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新华社:央企首季“成绩单”亮眼 多项改革加速落地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1-04-20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中央企业一季度运行“成绩单”16日出炉:净利润创历史同期新高,研发投入大幅增长,整体偿债能力稳中有升,多项改革加速落地……

起跑影响全程,开局关乎后势。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开局季,这份运行稳健、改革加力的“成绩单”,让人们对中央企业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增速快、趋势好、质量优、后劲足。”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16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这样概括今年以来中央企业运行态势。

一系列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

央企整体强劲复苏。前3个月,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8万亿元,同比增长30.1%,较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同期增长14.7%;累计实现净利润4152.9亿元,同比增长2.2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31.1%。

多数行业效益明显提高。一季度,石油石化、冶金、汽车等行业央企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原油、钢材等重点产品产销两旺。

新动能发展势头强劲。前三个月,央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增速达36.5%,5G网络、清洁能源等新产业成为投资流入重点;一季度,央企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49.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外部形势更加复杂,中央企业能否保持前进动能?

“尽管面临不少挑战,但我们有信心完成全年任务。”彭华岗表示,国资委将与相关央企签订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并通过坚持目标引领、强化运行监测、狠抓提质增效、加大结构调整以及强化改革创新等一揽子举措,不断推动央企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蹄疾步稳

央企一季度亮眼“成绩单”背后,改革创新是重要的“动力源”。

国企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提速,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扩容,中央企业责任约谈机制建立……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改革进展不断。接下来还有哪些改革值得期待?

彭华岗表示,按照三年行动部署要求,国资央企将加强示范引领、重点突破和激励引导,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多实质性的成果,更好地激活企业发展潜能。

深化改革不停顿,离不开改革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我们明确了今年要突出抓好的18项重点改革任务。”彭华岗介绍说,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月例会、季综合、半年报、年总结”的工作推进机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程跟踪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从调研情况看,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国有企业,无论是集团层面还是二级、三级子公司层面,国有企业已经形成了浓厚的改革氛围,压力更大了,动力也更足了,更有信心完成好改革目标任务。”彭华岗说。

优化国资布局 提升产业竞争力

3月31日,同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宣告实施联合重组,一家资产体量庞大、员工数量超22万人的化工巨头震撼登场。

从集团重组到专业化整合,连日来国资央企布局调整优化“好戏连台”,调存量、优增量同向发力,进一步突出实业主业,统筹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我们将以编制国资央企‘十四五’规划为契机,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彭华岗说。

他表示,国资委将引导央企进一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聚焦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的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积极参与“两新一重”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有进,也要有退。下一步,持续推动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的退出,也是中央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此,彭华岗说,将推动央企聚焦主责主业,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通过资产置换、对外转让、无偿划转等多种方式,加快剥离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通过集中打包、内部重组、央企间整合等多种方式,加快低效、无效资产和参股股权的清理退出。

【责任编辑:赵艺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