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南方电网:为了光明千万家

    发布时间:2015-04-13

南方电网供电区域的最北端,位于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供电局“背夹巡线队”常年在大山深处荆棘密布的丛林间、陡峭的断崖上行走。凭着背夹、绳索、弯刀,他们工作在370多公里巡线路上的350多座大山和60多公里的无人区。

迎着春日的晨雾,记者随巡线队员驶进了还没有苏醒的大山,感受“背夹巡线队”为了万家灯火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守护光明 鱼水情深

10时40分,记者随巡线队员下车徒步。8名巡线员用弯刀披荆斩棘,不停驱赶蛇虫才能前行。他们身上还背着重逾15公斤的背夹,里面装有工器具、干粮和水等必需品。中午13点,到达67号杆塔,巡线员进行检查。此时,记者已经体力不支,从背夹中拿出干粮和水,背靠岩石,稍事休息。

“你们这活儿,也太艰苦了吧?”

“我们身体虽然累,但很开心啊!你不知道,这山里一年四季风景不同,数不尽的鲜花、野果,美得很!”巡线员马洪波乐观地回答记者。

检查情况良好,大家再次出发。但见前方拐弯处,又是悬崖峭壁。巡线员照例用绳索拉起“护栏”,大家一手抓绳,一手扶壁,顺利通过了又一个险境。13时30分,巨石挡道,前方再次“无路可走”。大家必须翻过一块4米多高的岩石。巡线员刘令在队友帮助下,先爬到岩石上方,将麻绳的一头绑在小树上,放下另一头。大家瞬间变身“人猿泰山”,挨个排队拉着绳子,小心翼翼地攀过巨石。终于到达一小片平原,记者瘫坐在地上,仅仅休息了2分钟,天开始下雨了。大家无奈起身,迅速赶往位于山顶的68号杆塔检查维护。

15时,我们到达务川县村民李超龙家,享受午餐。主人始终站在饭桌旁看着我们狼吞虎咽;他的老伴儿不停地招呼大家多吃点。“你们为了大山里的群众,不管酷暑寒冬都这样辛苦,我也得拿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你们。”老李说。巡线队员们在无数个这样的“驿站”里,与乡民守望相助,结下了难舍的深情。

2月11日,农历小年。像往常一样,背夹巡线队队员王云峰在茫茫大山中巡线。此时,道真县三江镇群乐村安心组9岁的留守儿童刘邦远正盼着他的到来。刘邦远自幼妈妈离家出走,爸爸外出打工,长年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3年多来,背夹巡线队每次巡线路过村里,都要来看望他们,并带些生活、学习用品等。这次也不例外,祖孙三人一见王云峰,高兴地迎了出来。

“邦远,过年了,这是叔叔给你带的糖果。”刚进屋,王云峰就忙活开了:先是换上自带的节能灯,又递给爷爷一张存有220千瓦时电的爱心电度卡,这是王云峰在遵义供电局开展“我愿意”爱度基金活动时,捐款购买的,确保祖孙三人接下来的半年不用为电费操心了。“我愿意,爱度基金”是遵义供电局党委倡导的以员工自愿捐赠的形式,购买电度赠送给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的一项实名捐助活动。

2014年9月的一天,家住洛龙镇洛龙村马家组70多岁的丁芳琴大妈,收到了背夹巡线队队员马洪波从县城快递公司背回来的一件从没用过的电器。那是远在广东打工的儿子,为了老人冬天取暖,提前给她快递过来的红外线取暖器。由于快递无法到达山区,而老人的家刚好在35千伏洛阳线25号杆塔附近,马洪波就用背夹背着老人的邮件,利用巡线机会,乘车加步行70多公里山路,耗时3个多小时送到老人手上。

