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故事 > 正文
让荒地不荒,让幸福可依

文章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3-10

近期,中核集团核工业二一六大队“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

作为中核集团扶贫工作的先进代表,核工业二一六大队“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自2017年以来已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荒地镇倾力开展帮扶,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因地制宜、靶向扶持,以“智志双扶”为精准脱贫加油,助力三个村脱贫,帮助306户1180人脱贫摘帽。

2017年,处于反恐维稳最前线的新疆喀什莎车县荒地镇托万库依拉村(7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副大队长师志龙带领的核工业二一六大队“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身材瘦削的师志龙,成为了该村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

“稳定、脱贫、团结,都是干出来!”师志龙与队员们全身心投入在这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工作中,有时做梦的场景都是在帮扶。“你家几亩地,几口人,有什么困难?”队员们白天入户走访调研,晚上梳理信息。每户可用的劳动力有多少,鸽子、羊、牛饲养情况如何,可用耕地面积有多少,巴旦木、杏树、核桃树种植多少棵。对于托万库伊拉村这本账,师志龙了然于心。

走访期间,语言不通给驻村工作队带来了不少困难,但让他们深感困惑的是村民们不信任的目光。“踏5000米高的雪山如履平地,不信就融化不了心大的冰块。”这年3月26日,恰逢核工业二一六大队第一批“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顺利开展,师志龙主动与最复杂的一户结亲。可是,面对这个陌生的亲人,柔鲜古丽·玉苏普沉默不语,孩子们更是远远站一旁。环顾凌乱的院落、破败的院墙,特别是她对生活的无望,让师志龙愈发揪心。

“对自己的亲人怎么做,就该对这家新的亲人怎么做!”锯木头、劈柴火、清院子、伐树木、砌围墙、搭架子、盖棚圈、刷新房、安照明、管衣食、送补贴、帮农活……随后,这些事成为师志龙的日常工作。渐渐地,村民们的心开始暖了,遇到问题首先会到工作队求助。特别是柔鲜古丽变化最为突出,每天主动上夜校。见到工作队队员,她都主动说你好、谢谢。

自开展“结亲”以来,通过“四同四送”(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送法律、送政策、送温暖、送文明)、一对一帮扶,工作队累计解决群众困难诉求4500余件,为民办实事好事累计支出120余万元,实现各类就业500余人。

2018年8月,时任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帕尔哈提·吾尔买提接替因病无法继续驻村工作的队长师志龙,正式开启“访惠聚”驻村工作。

经过前一任驻村队的努力,托万库伊拉村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但贫困发生率仍有23%,这让队员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经过深思熟虑后,队员们决定继续从群众工作入手,摸清楚情况,只有访清民情、摸清民意、聚拢民心,才能打牢脱贫攻坚基础,才能制定符合实际的致富之路,才能与村民勠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于是,农家坑头、田间地头常常能见到帕尔哈提和队员们的影子。近两年来,他前后走访了393户2000余人次,收集解决村民诉求及纠纷1000余件,让他成为村民的知心人、贴心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拓宽增收渠道。为此,帕尔哈提与工作队、村“两委”研究决定在村种植结构上做文章。他带着队员、村干部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与新疆农业大学、莎车县、镇农技站专家充分沟通交流,最终制定“两花、两瓜、一桃、一杏”的农业产业调整方案。

方案既定,重在执行。帕尔哈提积极协调、主动出击,将眼光聚焦到托万库依拉村西100余亩老宅基地复垦土地上。经过调查,这块土地土质较差不易种植经济作物。但他不甘心,经过多方调研又提出种植杏树的意见。后经农技站、村民等集体商定在这片土地上改良种植“赛麦提杏”,即先种植易成活、易管理的野杏,再改良嫁接“赛麦提杏”。这种杏口感好,有市场,而且前三年可以通过国家退耕还林补贴保证村民收入,同时在树间套种西瓜等作物提高收入,实现村民增收。

就这样,莎车县荒地镇一片“百亩杏园”建成。2019年,经大家商议,扩大杏园规模,杏园面积扩大到近700亩,先后接待了8批次近200人前来参观学习。

工作队结合村民种养殖习惯,推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合作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7个,目前产值260余万元,利润38余万元;工作队通过成立村建筑施工队、花砖厂及“十小店铺”等,实现部分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并多家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实现了有劳动力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513元,较2018年增长12.8%。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2万元。2019年实现贫困户脱贫退出101户、376人,贫困发生率由23%降至1.15%,全村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2020年6月,张新科接替帕尔哈提担任驻村工作队第三任队长,与前两任队长一样,从走村入户开始,认真倾听、耐心交流。一年多来,村里的巷巷道道、家家户户、田间地头都“记”满了他和队员们的脚印……手里的笔记换了一本又一本,群众的信任随之变得越来越“厚”。村民都亲切称呼他“老张”。

“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能帮点是点,减少些支出。”对于张新科而言,村民的收入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他利用新疆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实时了解精准扶贫工作动态,让帮扶联系人与贫困户实现全面对接,更灵活地做好帮扶工作。

那段时间,张新科和队员们白天走访入户,晚上录入信息,有时工作到夜里两三点。有些数据有问题有出入,他们就把群众请到数据录入办公室,面对面聊、面对面核实,语言不通就耐心的一遍一遍解释。驻村队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数据的录入,让村里所有情况、数据都能通过电脑“一目了然”。张新科说:“真正掌握了这个大数据平台后,才发现它跟股市大盘有点相似,作为一个操盘手,要精准的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地录入到平台里,经过数据比对,才能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然后更好地运用到扶贫工作的实践中去!”

四年来,核工业二一六大队“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以改善民生为抓手,先后协调落实利用各类建设资金3000余万元,落实安全富民房134套、新建公共厕所4座、惠民超市2座、十小店铺26间、文化室150平米、村民活动中心447平米、乡村大舞台3座等,使村级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三保障、五通七有”基本实现。托万库依拉村、努尔巴格村、依纳克村成功实现脱贫,未来工作队还将推动这些村子走向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