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媒体观察 > 正文
新华社:这个央企高管研修班,背后有深意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4-02-07

前不久,一个特殊的培训班在京“开课”——

台上的授课老师是来自中央和国家部委的领导、专家,台下的参训学员是中央企业的高管们;“课程表”上,既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等内容,也有聚焦国企高质量发展、国企改革、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内容的专题课程。

去年11月份以来,这样的央企高管研修班已举办了5期,对央企集团及二级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实现了全覆盖。此次国资央企系统的理论大学习,释放了哪些信息?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做强做优做大

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我们办的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党和国家直接管理的企业,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都要胸怀‘国之大者’。”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培训中说。

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的稳步增长,全年营收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全年完成总投资超6万亿元,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国企高质量发展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必须咬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总目标,保持定力,久久为功。

张玉卓表示,央企要牢固树立价值创造理念,不断提高经营业绩“含金量”。要更加注重提升企业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价值等五个方面价值,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去年11月份以来,央企高管研修班已举办5期,对央企集团及二级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实现了全覆盖。(国务院国资委供图)

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此次培训,国务院国资委重申了这一要求——

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传统产业是中央企业的“基本盘”。目前央企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户数占比达到93%,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

“要坚定不移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上下更大功夫。”张玉卓说。

培训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高频词”,这也是未来国资央企布局落子的主攻方向。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实施了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并出台了一揽子支持政策,明确回答了“干什么”“谁来干”“政策如何支持”等问题,激发了企业新动能。

去年全年,央企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占全部投资比重的35.2%,在光伏制氢、碳纤维制造、汽车芯片等领域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组建了一批新企业。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在授课时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全局,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

记者从培训班上了解到,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继续强化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各企业也纷纷统筹资源、集中力量,谋划着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加快打造现代新国企

一直以来,活力和效率都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问题。

国企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3.8万户国企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覆盖逾8万户企业22万人……2022年底收官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破解了一系列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体制机制难题,形成了推动改革的强大势能。

当前,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如何乘势而上?怎样加快打造现代新国企?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也是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授课的重点。

在着力提升国企公司治理效能方面,王宏志表示,关键是把握好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断健全完善运行规则,将现有公司治理体系构建得更加科学、高效,推动公司治理效能持续增强。

在他看来,三项制度改革是激发企业活力、提高效率的必然要求,目前不同企业进展不平衡、覆盖面精准度不够、穿透基层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改革成效还有待进一步巩固。

例如,下一步,央企要推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

一方面,增强契约目标的战略性、科学性、挑战性,在“跳一跳摸得着”的同时避免盲目“攀高”;另一方面,在考核范围上扩面,鼓励参照经理层成员的管理方式,更大范围、分层分类落实管理人员管理责任,把各层级企业管理人员的活力最大限度激发出来。

【责任编辑:俞昭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