为更好地服务乡亲,他们在每个沿线村寨“歇脚点”,都会留下背夹巡线队的电话,方便乡亲们联系。久而久之,乡亲们对巡线队哪天会来了如指掌,“歇脚点”成了固定见面的地方。老乡经常让队员捎带油盐酱醋茶,取包裹、带农资、电器,甚至把银行存折、密码都给他们帮助存取款。歇脚点也成了联系群众的服务点,乡里乡亲哪家用电设备有问题,农用机器需要排除故障,他们都会很快解决。这些为老乡解决用电问题的点点滴滴,成了巡线队员自愿开展的一项工作任务。日久情深,队员与村民共同续写着大山深处的感动。

艰险无阻 坚守职责

吃过午饭,队员们要翻越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大家所到之处植被繁茂,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几近垂直的坡度更让人举步维艰,相互扶持才能通过。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一脚没踩稳,扭伤了。

据说工作站刚成立不久,队员马洪波与韩勇搭档巡视途中要穿越一片原始森林。因经验不足,两人一路没有做任何记号,身上也没配备专门的通讯设备。渐渐地,两人迷了路,手机也没了信号,直到天黑仍没走出森林。为保安全,他们停止寻找出口,在森林里挨过一夜。为防野兽靠近,两人找了些干柴生火,分吃了白天剩下的半袋面包,最后爬到树上,睡了一晚。整整3天,两人就这样被困在密林里,靠野菜、野果维持体力。直到第5天,才看到了一户人家,此时,他们已错走到100多公里外。

黔北的茫茫山区,沟谷纵横,大娄山脉横亘其间,地区的最大海拔差超过2000米。今年已经57岁的班长王跃进最年长,从事巡线工作已有31个年头。别看他年纪大,和小伙子们比起攀岩和徒步巡线一点都不差。

“企业没有亏待我,我要回报企业。”王跃进说,前几年老王由临时工被录用为正式工。爱人患胆结石几次住院他都因巡线在外不能照料。“干线路工作的人需要耿直,就如同线路一样,越直越好。只有大家都扭成一股绳,才能干好。”在王跃进的随身听里,都是上进、积极的老歌。爬坡时,他会播放《咱们工人有力量》这类鼓舞人的歌曲,平地休息时,就会放点轻松舒缓的歌,让大家放松一下。

“平时下班后,没有什么娱乐,把大伙弯刀都收回去,回家给他们打磨。年龄大就应该发挥带头作用,艰难的地方我上了,他们肯定会上。这些年轻人也很好学,有困难就克服,从不推托。”

队员刘令悄悄告诉记者,虽然巡线多年,翻山无数,他却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恐高。“爬山还凑合,但上杆就怕了,都是弟兄们替我,我不敢。”队员韩卫珍在边上听了,立刻反驳:“刘哥是队里的材料专家,杆上作业啥时需要递什么物料,他都了如指掌。”跟他配合的队员,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高空作业。

“王局,我还是想回背夹巡线队,我学的专业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我要把我学的专业运用到输电的实际工作中,这才能发挥我的价值!”2013年10月,邵正义被借调到道真供电局人力资源部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当时的人力资源部主任想把他留下。但几经考虑,邵正义还是敲开了道真供电局局长王永森的办公室。

“我就是喜欢团队的氛围,不想让自己的专业荒废。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艰苦环境对我的磨炼能让我学到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刚进巡线队时相比,再度归来的邵正义多了一份坚韧、一份执着。每当进山巡线,他都会冲在前面,为队友开路,助队友前行。

“在我们局,背夹巡线队不仅代表着坚守,还代表着实干作风与团队精神。他们给了我们局员工更多的激励,有不少在机关工作的青年主动申请到输电线路岗位去。”王永森介绍说。

凭着“背夹巡线队”高度的责任心,道真工作站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统计,道真工作站3年来顺利清理通道树木4万余棵,减少了因树木引起跳闸的事件。工作站在成立前,维护线路年跳闸次数高达33次,到2014年仅为3次,输电线路可用系数达到了99.83%。

(本文章摘自4月13日《经济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