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正文
【故事】上“山”拿下大油田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3-13

前不久,中国海油宣布,渤海油田再获亿吨级大发现,渤中26-6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3亿吨油当量。这也是渤海油田连续3年获得亿吨级大发现。然而,惊喜其实来得并不简单。其背后是渤中26-6这一国内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发现过程的历经坎坷,也是海油人对“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又一次倾情演绎。

3月1日,站在铺开的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形势图前,渤海石油研究院渤南勘探室主任官大勇目光灼灼。他指着上面一条摇曳生姿的“锦鲤”说:“这就是渤中26-6,我们在渤海南部发现的亿吨级大油田!”那一刻,他衣服上的征尘和岩屑,随着激扬的声音簌簌而落,一年的忙碌与疲惫,也就此消散。

炸响“春雷”第一声

一年前,物探工程师谢祥对着更新的钻井资料喜笑颜开。就在那一夜,部署在渤中26-6潜山低部位的2井,钻遇油层厚度累计超过320米,久攻不下的“山头”终于迎来破冰时刻。

最近十年,渤南勘探室“一人一探井,一年一油田”,并连续2年斩获亿吨级大油田。即便是这样的“海油楷模”,也有望洋兴叹的时候。在他们年年更新的含油构造图上,有一座岩体庞大的“地下大山”,始终无法逾越。这就是渤中26-6构造。

而就在这时,隔“洼”相望的渤中19-6构造,迎来潜山大发现的尖峰时刻。它像一束光,在漆黑的夜里,照亮勘探人员的梦境。

“两个潜山带同样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和多期断裂叠加作用影响,渤中19-6的潜山有大发现,这里肯定也可以!”地质工程师高雁飞激动地说。

“2020年,我们在构造西部高点上钻了1口井,却以测试出水遗憾收尾。”渤南勘探室副主任石文龙说。油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旦在构造高点出水,就意味着低部位前途渺茫,整个构造也许因此再次沉寂。

一时间,迷茫就像浓重的雾,让人看不到路在何方。

难道就这样放弃吗?勘探人员和32亿年前的太古界潜山“杠”上了。他们像侦探一样不断假设,大胆推理,小心求证,一步一步逼近真相。一个“猜想”就此产生——断层封隔。

地质工程师宿雯说:“过去我们的认识是,整个构造就是一个大的圈闭,高点油气显示不好的话,就意味着低部位也失去希望。但经研究证明,渤中26-6构造被特殊的强封隔性断层分割开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不同油水系统。”这为构造重上钻井找到了理论依据。

2021年12月,在全新认识的指导下,2井在构造东部低部位隆隆开钻,炸响了渤海油田2022年勘探发现的第一声“春雷”。

一个亿的“小目标”

半年多前,比盛夏天气更火热的,是官大勇的心情。“2井预测进山就该有良好预期,但钻头进入潜山后,还一点油气显示也没有。”官大勇说,“有显示后,测井情况又令人沮丧,但后来试油测试效果却极佳……”地下世界本就这样,充满未知和难测。

西边已经见水,想要扩大储量规模,只能考虑2井所在的构造东部。放眼望去,东部满山都是占据有利区带、储层质量差的钉子井——但那也代表前人的百般探索,不容忽视。老路泥泞,新路又在何方?“我们就像行走在迷宫,不知道出口在哪里。”

潜山评价空间有限,扩大储量规模必须率先解决优质储层预测这个难题。一个由渤海石油研究院精兵强将组成的潜山勘探团队迅速成立。没有宽方位地震资料,如何预测优势储层?宽的没有,那就锚定窄方位!勘探人员大胆转变思路,对窄方位资料进行深度挖掘,大胆创新裂缝储层预测技术,通过应用窄方位地震裂缝预测技术,一点点接近潜山裂缝储层空间展布的“真相”。

然而,潜山勘探的复杂性,还是超出人们想象:选定靶区的探井,尽管钻遇裂缝储层,油气显示却与预期相差甚远。他们又通过一次次头脑风暴、根据一个个蛛丝马迹,探查油气分布的“案中案”“局中局”。勘探工程师高雁飞发现,渤南探区普遍发育的晚期断裂在向上层油气运移的同时,破坏了深层潜山油藏的保存条件。“有利区带说不定就在这一片泥岩盖层的下面!”

他们迅速进行精准分析预测,再次优选有利区带,由东向西、向北部署4口探井。6000万吨,7000万吨,8000万吨……随着钻探的推进,勘探人员离梦中的数字越来越近。

“岩性复杂,我们每创新一个认识,其实只代表一口井、一个局部的突破。”官大勇说。

勘探人员一个一个突破、逐一拔掉发现路上的“钉子”。当4井再获高产油气流的消息从海上传回时,又一夜无眠的勘探人员,终于发出嘶哑的欢呼声。这是探明地质储量超亿吨的“临门一脚”!渤海南部首个整装潜山超亿吨油田、国内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油田,由此横空出世。

官大勇说:“回头看,1个亿,只是一个小目标!”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该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还在向上攀升。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