额累计达960多亿元。

如今,整个世博片区已经有25家央企集团注册了近80家各类公司,入驻企业在世博初步形成总部、金融、能源、贸易等功能板块。

总部方面,有中国宝武、中国商飞等2家一级总部和中核上海总部、中铁投资等9个区域性总部;金融方面,有远东宏信、商飞资本、天安财险等一大批金融机构入驻;能源方面,集聚了如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国核电等一批能源企业;贸易方面,有中铝国际贸易、中铜国际贸易两个千亿级的贸易平台。

上海自贸区世博管理局副局长沈锋说:“央企加速集聚的趋势还在继续,世博片区很快就会有第26、27家央企入驻,相应的投资不断加码。”

助力央企二次创业和转型发展

央企为何扎堆世博?一名央企负责人的话非常朴素:“这里特别适合做生意”。

成立于1992年的振华重工,伴随浦东开发开放而成长壮大。从一个无人知晓的小公司,振华重工发展为全球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

虽然受到疫情不利影响,今年以来振华重工在海外共计完成35台设备的交机工作,以及2个航次的卸船工作,这其中,上海自贸区的原产地信用签证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振华重工副总裁刘启中介绍,按照这一制度,企业可以直接在海外办公室,打印原产地质量审核证书交给国外客户,从原先的“面对面”申领变成了现在的“键对键”签发。“以前可能需要一周时间进行现场申请、审批,再邮寄到国外,现在从网上填单到打印出来,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解决问题。疫情期间,这套线上审核制度对企业来讲太及时了,货可以尽快通关,送到客户手中。”

刘启中说,面对疫情冲击,目前振华重工一方面落实手上已有项目,另一方面延伸业务比如维修服务,努力完成原定的年度发展目标。

总部位于世博的中化国际,早在2001年就实施战略南移,将企业总部从北京迁入浦东,2016年进一步搬迁至世博片区。利用上海的人才资源、研发优势,中化国际由单一的贸易公司,转型为以精细化工为核心的产业公司。

“浦东是中化国际全球化发展的大脑。” 中化国际董秘柯希霆说,中化国际在浦东注册了10家下属企业,近期还将筹建财务共享中心等机构。

2018年12月在世博注册成立的中铝国贸集团财务总监董克恭说,华东是国内有色金属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总部搬迁到这里,可以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客户。2019年中铝国贸营收1400亿元,其中上海地区的结算量达600亿元。根据战略规划,立足上海,中铝国贸未来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宗商品贸易集团。

“物理距离”缩短催生“化学反应”

在世博片区,随着央企之间、央企与地方企业物理距离的缩短,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正在发生。

“我们隔壁的中化、中铝,都是中国外运的客户。企业在北京签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上海就能直接进行业务对接,这就是集聚带来的好处。”中国外运华东公司总经理王笃鹏说。

在王笃鹏看来,疫情给运输行业带来挑战,但也孕育着新机会。“比如国际集拼中转业务,疫情期间增长很快,我们和合作伙伴商讨利用线上平台,在浦东的外高桥和临港建设国际贸易中转集拼基地,让更多国内企业获益。”

除了央企之间的抱团,借助世博平台,央企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也日益紧密。

田晖表示,作为中国国新控股子公司,国新上海积极参与地方国企重组、股份制改革和IPO等项目。比如,国新上海发起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专项基金,通过收购上海地方企业老凤祥职工持股会21.99%的股权,解决了老凤祥的历史遗留问题,帮助这家老牌企业加速实现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

为了促进央企与地方企业的合作,2018年5月世博片区就设立了上海自贸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平台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自治、机构参与”的形式,设有专门的理事会。目前,包括上海临港集团、上海电气、国泰君安等10家地方国企已正式成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理事单位。

根据规划,未来世博还将继续打造央企总部集聚区,促进央地融合发展。同时,加快民企、跨国公司总部的集聚,让各类企业产生更多的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赵艺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