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中国青年报:不要再给混合所有制戴帽子

    发布时间:2014-07-28

  “混合所有制里的国有经济要以股权说话,不管占股多少,都只是企业平等的股东,不能在《公司法》以外强加给企业其他东西,这对其他股东是不公平的。如果硬要区分出国企控股混合所有制或民企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就会走回头路、变味甚至失效。”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宣布6家央企入选“四项改革”试点,其中中国建材集团被列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央企董事会行使三项职权的双项试点企业。这让中国建材成为舆论的焦点,宋志平更是成了被媒体追逐的对象。


  中国建材集团原本是一家底子薄、资本金少、经营极度困难的“草根央企”,近年来坚持市场化改革,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迅速实现了由中小型企业向全球500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2014年全球500强排名前进了52位至第267位,稳居全球建材行业第二名。这也许正是它被国资委相中的原因。


  “虽然最初的改革是被迫的,但我们循着市场经济规律和逻辑,顺势而为,走上了一条国民共进的正确道路。”宋志平说。


  10年前,中国建材销售收入只有20亿元,规模很小,主业不突出,竞争力不强。在集团的战略研讨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建材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进入占建材工业GDP70%的水泥业务。但当时中国建材只有一两个小水泥厂,水泥又是重资产投资业务,如何获得发展资源、用什么方式做大做强呢?那就靠“混合”——以存量资本吸收社会资本发展,发挥央企在资金实力、创新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大规模联合重组。


  2003年4月,中国建材由原来的中国新型建材集团脱颖而出,宣告以市场化方式进行重大战略调整。此后短短几年间,中国建材一边进行行业整合,一边进行资本混合,重组上千家民营企业,一跃成为年产能超过4亿吨、全球规模最大的水泥供应商。同时,所有者权益也由20多亿元上升到220亿元,同时吸纳小股东权益440亿元,又以660亿元的净资产撬动3600亿元总资产,其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超过85%,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排头企业。


  “这次国资委开展‘四项改革’试点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迈出的坚实步伐。中国建材集团被列为其中两项试点,我们感到非常振奋,这既是国家对中国建材集团多年来改革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国家交给中国建材集团新的改革任务。”宋志平说。


  正是得益于“混合”,中国建材对“混合”也最有心得。宋志平说,混合所有制是一把金钥匙,解决了四个难题。第一,解决了国有经济和市场接轨的问题。混合所有制用市场机制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实现了保值增值,坚持和完善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解决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问题。社会资本的引入可以促进产权多元化改革,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制度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政企分开;实现所有者到位,并可以推进经营团队和骨干持股、员工持股,加快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第三,解决了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部分特定业务的途径问题,使市场更加公平公开;第四,解决了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长期纷争,国有和民营交叉持股、互相融合,实现了国民共进和国民共赢的融合体系,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合力和正能量。可以说,混合所有制确实能治愈很多国企的痼疾,用好了可一通百通。


  不过,他也指出,混合所有制并非一混就好,或者一混就灵,因为让不同的资本混合在一起,如何混合,还是大有学问的。


  当下,人们对混合所有制还疑问颇多。很多人担心“混合”后国家资产就会被掠夺,民营企业也会被同化。对此,中国建材感受最深。2008年重组南方水泥时,有媒体刊登文章《中建材是不是疯了》,认为中国建材大规模扩张是在搞“国进民退”。还有人质疑,中国建材掺入那么多民企股份,成了有产者的打工仔,是搞“国退民进”。中国建材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拷问。然而,作为充分竞争领域的央企,除了重组、与民企混合,没有其他路可走,唯有顶住重压,坚定地带领企业摸着石头过河,一路向前。


  正是凭借这种经验,宋志平说,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是三足鼎立,不存在谁吃掉谁、谁掠夺谁、谁被谁同化的问题。混合所有制强调的是不同所有制交叉持股和相互融合,不管是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都以发挥最大效率为最终目的。国有民营都作为股东而存在,都在公司法下规范运作,各自的合法利益都“神圣不可侵犯”。


  他还提醒说,不要再给混合所有制戴帽子,以股权说话,不以身份性质论高下,否则“混合”出来的味道就不是市场本来的味道。这方面中国建材是有教训的。例如,中国建材只持有所属企业中国玻纤15%左右的股份,但按现行的有关规定,所有国企的行政规定,中国玻纤都要参照执行,有时因为这种央企的标签,使得像中国玻纤这样的国际化公司失去了应有的市场地位和竞争机会。

 

    (本文章摘自7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